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交林中水曲柳落叶松营养元素含量及季节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孟家岗林场22年生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叶,枝,皮营养元素含量及叶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两树种在不同一林分中,叶,枝,皮营养元素及分配明显不同,总的趋势是水曲柳高于落叶松;二者之间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最大的器官是叶;叶中N,P,K的含量在生长季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大部分营养元素在二树种叶中的含量动态呈非同步性。两树种间营养元素含量的较大差异和季节变动的百同步性,表明其种间关系的营养元素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君迁子营养器官的内部结构,并对君迁子的茎、叶内部结构与柿树3个品种的茎、叶内部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君迁子主根的原生木质部为五原型;不同种之间内部结构主要差异为:柿树茎、叶中有分泌腔而君迁子无;柿树不同品种内部结构差异表现为,柿树大蒸馍品种叶肉栅栏组织中常嵌有大型薄壁细胞,而其它2个品种叶肉中无此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核桃(Juglans regia)、柿子(Diospyros kaki)和黑枣(Diospyros lotus)为材料,在田间持水量为80%、60%、40%和30%的条件下对4树种幼苗叶含水量、叶水势和叶持水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重水分胁迫下,4树种叶含水量降低幅度是核桃<柿树<皂荚<黑枣,核桃和柿树能够保持较高的叶水势,而皂荚和黑枣的叶水势则比较低;充足供水条件下,4树种叶持水力是皂荚>核桃>柿树>黑枣,水分胁迫诱导了皂荚、柿树和黑枣叶片持水力的提高,而耐旱的核桃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多年对柿树的管理,结果柿树冬季管理最重要。1冬季修剪结果柿树的大枝过多、枝条过密重叠、交叉、并生较多,修剪应以改善内膛通风透光条件、适当调整树体结构、结合防治病虫害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甜柿不同类型树体叶片光合、光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年新次郎树为试材,进行了甜柿树体的光合、光照研究。结果表明,丰产稳产树较低产树和变产树在光合、光照方面有以下特点:树冠叶幕外层叶面积较大;叶幕中层光照状况较好;叶幕中层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在所有测定时期整株净光合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平榛叶片和土壤矿质营养年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叶分析技术对平榛矿质营养年周期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候期的进展,平榛叶片内矿质元素的含量有规律变化.但是,不同元素间变化规律有所差异.在结果枝和发育枝的叶片中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初步确定了平榛叶分析营养诊断的采样适期和采样部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与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之间很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谢彬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09-110
柿树冬季修剪和管理有利于幼树早期结果,成年树高产稳产,衰老树更新复壮。阐述了河南焦作地区柿树的冬季修剪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冬季柿园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杏叶矿质营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测定了山西省有代表性的杏幼树、成龄树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对应的杏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并对幼树种类间、成龄杏树不同主产区之间叶元素含量的差别进行了显著性测验,对成龄杏园土壤与叶片间元素含量作了相关分析。同时研究了其Ca/Mg,Mn/Fe值。结果表明,杏幼树嫁接口有调节镁元素通过的作用。对山西杏叶营养作了全面测定,提出了杏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稳定的柿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HPLC分析方法,初步探讨柿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累积规律,确定适宜的柿树叶片采收时期;同时检测分析了湖南省不同柿树品种的柿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柿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各物质峰之间分离度好;根据试验得出的柿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累积规律,确定适宜的柿树叶片采收时期为3月份的新叶萌发期和9~10月的果实成熟期;湖南省内7个地区17个不同柿树品种之间柿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都有差异,其中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次郎甜柿,含量最低的为野生腰带柿。  相似文献   

10.
<正> 柿树同其它果木树一样,也应进行修剪。尤其是对多年生的大柿树,因树高龄大生理机能逐渐衰退,所以更需注重更新修剪。目前,在柿子生产管理中,柿树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人工种植光叶紫花苕子对柿园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耕栽培模式相比,柿树行间种植光叶紫花苕子能降低柿园不同土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幅度,土壤的透气性和土壤肥力明显改善,果园内东亚小花蝽、中华草蛉、瓢虫等益虫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从柿树生物学特性出发,分析了玉溪绿化柿树移栽成活率低的具体原因,总结了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的措施,即带土球栽植,改良土壤质地减轻根病发生,选择端午节前后和深冬进行移栽,缩短起树到移栽时间减少柿树失水,适度修剪维系根冠平衡,建立养护档案,按时按量浇水。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柿树叶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的利用效果、气孔导度等进行测定,进而探讨柿树光合光响应特性对于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水分对柿树的光合生理参数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不断降低,柿树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会先上升然后下降,而光补偿点会先降后升,光的饱和点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能够维持柿树高光合作用和高水分利用率的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8.8%~76.7%。  相似文献   

14.
脱毒苹果树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对脱毒苹果树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新红星、金冠、富士三品种脱毒与未脱毒树叶片内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期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②三品种脱毒与未脱毒树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③脱毒与未脱毒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与品种有关,明显表现为脱毒处理对新红星影响较大。④脱毒处理对叶片内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大于对大量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柿树栽培技术研究概况,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玉溪绿化柿树移栽过程和栽后养护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柿树成活率的因素有赶工期不利于柿树成活、移栽坑过小不利根系吸收、回填土不实等7个方面,提出遵循大树移栽原理、按照树的大小挖树坑、回填土要夯实防止空洞等措施和对策,为今后柿树绿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柿血斑叶蝉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血斑叶蝉在柿树上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提出了对血斑叶蝉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血斑叶蝉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烤烟营养元素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植物系统内矿质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对作物的矿质营养有显著影响,研究烤烟-土壤系统内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意义重大.主要概述了烤烟中营养元素间的交互作用、营养元素间交互作用的机理以及营养元素交互作用对烟草生理生化和烟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营养元素交互作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定标准木、定期采样和化学测定, 分析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内营养元素含量随冠向、冠层和生长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冠向间有一定的差异, 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冠层间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N、P、K由树冠底部到树冠顶部是逐渐增加的, Ca则是逐渐减小, Mg的变化无一定规律 方差分析表明林木不同冠层的N、P、K、Mg含量差异不显著, Ca的含量则差异显著 树冠各层次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与树冠中部针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很接近, 建议进行营养元素概算以树冠中部的针叶为样品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的营养元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刚展叶的华北落叶松N、P、K、Mg含量很高, 展叶期明显下降, 之后随季节的变化逐渐下降, 落叶前期显著下降; Ca的含量随季节变化相反, 刚展叶含量很低, 随季节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 落叶前达峰值 根据叶的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和变异规律, 确定的最佳采样时间为7、8月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树冠结构形态与树木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在室内选择3个榉树主干和10个树冠构成新的样品树,采用绳拉法测试其固有特性,同时在室外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树冠对样品树的质量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能够快速降低其固有频率,但是对阻尼比的影响较小.当振幅较小时,树叶质量对样品树固有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树木主要还是依靠树枝来耗散振动能量.单独主干及带叶树冠样品树的固有频率与样品树的总质量之间均存在二次函数关系,而去叶树冠样品树的固有频率与样品树的总质量之间存在三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艳琼  李丛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31-7532,7534
[目的]评价几种药剂对绿化柿树柿绵蚧的防治效果。[方法]介绍了绿化柿树柿绵蚧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并研究了4种药剂对绿化柿树柿绵蚧的防治效果。[结果]柿绵蚧在云南玉溪绿化柿树上1年发生5代,以低龄若虫在树裂缝、粗皮缝隙、叶痕、枝条轮痕等处越冬,翌年立春后,柿子新梢长出小叶时开始出蛰,爬到新梢、嫩芽、叶柄、叶背处为害。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3 d,480 g/L毒死蜱EC、2.5%高效氯氰菊酯EC和对照药剂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分别为85.57%、70.45%和71.59%,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药后15 d,480 g/L毒死蜱EC、240 g/L亩旺特SL、2.5%高效氯氰菊酯EC的防效分别为90.24%、85.66%和84.37%,和对照药剂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相比均达显著差异;药后35 d,480 g/L毒死蜱EC、240 g/L亩旺特SL与对照药剂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相比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结论]选择480 g/L毒死蜱EC 5 000倍液或240 g/L亩旺特SL 2 500倍液进行喷雾来防治绿化柿树柿绵蚧,可达到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