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研究层积联合赤霉素(GA3)处理对石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将石香薷种子分别在5~10℃变温和15、20℃温度下用河沙、木屑及滤纸作基质层积,分别浸泡在400、600、800 mg/L的GA3中18、24、30 h,置于25℃种子发芽箱中发芽。[结果]发芽温度为25℃,在5~10℃变温下用河沙层积处理后用800 mg/LGA3浸泡石香薷种子30 h,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6.25%。[结论]层积处理后用GA浸种能明显促进石香薷种子发芽,这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影响打破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和上胚轴休眠的因素,本试验调查了低温层积处理及温度、相对湿度和GA3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层积处理30d、处理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5)%、GA3浓度为300mg/L,处理时间为24h时,紫斑牡丹种子发芽率最高,说明该条件对打破下胚轴休眠的效果最佳。用300mg/L GA3处理发芽的种子24h时,出苗率可达90%以上,表明该处理对打破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腺嘌呤(6-BA)浸种对甘蔗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时间和浓度的外源GA3、IBA和6-BA对冷藏4年的甘蔗实生苗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GA3促进甘蔗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而IBA和6-B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想浓度分别为50和10 mg/L,其中100 mg/L GA3促进甘蔗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效果最好.[结论]一定浓度的GA3、IBA、6-BA浸种均可提高甘蔗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4.
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对天女木兰种子的催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天女木兰种子进行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试验,探讨快速解除种子休眠的机理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方法】将天女木兰种子分别用100,200,300 mg/L GA3和清水浸种48 h,然后在室内进行低温层积((4±1)℃、150 d)和人工控制变温层积((4±1)℃5、0 d→(17±1)℃2、5 d→(4±1)℃、50 d→(17±1)℃2、5 d)催芽处理,并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天女木兰种子的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结果】用GA3浸种后进行变温层积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胚发育优于相应的低温层积催芽,并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催芽效果越好,且温度条件起主导作用;2种层积催芽方法下,天女木兰种子的呼吸速率均提高,且经GA3浸种的种子呼吸速率与清水浸种的种子相差不大;天女木兰种子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种层积催芽方法下均比层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GA3质量浓度浸种处理间差异不大;用2种层积催芽方法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酶活性升高,并且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层积后期蛋白酶活性低于层积初期,变温层积处理的蛋白酶活性高于低温层积处理。【结论】经300 mg/L GA3浸种并进行变温层积的天女木兰种子催芽效果最佳,温度条件在天女木兰种子的层积催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浓度浸种溶液处理对大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大葱种子为试材,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ACC、GA、CaCl_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大葱种子发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外源处理都有助于提高种子的活力水平,加快发芽速度。经3种不同浓度的试剂浸种处理之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优于对照组;ACC、GA和CaCl_2溶液促进种子发芽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μmol·L~(-1),200μmol·L~(-1)和10mmol·L~(-1),综合比较认为20μmol·L~(-1)的ACC浸种处理对促进种子发芽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比较赤霉素(GA3)浸种、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种子萌发特性和萌发生理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冷藏1个月的大果木莲种子在较佳萌发温度25℃/15℃(昼/夜)下,种子萌发率仅为21.33%;当GA3质量浓度达到800 mg·L-1时,种子萌发率均超过53%,且差异不显著,萌发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GA3处理能有效提高在非萌发适温下种子的发芽指数,但对萌发适温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无显著促进效果。磨破种皮和层积40 d处理对提高种子萌发率无显著作用。随着萌发进程,800 mg·L-1GA3处理能显著地提高种子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清除体内的丙二醛(MDA),但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影响;层积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CAT和POD活性随萌发进程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仅在清除MDA的速度上,层积组要优于对照处理。在大果木莲种子萌发的生理代谢变化中,CAT活性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MDA质量摩尔浓度、CAT活性与MDA质量摩尔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CAT、POD活性的变化对种子发芽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乌桕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GA3处理,结合低温层积,对乌桕种子发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A3处理可以提高乌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经过30 d低温处理结合GA3600 mg/L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影响最大,效果最好,且活力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因子交叉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及低温沙藏层积等因素对野生水红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水红木种子打破休眠发芽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3℃,种子发芽时需要必要的光照条件,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0 mg/L;种子在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不能有效打破休眠,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前于1~5℃低温下沙藏层积5个月的效应与赤霉素浓度的效应之间相互干扰,在不进行沙藏层积条件下以赤霉素500 mg/L浸种处理的发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上杭锥自然种群更新较为困难,环境因子对其种子的萌发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粒级分类浸种温度、GA3浓度和萌发温度处理4项因素,设置三个水平形成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种子在30℃温度下浸种后沥干,加入50mg·l-1GA3溶液浸种24h,放在萌发温度30℃的人工气候箱内萌发,上杭锥种子发芽率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了萌发温度对上杭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显著;种子大小对上杭锥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浸种时间对上杭锥种子发芽势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山杜英自然种群更新较为困难,环境因子对其种子的萌发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本论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粒级分类浸种温度、GA3浓度和萌发温度处理4项因素,设置三个水平形成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种子在30℃温度下浸种后沥干,加入50mg·L-1GA3溶液浸种24h,放在萌发温度30℃的人工气候箱内萌发,山杜英种子发芽率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了萌发温度对山杜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显著;种子大小对山杜英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浸种时间对山杜英种子发芽势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种皮、种子抑制物、温度、层积基质、外源激素以及营养物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60%硫酸溶液浸泡3 h的种子吸水率适中、活力高,经流水冲洗24 h后种子浸提物对油菜种子的抑制率最低,以珍珠岩作层积基质,经25℃暖温层积9个月和5℃低温层积3个月的发芽率较高,GA3(100 mg/L)+6-BA(10 mg/L)混合溶液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55.8%)最高,用营养混合溶液浸种,于低—高—低温层积后,能明显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三角槭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种皮透水性测定、种胚和种皮提取液生物测定、层积处理和赤霉素溶液浸种等方法,研究三角槭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三角槭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性物质,赤霉素浸种处理有助于缩短低温层积的时间而使种子发芽时间提前,低温层积42d后可逐步解除其休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甘菊自然更新途径以及促进小甘菊种子萌发的方法。【方法】通过样地法对小甘菊群落进行实地调查;根据春季气温条件,实验设置5个温度条件,以及温水、NaOH溶液、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和低温层积处理,对小甘菊种子进行萌发实验,测定其发芽率与发芽指数。【结果】自然群落中,植株平均密度为90.16株/m2;在实验设置的最高变温15/30(℃)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分别达到最高46%与3.45,而2/5(℃)低温完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室温温水浸种、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随水温的逐渐升高,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逐渐降低;随着NaOH溶液和低温层积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明显降低;750 mg/L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分别提高至78%与8。【结论】种子繁殖为小甘菊天然更新的唯一方式,自然界中,小甘菊巨大的种子量有效保障了种群的良好延续;室内萌发试验表明小甘菊种子存在明显的休眠现象,温度是影响小甘菊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子萌发率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小甘菊种子种皮透性良好,不是导致休眠的原因,而种内含有某种萌发抑制物质可能是引起休眠的关键因素;应用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可作为今后生产中提高小甘菊种子萌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凤丹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种子的特性观测并进行了种子分级试验;采用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沙藏层积、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凤丹牡丹种子,筛选出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利用凤丹种子的比重不同,采取水浸法进行种子分级,能有效区分种子优劣,且Ⅱ级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到99%;赤霉素(GA3)处理能大幅提高播种出苗率,GA3促进种子萌发的的最佳浓度为150 mg/L,种子萌发率达到99%。种子的品质与质量相关性不大,与吸水率呈反比;凤丹牡丹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生理后熟期。  相似文献   

15.
酸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王琼  江涛  宋桂龙  韩烈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8-6759
[目的]寻求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途径。[方法]通过对野生酸枣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赤霉素处理(0、200、500、800mg/L),室温(21℃)和低温(4和-20℃)层积处理和98%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酸枣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多重比较表明,用0.8‰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去壳酸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达到0.815、0.735和9.340;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下,发芽率可达到48.5%,但其效果在4和-20℃下不明显;98%浓硫酸浸泡带种壳的种子处理24 h,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8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去壳的酸枣种子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孜然芹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而研究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萌发的影响。设低温层积、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和层积后浸种4种休眠破除处理,设152、02、5和30℃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B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 000 lx 2个处理。结果表明:孜然种子休眠的原因是种皮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温水浸种冲冼可破除休眠,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和15/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1天。  相似文献   

17.
黄连木种子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黄连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吸水性较好;黄连木种子低温沙藏100d可达到最高发芽率16 2%;稀土100、200、400mg/L溶液24h处理,低温沙藏100d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赤霉素100mg/L溶液处理再经低温沙藏20d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发芽率达到26 7%,并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黄连木种子萌发困难的问题,运用双因素多水平重复试验设计,开展壳聚糖处理诱导黄连木种子萌发试验。壳聚糖浓度水平为0.2%、0.4%、0.6%、0.8%、1.0%,浸种时间分别为1、2、3、4 d,用蒸馏水浸种作对照。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处理的黄连木种子很难萌发,壳聚糖可诱导种子提前萌发;壳聚糖溶液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以浓度为0.2%的效果较好;壳聚糖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浸种1 d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浸种2 d的种子发芽势最高;壳聚糖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经0.6%的壳聚糖溶液浸种1 d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前处理方法,提高短果杜鹃种子发芽率.[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不同浓度的GA3、聚乙二醇(PEG)浸种以及二者复合浸种(二次浸种)对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GA3、PEG浸种及二次浸种均可有效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其中,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以及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这2个组合处理的短果杜鹃种子萌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二次浸种法(4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或500 mg/L GA3与浓度10% PEG-6000分别浸种24h)是促进短果杜鹃种子萌发的最优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