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ED补光组合对大棚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南高丛越橘‘Emerald’为材料,以大棚内自然光作为对照,研究LED光源的红蓝光(3︰1和6︰1)、紫外光(UVA)对植株长势、叶片光合作用、碳氮代谢、开花基因表达及开花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Emerald’的植株营养生长较旺盛,株高、1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对照。此外,红蓝光(6︰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红蓝光组合也可诱导植株开花,开花基因FT表达量和开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紫外光下叶片的氮含量、开花率及F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光质组合补光对‘Emerald’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红蓝光(3︰1)处理下果实的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总之,不同光质补光会促进越橘‘Emerald’的生长发育,红蓝光6︰1组合对促进营养生长作用相对较大,红蓝光3︰1组合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较好。紫外光虽能改变植株形态和促进开花,但果实品质提高效果较红蓝光处理稍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补光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苹果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年生烟富3/M9-T337为材料,以自然光为对照,设置7个补光处理,分别为白光(W)、蓝光(B)、红光(R)、紫外光(UVA)、红蓝光组合9∶1、6∶1、3∶1(BR1、BR2、BR3),测定果实品质以及色泽形成相关关键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不同光质补光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BR3>R>B>W>RB2>CK。蓝光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BR3处理显著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了对照组的1.18倍。红光、紫外光、BR3处理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8.35%、18.53%、10.49%。BR3中花青苷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1.6倍。BR3处理色泽形成相关关键基因MdDFR、MdUFGT、MdCHS、MdF3H、MdMYB10上调最为显著,分别是对照组的4.17倍、1.94倍、5.23倍、6.71倍、5.03倍。【结论】BR3处理条件下,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最高,色泽形成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最为显著,同时也能够增加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光质补光对延迟栽培3年生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均提高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蓝光和红光处理效果最好;红光和蓝光处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而黄光和白光处理效果不及对照;黄光和蓝光处理明显提高果实花青苷含量,红光和(红+蓝)光处理效果不及对照。综合来看,对于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的补光效果以蓝光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王丽伟  文莲莲  魏珉    史庆华    杨凤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7,44(12):2372-2382
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Micro-Tom’为试材,设置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3︰1(3R1B)3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及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和3R1B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蓝光下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随着果实成熟,红光和3R1B处理下番茄红素含量及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蓝光和对照,尤以3R1B处理最明显;蓝光则显著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GGPS和PSY1表达受到抑制。综上,蓝光能够促进维生素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则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且通过提高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GPS和PSY1的转录水平和活性,促进番茄红素合成,尤以3R1B处理最佳。说明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有利于番茄果实转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光质对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豌豆为试材,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光源(LED)精确调制红光(R)、绿光(G)、蓝光(B)、红蓝光4∶1(RB 4∶1),以遮光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质都提高了豌豆芽苗菜品质指标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和生长指标干质量,红光处理的维生素C、蛋白质和花青素含量最大,较对照分别升高了312.51%、74.31%和157.68%,蓝光处理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较对照升高了312.55%,干质量的最大值为红蓝光4∶1处理,红蓝光4∶1处理的类胡萝素含量约为对照的13倍。应用模糊函数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性评价,得到红蓝4∶1的和值最大,绿光的和值最小,由此可得红蓝4∶1最适合豌豆芽苗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黄心芹幼苗为试材,设置红蓝光8∶1(R8B1)、红蓝光2∶1(R2B1)、红蓝光1:2(R1B2)、红蓝光1∶8(R1B8)共4个光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不同光源下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物质分配情况,以期为芹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R8B1和R2B1处理能明显的增加幼苗高度但却使茎粗下降,R1B2和R1B8的效果则明显相反。芹菜幼苗的叶面积随蓝光的比例增加显著降低,而叶片数和单位面积叶质量(MA)则显著增加,这说明不同红蓝光比例会显著影响芹菜幼苗的叶片发育。根系和叶片的干物质分配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叶柄的干物质分配也仅在R8B1和R1B8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有处理中R1B2组合拥有最大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更加矮壮的株型和更多的叶片数,说明R1B2更有利于芹菜幼苗的均衡生长。  相似文献   

7.
刘帅  张亚红  徐伟荣  刘鑫  袁苗  胡泽军 《果树学报》2021,38(12):2045-2058
[目的]探讨不同光质对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并从中挖掘出关键的光调控基因.[方法]以8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不同光质(红蓝光2∶1、蓝光、红光、白光)补光处理设施红地球葡萄,以不补光为对照,对果实中花青素、还原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不同光质处理下果实中花青素、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在蓝光处理下最高.利用FPKM计算基因表达量,以差异表达倍数| log2fold changes|≥1,P-adjust<0.05为筛选条件,共获得1313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728个,下调基因585个,其中红蓝光、蓝光、红光、白光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基因数目分别为638、434、375和320个.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膜、催化活性、结合等条目密切相关.KEGG分析发现不同光质通过调控葡萄光合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等相关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根据富集结果选取9个差异表达基因,经qRT-PCR验证,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不同光质补光均能改善葡萄果实的着色及品质,其中以蓝光的效果最为明显;葡萄果实中类黄酮基因CHS、F3H及淀粉和蔗糖代谢基因INV、SPS、HK和BG的差异表达,是导致各处理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精确调制光质(红光、黄光、绿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对大棚内的黄瓜‘中农21’和‘中农27’,辣椒‘巨无霸5号’和‘镇研六号’,番茄‘荷兰红粉’和‘以色列虹丰’进行定时补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对3种蔬菜共6个品种幼苗生长影响显著且存在差异,总体认为,补充红光和红蓝光使幼苗茎粗、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以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无补光处理),黄瓜‘中农21’、番茄和辣椒的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提高。在蓝光处理下,辣椒‘巨无霸5号’壮苗指数和干样质量均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红光或黄光显著提高黄瓜、番茄‘以色列虹丰’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青玉’黄瓜为试材,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探究了4种光质(全光谱、R∶B=3∶1、R∶B=3∶2和R∶B=3∶3)对黄瓜生长、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补光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不补光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增加黄瓜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叶片数,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黄瓜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对黄瓜产量亦有提高作用。其中R∶B=3∶3或3∶2可显著促进黄瓜生长,株高增加16.1%和16.8%,茎粗增加4.4%和5.6%,叶片数增加11.0%和12.1%,叶面积增加4.3%和6.2%,且可显著改善黄瓜果实品质和产量,黄瓜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12.3%、25.6%、11.2%和12.3%、34.4%、12.1%,产量提高7.8%和8.8%。综上所述,LED红蓝配比为3∶3或3∶2是日光温室黄瓜种植的有效光质。  相似文献   

10.
以2种不同光质LED为光源,以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2种不同光质(处理Ⅱ红︰蓝=5︰1和处理Ⅲ红︰蓝=7︰1)在相同补光时间(3小时)对设施辣椒生长指标、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有利于提高辣椒果实的单果重(54.02g)以及单株产量(486.18g),处理Ⅱ和处理Ⅲ辣椒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42%、6.25%和12.33%、6.18%,处理Ⅱ果实维C含量相对对照和处理Ⅲ分别提高了155.06%和18.87%,而处理Ⅲ果实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和处理Ⅱ提高了6.13%和6.37%。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生长指标还是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来看,处理Ⅱ红︰蓝=5︰1在各方面均表现良好,推荐在温室早春茬辣椒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红蓝绿LED 延时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选择白光(W)及红光(R)、蓝光(B)、绿光(G)3 种LED 光源组成6 种不同比例组合光R9B1(9∶1,灯的数量比,下同)、R8B2、R7B3、R9G1、R8B1G1、R7B2G1,研究不同LED 光源延时补光对冬春季日光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照LED 光源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其中R7B2G1 的效果最为显著,与不补光对照相比,茎粗增加27.42%,全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提高17.84%、30.91%,壮苗指数提高57.61%;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等也显著提高。综上,在红蓝光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绿光,能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益丰4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光质(7R3B、8R2B、9R1B)LED灯育苗补光在设施番茄栽培生产中应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质LED灯补光育苗时,红蓝光比例为7∶3(7R3B)的LED灯处理下,移栽后番茄的生长、抗逆性、坐果率及产量较好,坐果率90%,增产率18.34%.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黄瓜嫁接苗愈合期间的适宜光质条件,利用LED光源调制不同光质比例,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了嫁接愈合期间红光(R)、蓝光(B)和红蓝混合光(RB,红光光照度∶蓝光光照度=7∶3)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可显著促进茎秆及叶柄伸长,叶片伸展,增加嫁接苗全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RB处理有利于嫁接苗单位叶面积的叶片干质量(LMA)及迪克森质量指数(DQI)等幼苗质量评估指标的提高;W及RB处理下嫁接苗总叶绿素含量与R、B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黄瓜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以及10、15、20节以内雌花数也受到不同光质处理的影响。RB处理下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最低,R处理不利于黄瓜嫁接苗雌花的分化。综合来看,红蓝混合光最利于嫁接苗壮苗的培育,提升后期高产潜力,宜作为嫁接苗愈合光质。  相似文献   

14.
以‘寨选7号’蓝莓一年生幼树为试材,采用红光(R)、蓝光(B)、黄光(Y)、红蓝比3∶1(3R1B)、红蓝比1∶3(1R3B)、红蓝比1∶1(1R1B)、白光(W,对照)对蓝莓幼苗进行光照处理60 d,研究了不同光质对蓝莓植株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蓝莓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光质处理下,一年生蓝莓幼树的株高、平均冠幅、茎粗、生物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第60天时,B处理下蓝莓的株高、总鲜质量、总干质量最大,1R1B、R和3R1B处理下根长最长,1R3B处理下茎粗最大。在不同光质处理下,蓝莓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总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平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双氧水(H2O2)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在第60天时,B处理下蓝莓叶片SOD活性和AsA、GSH含量最高,1R3B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最高,3R1B处理下■产生速率有所下降,Y处理下H2O2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光照时间短,日光温室内部光照不足,严重影响设施越冬茬蔬菜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使用LED植物生长灯对日光温室西葫芦进行补光,以期筛选出西北地区设施越冬茬西葫芦栽培最佳补光时长,为日光温室补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LED植物生长灯(红蓝7∶2)为补光光源,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1、2、3 h)对西葫芦生长发育、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补光对照相比,补光2、3 h处理显著增加西葫芦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糖酸比;补光3 h处理西葫芦的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9%、6.8%和11.5%,并且补光3 h处理每667 m^2增加西葫芦经济收入1 307.3元。综上,补光3 h对西葫芦的果实品质改善、产量的提高及农户收入的增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荧光灯白光为对照,苦荞为试验材料,设蓝色(B)、红色(R)、绿色(G)、红蓝3︰1(R:B=3:1)4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LED植物灯对苦荞芽苗菜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苦荞芽苗菜的株高、干重和鲜重在红光下最高,但干鲜比是蓝光下最高。白光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类胡萝卜素在各处理下无明显差别。红蓝复合光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氨基酸在蓝光下最高,纤维素含量是绿光下最高;Vc含量以白光最高。芦丁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含量为3.29mg/g。结论:在苦荞芽苗菜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不同的光质来进行光环境调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瓜菜》2019,(10):55-59
采用耐切割叶用莴苣品种‘奶油生菜’为试材,以海南夏季锯齿型温室内自然光照和光周期为对照,利用LED精量调制红蓝光比例分别为R/B=4、8、10,对水培生菜切割一茬后的再生苗进行夜间延时补光,探究不同光质LED暗期补光对水培切割再生生菜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R/B=8、10两个处理的再生生菜采收时单株地上部鲜质量达到对照的2.36、2.13倍,随着LED红蓝复合补光光源红光比例的增加,生菜地上部鲜质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可溶性糖含量持续增加的趋势。光合色素以R/B=10的含量最高,叶绿素荧光指标R/B=8、10处理高于CK和R/B=4处理。R/B=8处理的脯氨酸、SOD酶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EC值、MDA含量表现出R/B=4处理显著低于CK。综合各指标来看,对水培生菜再生苗进行暗期延时补光处理时,R/B=8是最优的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科院最新研发的稀土农用光源作为光源,研究不同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和不同光周期(2、4和6h)条件下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普通LED相比,增加红光在一定程度上对黄瓜幼苗的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短时间照射蓝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的形态建成,包括:株高和单株叶片数的增加,但随着补光时间的延长,不利于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壮苗指数的提高。综合考虑,蓝光补光2h和红蓝光复合各处理下有利于黄瓜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9.
以四季油麦菜为试材,以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了LED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R∶B=1∶1)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有利于培育壮苗;红蓝组合光处理的生菜幼苗株高、主根长、茎粗、鲜重、干重和叶面积均显著的高于对照;蓝光处理的株高显著的低于对照;蓝光和红蓝组合光均提高了壮苗指数,且红蓝组合光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红蓝LED光全生育期照射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红蓝组合LED光源全生育期照射植株,研究不同配比的红蓝光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占60%时,单果质量和单株果数都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蓝光比例增大促进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游离氨基酸和类黄酮的形成,提升糖酸比值;红光比例增大促进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形成;蓝光所占比例为50%时,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比例提高到60%时蔗糖、可溶性糖、VC含量较高;而蓝光所占比例为25%时果实中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且可溶性糖、蔗糖、游离氨基酸、花青素的含量都较低。说明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明显受光质的调控,在一定范围内,红蓝光比值对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无质的差异,当蓝光所占比例较大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蓝光占25%时不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蓝光占60%较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