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厚皮甜瓜品种“桂蜜12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春、夏两茬栽培环境下“桂蜜12号”的长势、产量、品质、病虫害及经济效益等情况.结果表明:“桂蜜12号”大棚产量为31 885.0~32 816.0 kg/hm2,极显著地高于露地产量;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2%~16.5%,比露地栽培高0.2~1.8个百分点;第1茬大棚收益比露地增加82 169.95元/hm2,第2茬大棚收益比露地减少20 318.65元/hm2.厚皮甜瓜露地栽培投资成本少,品质相对较佳;露地栽培因受气候的影响大,存在高利润高风险因素,因此在广西推广大棚生产更为稳妥.  相似文献   

2.
前言大兴安岭林业蔬菜试验场,地处黑龙江省最北部,由于气候寒冷,薄皮甜瓜露地直播,或地膜覆盖移栽,其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此期恰是北方地区雨季集中时期,不但产量低,而且品质差。为此,我们于1991~1993年进行了薄皮甜瓜大棚栽培的试验研究。3年中,16栋大棚累计栽种面积9600m‘,平均单产近2500kg/667m‘,甜瓜提前进人商品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1试验经过及栽培技术l.l参试品种与田间处理试验品种有龙甜1号、甘甜1号、铁把青、甘黄金、白沙蜜、八里香等6个品种。在土壤中增施炉灰渣,以鸡粪为基肥,施用量3000kg/667m’,追肥…  相似文献   

3.
正早春大棚甘蓝—甜瓜—夏秋露地花椰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是我们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实际创新并总结出的一种设施瓜菜高效利用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设施塑料大棚和土地,推广种植面积达3 000亩以上,亩总效益2.2万元左右。甜瓜是阎良区主打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1万元左右。大棚甘蓝和秋露地花椰菜(散花菜)在当地早春和秋季均有一定种植面积。早春大棚甘蓝一般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在7 000元左右;秋季花椰菜一般亩产量2 000~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西瓜甜瓜栽培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西瓜甜瓜是北京市的主要农作物,也是"221"行动计划所确定的十大优势产业。2000-2012年,平均生产面积为8 286.7 hm2左右,平均667 m2产量稳定在3 095.00kg,处于全国前列。1北京市西瓜甜瓜生产现状1.1栽培模式1.1.1设施类型主要为日光温室、大棚、中小棚和露地栽培4种模式。2012年大棚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35%,主要茬口包括春季提早栽培和秋季延后栽培;中小拱棚和露地种植面积分别为2 106.7hm2和1893.3 hm2,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28%和  相似文献   

5.
在提出选育抗病耐湿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大棚、小拱棚、露地兼用,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的薄皮型厚皮甜瓜育种目标的基础上,以2个高代自交系K58和K66为亲本选育出甜瓜新品种众天金帅。经品种比较试验和在河南、湖北、山东、云南、安徽等地的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已基本达到了选育目标。其主要特性:极早熟,全生育期80~88天;果实长椭圆形,果皮黄色,光皮,偶有不明显纵沟;果肉白色有浅红晕,肉厚3.2cm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5.5%,肉质细脆爽口;单瓜重1.2~2.0kg,单产3000~4000kg/667m2;耐贮运,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于大棚、小棚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地部分菜农利用大棚种植厚皮甜瓜,露地种植甜(糯)玉米、大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667m2产厚皮甜瓜2300~2500kg、甜玉米1000kg、大蒜青苗2500~3000kg,667m2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现将厚皮甜瓜一甜玉米一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条件下3种农药在甜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比较了露地与设施条件下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和三唑酮 3 种农药在甜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设施内 3 种农药的初始农药残留均高于露地;在果皮上,大棚条件下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比露地条件下降解慢,而吡虫啉降解速度相差不大;在果肉中,大棚条件下吡虫啉、三唑酮比露地条件下降解速度慢,苯醚甲环唑比露地条件下降解速度略快。  相似文献   

8.
调查和分析了平菇菌渣对大棚厚皮甜瓜生长势、品质和产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平菇菌渣处理的大棚厚皮甜瓜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品质较佳,产量可达2 500 kg/667 m2,比对照显著增产6.17%.因此认为,平菇菌渣能促进大棚厚皮甜瓜的生长,提升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和抗病性,为拓宽大棚厚皮甜瓜的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甜瓜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类。厚皮甜瓜 起源于西亚,在高温、强光、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 的地区生长好,果实大,肉厚,味甜,产量稳。适于桐 城市大棚种植的厚皮甜瓜主要有伊丽莎白、黄蜜 瓜、状元(F1)、蜜世界等几个品种。 现根据我市气候条件将大棚甜瓜栽培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大棚内甜瓜制种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且去雄后伤口易愈合,授粉率高.较露地制种风险少、产量高。现对这一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方厚皮甜瓜大棚栽培主要病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广西等华南地区大棚甜瓜生产发展较快,但春季经常遇到的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和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均不利于甜瓜生长,因此,目前在广西厚皮甜瓜品种以有避雨保护措施的温室或塑料大棚种植为主,且产量高,品质好,可提早上市,价格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甜瓜栽培生产的实践,对大棚厚皮甜瓜生产过程中发生频率高、危害大的多种病害的特点及其发生规律与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棚春季西瓜收获后,采用立式栽培技术继续种植秋甜瓜,一般春西瓜667m2产量3000kg、产值7000元,秋甜瓜产量约2000kg、产值约5000元,全年667m2产值1.2万元,纯收益约1万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淮安市席桥镇甜瓜栽培历史较长,但667m2产量仅在1500kg左右,且生产面积逐年缩小。这种现状主要与甜瓜品种单一,且品质较差,以及栽培技术落后、产量较低有关,因此广大农户种植甜瓜的积极性不高,甜瓜生产发展缓慢。2013年,淮安市浦马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淮安市怡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共同引进了甜瓜新品种,并利用大棚进行试验示范栽培,经过淮安市淮安区席桥镇农技人员和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员共同摸索,总结出了大棚甜瓜长季节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并筛选出适合淮安地区  相似文献   

14.
大棚甜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王世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蔬菜试验场)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作物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而利用大棚栽培的甜瓜,品质好,产量高。笔者自1991年至1993年连续进行了溥皮甜瓜大棚栽培试验,三年中累计面积16栋棚9600m...  相似文献   

15.
盐城地区大棚甜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盐城地区甜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春季经常遭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和夏季高温多湿气候,均不利于甜瓜生长。目前在盐城地区甜瓜栽培主要以有避雨保护措施的钢架大棚种植为主,且产量高、品质好,可提早上市,经济效益较好。我们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现将甜瓜设施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薄皮甜瓜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全国甜瓜播种面积35.27万hm2,东北三省为8.87万hm2,黑龙江省薄皮甜瓜为4.73万hm2。黑龙江省薄皮甜瓜生产主要以地膜覆盖露地早熟栽培为主,但露地生产上市期过于集中,品质和产量容易受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曾学军  秦冲 《长江蔬菜》2011,(11):11-12
近几年武汉地区甜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主要种植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厚皮甜瓜以早春大棚种植为主,秋季少量种植;薄皮甜瓜露地种植,多在夏季与棉套种。厚皮甜瓜糖度高、品质好、口感佳,但成熟期过长,一季只能收两茬瓜,第二茬瓜比第一茬瓜品质明显下降,而且夏季高温天气下不耐贮存,果肉易自溶发酵,货架期仅3天左右。而露地种植的薄皮甜瓜品质差、糖度低、口感一般、商品性不佳,  相似文献   

18.
<正>大棚春西瓜收获后,采用立式栽培技术接茬种植秋甜瓜,一般667m2春西瓜产量约3000kg,产值约7000元;秋甜瓜产量约2000kg,产值约5000元全年产值约1.2万元,纯收益约1万元。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选择选用早熟、高档、礼品型品种,如西瓜选用早春红玉、海育1号等,甜瓜选用黄金蜜翠、伊丽莎白等。2茬口安排西瓜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初开始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大小棚保护地生产厚皮甜瓜取得成功,但露地生产厚皮甜瓜,因为忍耐不了当地高温高湿的梅雨气候条件,均以失败告终。而保护地生产厚皮甜瓜花工多,成本大,栽培技术要求高,难以推广,因此我们从1986年起改革栽培措施,用丝瓜  相似文献   

20.
在大棚内以"白天鹅"厚皮甜瓜为材料,采用立式栽培、行距与株距2因子裂区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行距,既保证了厚皮甜瓜产量,又提高了果肉厚度和中心糖含量,有利于厚皮甜瓜品质的提高,而在相同行距下过分加大株距的效果不明显,以株行距0.6m×1.0m,每667m2栽植1110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