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不很成熟,但是海蜇价格较高,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养殖,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很不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2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好虾池资源,大力推广海蜇高产养殖技术,提高虾池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在东港地区五年虾池养殖海蜇的基础上,做了海蜇虾池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整理出海蜇虾池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海蜇养殖池选择1.水源与水质养殖池应靠近海水源,进  相似文献   

3.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尚不成熟,但海蜇价格较高,且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进行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不很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年-2004年连续2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利用虾池精养海蜇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尚不成熟,但海蜇价格较高,且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进行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不很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年~2004年连续2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利用虾池精养海蜇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省海蜇池塘养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海蜇池塘养殖现状辽宁省海蜇池塘养殖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当时锦州娘娘宫乡的一个虾场,在粗放养虾过程中,养虾池自然纳潮进入了海蜇,同时在沿岸人为抓了一部分海蜇入池,当年14hm2虾池收获海蜇6000~7000kg,开了养虾池塘成功养殖海蜇的先河。由于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已成熟,近年来人们面临着海蜇自然资源量正逐渐的衰退,海蜇价格的不断攀升,人工苗种、池塘养殖海蜇已成为市场的选择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近两年海蜇池塘养殖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02年全省海蜇养殖面积已达5000hm2左右,海蜇育苗水体3000~4000m3,种苗…  相似文献   

6.
许方学  李玉钢 《海洋渔业》2003,25(3):151-152
海蜇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值得推广的养殖品种之一。海蜇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具有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3cm的海蜇苗,2个月左右体重碍达8~10kg。 辽宁省丹东市有虾池面积8000hm~2,2002年虾池海蜇养殖面积1133hm~2,产量1500t,取得较好效益。为充分利用好虾池资源,大力推广海蜇养殖,提高虾池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在丹  相似文献   

7.
海蜇是辽东湾的主要渔业产品,由于近几年违捕,质量下降,产量剧减,针对这一情况,在2002年辽宁大洼县养虾的虾农利用旧虾池人工养殖海蜇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个虾池产海蜇1.8×104kg,产值10万元,效益7500元/hm2,这一成功实例,为利用旧虾塘进行人工养殖海蜇奠定了基础,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海蜇池塘养殖现状和存在问题近两年,辽宁省海蜇全人工苗种育苗技术的研究、水质中理化因子对海蜇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外界因子突变对海蜇性早熟的影响研究、以及不同生物饵料对海蜇生长速度的影响研究等科研课题相继取得重大突破,1999年海蜇虾池养殖试验也获得了成功,从此,我省海蜇池塘养殖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2003年全省海蜇养殖规模达到9600公顷,生产鲜蜇710万千克,面积、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93郾3%和139%;海蜇育苗达到20000米3水体,比上年增长400%,培育海蜇苗种上亿头。目前海蜇池塘养殖成为我省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的同时,我…  相似文献   

9.
海蜇养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风险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新兴养殖业。辽宁省东港市近海是海蜇生长繁殖的原产地,也是虾池养殖海蜇面积最大的县,2005年养殖面积5万余亩,产量近6000t。为充分利用好虾池资源,大力推广海蜇高产养殖技术,提高虾池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在东港地区5年虾池养殖海蜇的基础上,做了海蜇虾池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整理出海蜇虾池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选择1.水源与水质养殖池应靠近海水水源,池塘进、排水方便,最好选择可以利用自然纳潮进、排水的池塘。另外,还应备有淡…  相似文献   

10.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海蜇养殖池塘改造、苗种放养密度、饵料培植、水质管理等技术,为当前国内虾池综合利用探索了新途径;提出了大水面海蜇养殖的基础设施要求,在苗种放养密度、肥料施用及进排水管理方面提出了确切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