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精子介导生产转hCD59基因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精子介导法生产异种器官移植用转基因猪的效率,将人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hCD59)基因与脂质体混合制成基因/脂质体复合物,分别采用睾丸注射法和基因脂质体复合物/精子共孵育法制备转人hCD59基因猪,其中睾丸注射法处理公猪1头,44 d后配母猪8头,7头受孕(受孕率87.5%),产仔73头,PCR阳性猪3头(阳性率4.3%);外源基因/精子共孵育法处理公猪4头,处理母猪4头,1头受孕(受孕率25%),产仔11头,PCR阳性猪1头(阳性率9%)。从15头受孕母猪共获得84只仔猪,经PCR初步检测,其中4只仔猪为转基因阳性,阳性率4.8%。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精子介导法可以获得转基因猪。  相似文献   

2.
睾丸注射Mx基因生产抗病转基因鸡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线性化pcDNA3.0-MMx质粒随机打点注射入18周龄青年公鸡睾丸内,术后观察公鸡日常活动、常规检测精子;采集转染后25、50、75 d公鸡精液,并于转染70 d后人工采精,授精于正常母鸡,产生F1后代,采用常规PCR检测技术,检测证实外源Mx基因的整合情况,探讨外源Mx基因在鸡体内稳定整合和遗传的能力。结果表明:手术法转染外源基因过程对公鸡的生殖功能未造成明显影响;PCR检测证实外源Mx基因已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且能通过体外受精传递给后代,后代PCR检测的阳性率为27.27%(6/22)。证明外源Mx基因能稳定整合到基因组上,睾丸内注射法可能是一种切实可行、易于推广的制备抗病转基因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6周龄昆明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白消安来制作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模型。【方法】将10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注射0(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白消安溶解液二甲基亚砜(DMSO)),10,20和30mg/kg白消安,于注射白消安后5,7,9,11和13周记录小鼠的死亡数、小鼠睾丸外观体积、小鼠睾丸质量和小鼠体质量,计算睾丸指数;通过组织学观察注射不同剂量白消安后小鼠曲细精管精子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受体小鼠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注射0(对照组),10,20和30mg/kg白消安13周后,小鼠死亡率分别为0(0/22),11.54%(3/26),17.86%(5/28)和89.29%(25/28)。10mg/kg白消安组小鼠的睾丸指数在注射后5,7和9周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在注射后11和13周,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对照组和10mg/kg白消安组的睾丸指数均显著高于20mg/kg白消安组(P0.05)。在注射白消安5,7,9,11和13周后,对照组曲细精管上皮无变化;10和20mg/kg白消安组有完整精子发生的曲细精管占总曲细精管的百分比分别为(49.56±8.23)%,(66.61±6.13)%,(80.24±10.42)%,(93.87±3.23)%,(92.49±4.58)%;(8.73±9.22)%,(9.89±6.39)%,(29.21±12.31)%,(49.64±3.59)%和(81.99±4.98)%。受体小鼠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随着处理时间及白消安处理剂量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腹腔内注射20mg/kg白消安小鼠的死亡率、睾丸指数均较低,中空的曲细精管数量多,且恢复较慢,适于做精原干细胞移植的受体,合适的移植时间是白消安处理后5~7周。  相似文献   

4.
弃去精清可使狐狸受胎率产仔数降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狐狸的人工授精中,有些输精员采精时只收集后半段浓精液,而将先射出的精清部分或全部丢弃;然后,再用精液稀释液稀释、输精,这种做法不科学。动物繁殖学研究表明,精子在睾丸中的曲精细管内不断产生,形成的精子随着精细管液流出,并经直精细管、睾丸网、输出管进入到附睾,在附睾中成熟并贮存在附睾内。睾丸输出管和附睾管上皮具有分泌作  相似文献   

5.
以含转基因豆粕饲料喂食小鼠,观察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喂食小鼠120d后,通过PCR方法检测外源基因在睾丸中的存在情况;对睾丸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睾丸组织中各生殖周期细胞比例;通过彗星电泳检测小鼠精子DNA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在睾丸组织中未检测到外源基因;睾丸组织切片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睾丸组织中各生殖周期精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未检测到精子DNA损伤。说明喂食转基因饲料对小鼠的生殖系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雄性哈萨克马四个发育阶,即马驹、周岁马、3岁马和5岁以上马的睾丸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分析,了解不同阶段睾丸组织的特点,为种公马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结果]随着马的发育成熟,马的睾丸组织体积逐渐增大,睾丸组织曲精细管的直径也依次增加.幼驹的睾丸组织尚未发育完整,为睾丸索.周岁马的曲精细管已经形成,但是生殖细胞的发育还不完全.比较3岁马和成年马的睾丸大小,曲精细管和曲精细管内的生殖细胞的数量,3岁马的睾丸体积接近成年马,但是睾丸的宽度和长度略小于成年马(P<0.05).3岁马曲精细管的直径和细管内的精子数也略小于成年马,但差异不显著(P>0.05),精子细胞数目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公马在生产中选择4岁以上的公马做种用是科学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纳米硒对断奶雄性山羊性成熟过程中生殖机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断奶、体重一致的波尔山羊公羔羊20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纳米硒(硒含量0.3 mg?kg-1),预饲10 d,试验期90 d,每30 d采血分离血清测定FSH、LH和T浓度,分离睾丸测定睾丸硒浓度和GSH-Px活性,同时制作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结构。试验结束时采集精液分析精液品质,分离精子,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结果】纳米硒可促进睾丸曲精细管和间质组织及间质细胞发育,维持曲精细管中生殖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分裂;日粮补充纳米硒极显著增加睾丸硒沉积、提高睾丸GSH-Px活性(P<0.01);30~60 d阶段纳米硒不影响血清生殖激素水平(P>0.05),0~90 d阶段FSH、LH和T显著升高;纳米硒对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无影响,精子活力增加10%,畸形精子数目降低27%。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对照组精子尾部中段线粒体结构改变,排列疏松。【结论】纳米硒显著影响性成熟前公羔羊睾丸的发育,增加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数,对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精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简单易行,其作为制备转基因动物的一种方法已经被很多科学家所认同。但是不同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低,转基因效率差异极大。现将主要探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方法】小鼠精子获能后分别与0、15、30和300nmol·L-1 的Cy-3标记DNA(Cy-3-DNA)在37℃共孵育30 min。其后,血细胞计数板检测小鼠精子的活率;共孵育精子进行直接涂片,DPBS洗涤后涂片,DnaseI消化后涂片,精子涂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记录视野中的精子总数及显示Cy-3信号的精子数,用于统计精子结合及内化DNA的效率。精子与300 nmol·L-1 的Cy-3-DNA共孵育后,以50µmol·L-1的 P4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统计顶体反应前后显示Cy-3信号的精子比例。精子分别与15和300 nmol·L-1 Cy-3-DNA共孵育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在荧光镜下观察合子期受精卵中Cy-3-DNA的存在位置。按照优化后的条件,精子分别与0、15和300 nmol·L-1 pEGFP-C1质粒共孵育后进行体外受精,制备转基因胚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和发育效率,采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囊胚期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情况。【结果】获能后的精子分别与0、3、15、30和300 nmol·L-1的Cy-3-DNA共孵育后,精子的活率分别为82.21%、73.63%、77.38%、76.33%和77.80%;洗涤前精子结合DNA的效率分别为76%、94%、99%、100%,15、30和300 nmol·L-1组精子结合率均显著高于3 nmol·L-1组(P<0.05)。洗涤后精子结合DNA的效率,分别为45%、66%、84%和87%,消化后精子内化DNA的效率分别为44%、56%、71%和76%,并且洗涤后精子结合及消化后精子内化DNA的效率都为300 nmol·L-1组和30 nmol·L-1组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15 nmol·L-1组显著高于3 nmol·L-1组(P<0.05);Image J对精子结合Cy-3-DNA的强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外源DNA的量随着外源DN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顶体反应后,精子顶体部DNA会有丢失,但精子头部后区的外源DNA依然会保留,因此,顶体反应前后,精子结合外源DNA的精子比率没有降低。15和300 nmol·L-1 DNA共孵育的精子体外受精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显示,合子期胚胎有外源DNA的荧光信号分布,将荧光信号在雄原核附近密集的胚胎记为阳性胚胎,300 nmol·L-1 DNA共孵育的精子获得合子期胚胎的阳性率为27.89%,显著高于15 nmol·L-1组的9.00%(P<0.05)。精子与pEGFP-C1质粒共孵育后,体外受精,结果表明精子与DNA共孵育后,卵母细胞受精率及胚胎卵发育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单囊胚PCR检测15和300 nmol·L-1的pEGFP-C1质粒与精子共孵育转基因胚胎阳性率分别为8.72%和21.50%;采用RT-PCR方法在300 nmol·L-1组的囊胚中检测到了EGFP基因 RNA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E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精子具备结合和内化外源DNA的能力,并能将外源DNA带入卵母细胞,顶体反应会使精子丢失顶体部DNA,但精子头部后区外源DNA依然保留。受精过程外源DNA在基因组中的整合及外源基因表达激活是精子介导转基因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山羊精子介导转染外源DNA的方法,并探索精液离心与否与添加异种精清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将采集的山羊精液经过离心处理与标记的线形化pEGFP-N1质粒共育转染,分别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转染效率、PCR和South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外源DNA在精子的结合部位和结合率;同时将实验分为3组,分别为鲜精直接转染、离心后转染和离心山羊精液添加猪精清转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染外源DNA效率.结果:精子核后帽区是结合转染外源DNA的主要部位;3种处理的阳性转染率分别为(26.19±3.25)%、(62.04±7.87)%和(17.04±9.34)%;DNaseⅠ消化后的阳性转染率分别为(11.50±5.05)%、(34.00±5.87)%和(10.00±4.24)%.离心组与未离心组和添加猪精清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山羊精子具有自发性结合外源DNA的能力;羊精清和异种精清明显降低精子结合外源基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与精子共培养的方法,达到体外提高精子活力的目的.利用睾丸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并分析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的作用.从6~7日龄小鼠睾丸中分离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两天后,形成细胞单层作为滋养层.取小鼠附睾尾内精子,转移到以支持细胞为滋养层的培养液中培养,同时设立对照组.通过精子分析仪观察各组精子的活力,结果显示,以支持细胞为滋养层的精子前向运动百分比为56.1±5.81%,显著高于对照组40.7±2.96% (P<0.05).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精子结构,结果显示两组精子形态结构差异不显著,表明支持细胞能够提高体外精子的活力,但不改变精子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直接用注射器对睾丸和卵巢打点注射pIRES2-EGFP质粒转染兔的精子细胞和卵母细胞,建立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可批量生产转基因兔的可行性。选择5只成年新西兰雄兔、29只经产新西兰雌兔,每侧睾丸和卵巢内分别打点注射0.5~0.8 mg/mL质粒0.25 mL。①第3周随机取一只雄兔睾丸做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②(Ⅰ:1#♂×7♀、Ⅱ:2#♂×7♀、Ⅲ:3#♂×7♀、Ⅳ:4#♂×7♀)其它雄兔于第6周和第7周与3日前做过卵巢注射并超排处理的雌兔配种,最后采集新生仔兔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阳性率。结果显示雄兔睾丸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统计所得后代转基因阳性率,并进行差异分析,其中Ⅰ组后代阳性率最高,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阳性率为93.55%和83.87%,Ⅳ后代阳性率最低,依次为80.65%和70.97%,但是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对睾丸和卵巢同时注射外源基因可获得较高阳性率的转基因后代,生产转基因的方法操作简便、高效,为日后大规模制备一些大型家畜的转基因后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雄性哈萨克马四个发育阶段,即马驹、周岁马、3岁马和5岁以上马的睾丸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分析,了解不同阶段睾丸组织的特点,为种公马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结果]随着马的发育成熟,马的睾丸组织体积逐渐增大,睾丸组织曲精细管的直径也依次增加.幼驹的睾丸组织尚未发育完全,为睾丸索;周岁马的曲精细管已经形成,但是生殖细胞的发育还不完全.比较3岁马和成年马的睾丸大小以及曲精细管和曲精细管内的生殖细胞的数量,3岁马的睾丸体积接近成年马,但是睾丸的宽度和长度略小于成年马(P<0.05).3岁马曲精细管的直径和细管内的精子数也略小于成年马,但差异不显著(P>0.05),精子细胞数目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公马在生产中选择4岁以上的公马做种用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CR、BALB/C以及C57三种品系的雄性小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睾丸炎(EAO)的易感性。[方法]将每种品系的12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EAO组,每组6只。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每次0.2mL,注射3次,两次间隔2周。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乳化的PBS;EAO组小鼠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乳化的同系睾丸匀浆。在第一次免疫注射50d后,取小鼠附睾尾与输精管检测精液品质;取小鼠睾丸制作切片,HE染色后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ALB/C小鼠EAO组的精子密度显著降低,ICR与C57小鼠EAO组的精子密度无显著变化;3种品系小鼠EAO组的精子活力和活率都显著降低;BALB/C小鼠EAO组的睾丸损伤严重,ICR与C57小鼠EAO组的睾丸损伤不太明显。[结论]由此表明,BALB/C品系的小鼠比ICR与C57小鼠更易诱导EAO。  相似文献   

14.
环境雌激素双酚A对小鼠睾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雄性小鼠睾丸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用低剂量(50μmol/kg)、中剂量(250μmol/kg)、高剂量(500μmol/kg)的BPA连续5 d对雄性小鼠腹腔注射给药0.1 ml,以注射E2为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大豆油溶剂,首次给药15 d后对小鼠睾丸及附睾的脏器系数、精子数、活动精子百分率、精子畸形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睾丸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BPA处理后,小鼠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变化不显著;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变化不显著;精子数下降,其中BPA中剂量组下降显著(P<0.05),BPA高剂量组下降极显著(P<0.01);活动精子率下降,其中BPA高剂量组显著下降(P<0.05);精子畸形率BPA各剂量组均升高非常明显(P<0.05);BPA各处理组睾丸精细小管排列出现了松散现象,睾丸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睾丸间质细胞分布稀疏,精细小管管腔内生殖细胞排列层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生殖细胞周围的Sertoli细胞数目稀少,Sertoli细胞脱落到管腔,管腔内的精子细胞数目稀少,损伤程度随BPA浓度增加而愈加严重。认为BPA对雄性小鼠的睾丸功能有损伤作用,并可能对子一代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把经脂质体包埋的含CD59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CD59注进小鼠睾丸组织和小鼠的输精管中,分别过1个月和7d与经过超排处理的母鼠交配,在胚胎发育的不同发育时期冲出胚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出荧光的转基因小鼠胚胎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确认,转基因小鼠胚胎阳性率为11%(3/27).表明GFP基因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转基因的情况,需要用PCR结合Southern杂交方法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胚胎进行再检测.  相似文献   

16.
硒对公鸡睾丸发育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只海兰白公鸡雏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含硒量为0 028~0 033mg/kg,Ⅰ~V组分别补硒1mg/kg、5mg/kg、10mg/kg、15mg/kg、20mg/kg,在22周龄屠宰,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对照组CK因缺硒睾丸曲精细管发育受阻,Ⅰ组曲精细管发育良好,曲精细管生精上皮细胞层数多、管壁厚,管径大,精子簇密集;Ⅱ~V组随着日粮硒含量的增加,中毒症状趋于明显,曲精细管管腔变得空大,管壁部分溶解。通过观察与分析,建议公鸡日粮中含硒量以不超过1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转基因小鼠的制备技术,试验着重对注射DNA的制备、高质量受精卵的获得、显微注射、胚胎移植及早期胚胎检测等各步骤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移植后出生的小鼠经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阳性鼠检出率由1.85%(2/108)增加到23.36%(25/107)。由此说明,通过注射DNA的改良、技术优化以及GFP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转基因效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为高效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移植方法和培养液对显微注射生产转基因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移植方法和培养液对显微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鼠受精卵显微注射外源基因后 ,进行单、双侧输卵管移植 ,受体的妊娠率分别为 34.4 %和 37.5 % (P>0 .0 5 ) ,差异不显著 ;但仔鼠成活率分别为 83.6 %和 97.2 % (P<0 .0 5 ) ,差异显著。用 M2和改良的 M2培养液作为显微注射及移植工作液 ,体外培养的囊胚率分别为 17%和 35 % (P<0 .0 1) ,差异极显著 ,体内发育的情况也与这一结果相似 ,妊娠率分别为 35 .9%和 6 2 .5 % (P<0 .0 5 )。表明改良的 M2培养液的成分结构更适合小鼠胚胎发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卵巢打点注射质粒pIRES2-EGFP生产转基因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转染兔卵母细胞,探索建立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可定量生产转基因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只成年新西兰雌兔,每侧卵巢内分别打点注射0.25 mL 0.5~0.8 mg/mL的质粒,注射后第3日、第16日和第31日进行人工辅助配种;卵巢注射后第3日、第16日和31日随机各取1只雌兔卵巢做冰冻切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应用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转基因新生仔兔阳性率.结果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卵巢注射后第3日配种的雌兔卵巢冰冻切片及48 h以后的胚胎呈现绿色荧光;卵巢注射报告基因后第3日配种的雌兔后代阳性率最高,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结果分别为72.7 %和45.5 %;第31日配种的后代阳性率最低,分别为36.8 %和15.8 %;第16日配种、第3日配种和第31日配种雌兔的阳性后代数量呈递减趋势.卵巢注射后第3日配种,虽然后代阳性率较高,但是其产仔数最少.实验结果表明,用注射器直接对卵巢打点注射外源基因生产转基因兔的方法操作简便、高效,为日后大规模制备一些大型家畜的转基因后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研究氟中毒对小鼠睾丸间质组织细胞IL-17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中氟组和高氟组3组,每组8只,对照组饮用去离子水,其余2组分别饮用含50mg·L-1和100mg·L-1 NaF的去离子水。染氟50d,取出附睾及输精管进行精子质量的检测,取出睾丸撕膜后通过I型胶原酶分离提取出睾丸间质组织细胞,采用qRT-PCR技术检测IL-17A,IL-17RA和IL-17R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中氟组和高氟组精子活力和活率显著降低(P0.05),在高氟组精子密度显著降低(P0.05),在中氟组和高氟组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IL-17A,IL-17RA和IL-17RC的基因表达水平在高氟组中都显著升高(P0.05)。[结论]表明过量NaF摄入小鼠体内会增加睾丸间质组织细胞中IL-17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睾丸炎,进而引起睾丸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