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农忙季节缺人手、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的现象,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求更加紧迫。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据有关专家披露,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政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农机化发展正处于历史发展新的起点上。农机化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多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  相似文献   

3.
张莉青  夏卫 《农业工程》2013,3(1):96-100
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对江苏全省村级经济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江苏村级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村级经济,要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上入手,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侍慧宇 《四川农机》2011,(3):14-15,20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对提高四川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四川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欠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人才培训工作还缺乏体制、政策和经费上的有力支持,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定义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留在农村的常被称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农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日显,今后谁来种地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业经营模式创新,不仅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而且对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化发展意义重大。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必须首先了解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实际上是集体生产模  相似文献   

8.
从人大代表问部长谈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留在农村的常被称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农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日显,今后谁来种地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各种农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生,并成为当下农村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互联网+合作社这一新型服务体系也应运而生。这个由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和生产者参与  相似文献   

10.
明确提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工业化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薛佳 《农业工程》2020,10(1):119-121
受到经济发展要素分布不平衡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结构具有显著的二元性,社会城镇化以及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村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该文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应该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经济发展实际的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以期为提高城乡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党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大部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三农”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该文深刻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帆 《湖南农机》2016,(9):98-9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它综合发挥了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的特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将对荆州市农业产业化融资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玉高 《农业工程》2017,7(6):74-76
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步伐。而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着力实现城镇化和生态化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吉林省各县为样本,利用《吉林统计年鉴》中吉林省39个县2004—2019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城镇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各变量长期的动态关系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城镇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在短期时间内,来自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来自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负向作用。在未来的1期、5期和10期内,来自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口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7.05%、6.79%、6.82%,238%、2.19%、2.20%和4.39%、6.80%、6.86%,3个变量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冲击效果不强,且随着时间变化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英洪 《农业工程》2013,3(3):126-129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北京市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北京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北京市要将户籍制度改革提上公共政策议程,统筹制定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针对具有北京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和没有北京市户籍的外来人口,采取分类和分步骤的改革政策,要从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以及首都圈等空间层次上进行产业布局和公共资源配置的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7.
王剑 《农业工程》2016,6(4):132-133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农业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稳步发展,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正式进入了提升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伴随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逐渐增多,国家财政支持方式、管理模式等产生了一定变化,因此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展开优化路径探究,希望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涪陵区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分割现象非常明显。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发挥涪陵强劲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基础优势,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之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象来看已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存在理论上的就业竞争,城市中存在着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从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对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沈阳市为例,得出两者就业关系的相关结论。分析表明: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个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就业途径、工作类型与工作条件上有较大不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处于劳动力就业的两个分层上,城镇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培训可能性大,因此,尽管平均年龄较农民工稍高,但其下岗人员可以得到政府相关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时处于较高层次;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小、接受培训比例较低等个体特征,多依靠亲戚朋友及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也多是较低的职业与行业。因此,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关系表现应以互补性为主。当地政府应从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沈阳市农民工及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