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酸又称六磷酸肌醇,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合物。植酸分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Ca2 、Mg2 、Zn2 、Cu2 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抑制了这些元素的吸收;植酸盐又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降低,使整个日粮养分的消化率受到不良影响。没有被利用的植酸磷(60 %~80 %)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植酸作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已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其相应的酶制剂———植酸酶的研究和应用由此而产生。植酸酶能水解植酸及其盐类,提高植物性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充分发…  相似文献   

2.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难以被猪禽等单胃动物利用,且植酸盐是多聚阴离子,易与钙、铁、锌等带正电的阳离子形成螯合物,影响饲料中淀粉、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其他养分的消化利用,具有抗营养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植酸酶,可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磷和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降低排泄物中未被消化的养分含量,减轻环境污染。文章就植酸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是能降解植酸及其盐的酶。其能提高磷的利用率 ,解除植酸对一些矿物元素如钙、锌、铁、铜等的抗营养效应 ,不仅对动物具有良好的增重效果 ,同时可降低动物磷排泄量 ,减少环境污染。植酸酶可替代饲料中的无机磷 ,但作为饲料添加剂 ,其作用效果受饲料中钙、磷水平及维生素D含量的影响。现将其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如下。1 植酸酶的来源与性质植酸酶即肌醇六磷酸水解酶 ,它可以通过催化水解反应将磷酸盐从植酸中释放出来 ,因而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达到提高磷利用率的目的 ,又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磷污染。现已知植酸酶有 3种类型 :肌醇六…  相似文献   

4.
毕赤酵母GS115/phyA产植酸酶诱导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在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中添加植酸酶可分解植酸磷为可利用磷,同时消除抗营养作用,提高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自然界存在广泛可分解植酸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植酸是植物中磷的储存库。许多植物饲料,尤其是谷物和豆类中,大部分磷元素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从而抑制营养因子的吸收。植酸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催化降解植酸,形成无机的磷酸盐。单胃动物自身植酸酶含量很低,不能有效的利用以植酸形式储存的磷。无机磷的添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动物磷营养的问题,但是大量无机磷的添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和矿物营养的吸收,并且降低磷的排放。该文主要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种子中肌醇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由于单胃动物无内源植酸酶系,不能利用植酸磷,必需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酸盐,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饲料成本,且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磷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1-2]。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  相似文献   

7.
植酸(Phyticacid)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种子中肌醇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磷占植物总磷量的60%~90%。由于单胃动物无内源植酸酶系,不能利用植酸磷,必需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磷酸盐,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饲料成本,且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磷随粪便排出体外,导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1-2]。此外,植酸盐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利用率,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在中性条件下,植酸可与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络合成不溶性盐(如Ca2+,Mn2+,Zn2+,Cu2+),使小肠的吸收力降低;植酸可与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利用;植酸可抑制消化…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植酸酶在猪鸡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以不溶性络合物植酸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 ,它影响动物对矿物质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为肌醇和无机盐 ,不但可以提高猪、鸡对饲料中矿物质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降低日粮成本 ,而且减少了动物粪便中氮和磷对环境的污染。因此 ,在猪、鸡生产中应用植酸酶具有重要的意义。1微生物植酸酶的作用机理植酸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起负作用 :①植酸对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性能 ,与磷、钙、镁、铜、锌、锰等离子都可以结合成稳定的络合物 ,降低这些离子的可消化性。②…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是降解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的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中磷及其它矿物质的利用率,减小饲料体积,降低环境污染。目前植酸梅在猪、鸡饲料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本主要阐述影响植酸磷利用的因素,植酸酶在猪、鸡日粮中添加的剂量,植酸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植酸酶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是能够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无机磷的一类酶的总称。植酸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蛋白质、矿物质的利用率,还可以消除动物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文章从植酸酶的来源、酶学性质、基因工程等方面综述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植酸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酸是植物性饲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磷大部分难以被猪和禽所利用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植酸酶可使植酸磷降解成肌醇和磷酸,从而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等无机磷的添加量,另外,研究结果还发现了植酸酶的潜在营养价值:能够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植酸酶的应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缓解我国磷资源的匮乏、减少磷资源的浪费、降低磷排放所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植酸酶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植酸酶活性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酸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它的存在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力。植酸酶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不利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植酸酶的研究现状、来源和分类、植酸酶提高畜禽对蛋白质、矿物质的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的机理以及影响植酸酶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能够水解植酸盐,释放出能被动物利用的磷和多种微量元素,不仅消除了植酸的抗营养作用,还提高了动物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及饲料利用率,减少了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文章对植酸酶在禽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是降解植酸及其盐类的酶,能够提高磷的利用率,解除植酸对蛋白质及一些矿质元素如钙、铁、铜、锌等的抗营养效应.它对动物具有良好的增重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动物体中磷的排泄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文综述了植酸酶的种类、来源、分布、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植酸梅是降解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的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中磷及其它矿物质的利用率,减小饲料体积,降低环境污染。目前植酸梅在猪、鸡饲料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影响植酸磷利用的因素,植酸梅在猪、鸡日粮中添加的剂量,植酸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植酸梅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是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无机磷的一类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提高畜禽业生产效益及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植酸及植酸的抗营养特性、来源、分类、作用机理及其在单胃和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7.
杨在宾 《油气储运》2007,(11):28-29
植物性饲料中60%~7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由于缺乏植酸酶而难以利用其中的植酸,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了世人关注的磷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畜禽对磷的需要,还需向饲料中添加价格昂贵的无机磷酸盐。微生物植酸酶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畜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磷的排出量,但由于成本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玉米饲料中的磷多数以植酸磷的形式出现,难以被单胃动物吸收,通过研究提高玉米饲料中磷利用率的方法,指出添加植酸酶或种植低植酸品种,可有效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在畜禽及鱼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在现代饲料和营养研究中,对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是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植酸酶是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并已在生产中应用的一种单一酶。由于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饲料磷及其它营养成分的利用率,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且过量的植酸酶在动物小肠内可以降解(Yi,1996),对动物无毒副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动物营养学家的关注。2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通过水解而释放磷,充分利用饲料本身所含磷资源,从而明显提高日粮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降低磷的添加量(Lei等,1993;…  相似文献   

20.
植酸是畜禽植物性饲料中磷存在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酶,对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的利用率很低。植酸酶可提高动物对磷酸盐的利用率,减少动物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研究对植酸酶的来源、作用机制、应用及其在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