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小麦吸浆虫在我国的江淮、黄河流域麦产区暴发成灾,仅在陕西、安徽、河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8省(区),发生面积即达l800余万亩,损失粮食l一2成,个别发生严重地区几乎绝产。为尽快搞清吸浆虫的发生、回升分布情况,进一步掌握发生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棉红铃虫是一种危害棉花世界性大害虫。黄河流域棉区五十年代普遍发生严重,进入六十年代,经过冷藏处理和田间防治,已基本不再发生为害。到七十年代末期,红铃虫开始少量发生。棉农在摘、存、卖、轧、入库等过程中,扩大了红铃虫越冬场所,越冬虫量大,造成棉田发生逐年加重。由1980年开始回升很快,1981年衡水调查红铃虫害铃率达64.5%,1982年每公斤内有虫25—37头。1986年我所对衡水地区红铃虫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结果表明全区均有发生,上升势头较大。虫量最大的饶阳县五公大队一组高斯性诱盆三个世代诱  相似文献   

3.
崇阳县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不同的地形,形成了不同小气候环境,使境内农业有害生物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多有害生物给崇阳县水稻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时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为了模清崇阳县水稻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科学制定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分析山西省忻定盆地玉米大斑病近20年来的发生为害情况、发生规律,根据原平、定襄两个测报站(点)的系统观察和气象资料,提出用6月和7月降水量、6月和7月平均气温、病株始见期等5个因子来预测预报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予元 《植物保护》1998,24(2):25-26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郭予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自1994年棉铃虫大发生原因探索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以来,通过4a田间、室内试验和历史档案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6.
褐稻虱在苏北中粳稻区通常一年发生4代,主害代为第七(4)代。常年七(4)代第一若虫高峰在9月上旬末左右:第二若虫高峰在9月20日左右。在中粳稻区大发生的频率高,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褐稻虱发生期、发生量预报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为此,我们在初步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县中粳稻褐稻虱发生期及发生程度中、长期的预报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发生期预报据本县12年来的观察资料分析:五(2)代成虫高峰与六(3)代若虫高峰(二、三龄若虫占50%以上)期距99%可靠度的置信限为 Ln=15.5±0.62(天);六(3)代成虫高  相似文献   

7.
兰州发生南美斑潜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初,在兰州安宁某日光温室中,发现室内所种植的向日葵叶片上产生大量“刻点”,株被害率为48%,并且叶片上不时落下飞蝇,2周后,叶面上发现卷曲的不规则蛇形虫道,调查株被害率为55%,叶被害率62%;4周后调查,被害株率高达81%,被害叶率一般为...  相似文献   

8.
喀什地区位于昆仑山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沿,是戈壁沙漠之间的绿洲农业.历史上蔬菜种植面积一直较小,并且全是露地种植的大路菜.近10多年来,蔬菜面积逐年增加,保护地栽培也逐渐扩大,病虫害发生年趋加重.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发生穿山龙锈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又名穿龙薯蓣、穿地龙等, 为薯蓣科, 薯蓣属缠绕藤本药用植物, 主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1].其根茎入药, 具有舒筋活血, 消食利水, 祛风止痛功效.有效成份皂素是止痛药、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我国穿山龙主要源于野生, 由于国内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迅猛发展, 穿山龙需求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辽宁东部山区为了发挥野生资源优势, 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穿山龙.在人工栽培条件下, 穿山龙锈病发生危害严重.   相似文献   

10.
桑白绢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属我国7大用材树种之一,由于它生长快、经济效益高,近几年来在江苏的宝应县发展很快,目前全县植有杨树500万株以上,1988年以前杨树一直生长旺盛。1988年7月中旬在宝应县境内沿运河线以西的近500由林内首次遭到杨褐舟蛾的危害,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万元以上。1990年全县境内普遍发生了杨褐舟蛾,其中以运河两岸和宝天、宝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我站租赁承包湖桑绿枝扦插一块苗田,从6月20日到7月20日期间,被白绢病Corticium rolfsii(Sacc.)Curzi危害致死的小苗达6万多株,占育苗总数3.7%,平均每天要挖除病苗3000多株。本区永丰乡5个村11个绿枝扦插育苗户,也发生此病,同  相似文献   

12.
新疆发生番茄溃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金潜 《植物检疫》1994,8(6):345-345
新疆发生番茄溃疡病李春,金潜(新疆五河子农学院农学系832003)番茄溃疡病Clavibaciermichiganesissuksp.michganensis(Smith)Jenen是一种危险性的细菌病害,其为害所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自1909年在美...  相似文献   

13.
14.
杨梅仙 《植物保护》1989,15(2):58-58
1988年稻瘿蚊Pachydiplosis or yzacWood-Mason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生面积突破400万亩,遍布全区43个县(市),估计损失粮食5000万公斤。南宁地区是稻瘿蚊重发区之一,发生面积占全区的20%。  相似文献   

15.
李春  金潜  彭刚 《植物保护》1994,20(4):53-54
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 subsp. michiganense)是一种危险性的细菌病害。自1909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已广泛地分布于美国各个番茄种植区。我国据俞大绂和方中达1956年报道,1954年在大连市场上看到2个番茄果实症状颇似溃疡病,但分离培养未能证实。刘泮华和张乐于1981年在北京郊区首次发现此病以后,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也相继报道发现此病,且发病率高。为害严重。因此,新疆也将该病列为植检对象。 1991年7月,在新疆玛纳斯县加工番茄上发现有很像溃疡病的症状,但面积小,为害轻,未引起重视。1993年6月,在玛纳斯县、石河子地区相继发现。其中兰州湾乡少数地块发病株率已达56.4%,病果率高达90%。在田间多在座果期发病,首先是下部口十片凋萎下垂,叶片卷缩,顶部枝叶仍正常;有些情况下,植株一侧或  相似文献   

16.
宁夏发生玉米霜霉病80年代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大力发展小麦套种玉米,仅本市每年种植面积即达8.5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5%以上。自1989年以来我市开始试种掖单系列品种36亩,1993年已种植达78811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2.7%。1991年...  相似文献   

17.
稻象甲Echinocnemus sguameus Billberg,俗称钩鼻子虫,属鞘翅目耳喙象虫科。此虫,近两年来在赣南的为害急剧上升,是值得注意防治的一种水稻害虫。笔者1984—1985年在赣州市沙石乡吉埠村与蟠龙乡长塘和高楼村调查,发现早稻秧田和本田与二晚秧田和本田稻象甲为害很普  相似文献   

18.
黄顶菊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任英 《植物检疫》2006,20(5):329-330
黄顶菊(Flaveriinae bidentis(L.)Kuntze)是近年来传入邯郸市的一种外来有害杂草,2005年首次发现。该杂草具有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快、破坏能力强、耐盐碱、耐贫瘠、难以根治的特点。为了摸清黄顶菊的生态习性和危害特点,我们对它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1992年棉铃虫暴发成灾,几乎所有作物都受其害,一代蛀食麦粒,穗被害率一般40%-60%,麦田地面虫粪象撤一层“尿素”,另外还为害早春蔬菜。全省约有50万亩棉花因棉铃虫为害而绝收。洛阳棉区估计玉米减产5%左右,蔬菜减产30%,花生减产5%-10%。无论从发生  相似文献   

20.
鲁山县萝卜常年种植面积约367hm2,占全县蔬菜面积的24%。2000年8月中旬以来,我们在马楼乡楼张村调查蔬菜病虫害时,发现沿河低洼地萝卜苗有成片死苗现象,经调查张良镇周楼村的萝卜田也有类似情况,2乡共发生面积0.3hm2。通过镜检及查对资料,确定该病是由真菌中的鞭毛菌亚门、芸薹根肿菌引起的。据调查,平均病株率17.3%,最高达36%,对萝卜的正常生长威胁很大。其症状是萝卜感病初期,地上部植株看不出异常。病害发展后,地上部长势缓慢,矮小,整个植株叶片中午出现萎蔫,早上和夜晚表现正常,拔出植株,根部可见明显的、大小不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