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区自60年代后期以来推广毛竹实生苗造林的实践证明,用实生苗造林种苗来源丰富,挖苗、包装、运苗、种植省工方便.成活率高,成本低。该技术推广范围逐年扩大,不仅在原有毛竹分布的地方发展,而且已扩大到原来没有毛竹分布的地、市,如河池、钦州等。在母竹缺乏的地区,用实生苗造林是一个多、快、好、省的途径。但由于毛竹种粒较少,幼苗纤细,一般苗高30-50厘米,地径0.2-0.3厘米左右,造林后径粗增长缓慢,要八九年甚至十多年才能成材,影响了一些群众用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积极性。怎样促进实生毛竹林径粗生长呢21.选用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2.
1970年冬,我们引进了毛竹种子及毛竹实生苗,进行毛竹种子育苗和实生苗造林。几年来,原育的实生苗和栽植的实生竹都生长良好。实践证明,毛竹采取实生育苗和实生造林的办法,不仅繁殖快,成本低,挖、运、栽植方便,成活率高,而且生命力及适应性强,寿命长,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毛竹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毛竹实生苗造林苗木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规格毛竹实生苗造林3年生试验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毛竹实生竹苗的生物学特性、生境地区性、苗木优质性、生产可行性、经济许可性、综合代表性等因素,制订了安徽省毛竹实生苗标准。生产实践表明,该标准对促进和提高毛竹育苗技术水平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促进了毛竹实生苗造林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主要针对毛竹实生苗造林中普遍存在的造林成林成材率偏低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成材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毛竹实生苗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5~2000年对毛竹实生苗进行了从苗期到幼林的生长对比试验,通过对毛竹实生苗逐年的苗高、地径、发笋数三项指标的试验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个体之间的生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映出毛竹种子的遗传品质存在着差异,且遗传品质较差的苗木从苗期到幼林的生长表现都比较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把好实生苗的选择关,是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成材率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6.
1970年冬,我们引进了毛竹种子和毛竹实生苗,进行毛竹种子育苗和实生苗造林。三年来,原育的实生苗和栽植的实生竹都生长良好。实践证明,毛竹采取实生育苗和实生造林的办法,不仅繁殖快,成本低,挖、运、栽植方便,而且生命力及适应性强,寿命长,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毛竹生产的新途径。育苗一、苗圃选择和整地苗圃应选择近水源、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沙壤土。黄粘土、杂草多的地方不  相似文献   

7.
毛竹实生苗造林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便于引种等优势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文章总结了毛竹开花林分的特征、促进开花结实的措施,分析了桂林毛竹种子生产与实生苗需求的状况,以期为毛竹实生苗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前言毛竹实生苗研究工作,自1963年开始,首先在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进行毛竹实生苗培育和造林试验,到1966年共培育了10余万亩,并营造了350亩试验林。1967年开始在广西全面推广并在全国引起了重视,先后有十九个省(区)引种发展了毛竹实生苗。1980年毛竹实生苗造林,列为全国18项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实践证明,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成林成材快,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是多快好省发展毛竹林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生毛竹造林的竹苗,当前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着一年生春播实生苗、二年生的分株移植分蘖苗、单株的鞭生小竹苗等多种形式。它们各有利弊,只要根据与当地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灵活运用,都能达到满意的造林效果。 一年生春播实生苗,在广西等南方温暧多雨的地区应用最多,但在我省因竹苗生长不高,分率不多,苗株幼嫩,即使原丛造林亦往往因造林地水土条件差和管理措施不能紧紧跟上而生育不好,甚至不断死亡。而一年生冬季温床播种春移的毛竹苗,竹苗生长高大,分蘖旺盛,原丛栽植后,成活率高,繁殖率强,能在竹林生长初期就充分发挥了竹丛群体的作用,使竹林生育良好而弥补上述的缺陷。基于此目的,我们于一九七六年春进行了一年生冬播春移毛竹实生苗原丛栽植的造林试验,现将初步效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0.
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具有生长快、见效快、投资少、经济效益好、产品用途广等优点.在发展山区经济中,毛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移栽母竹造林方式相比,毛竹实生苗培育、造林投入成本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