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淑清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94-95,97
盐碱地是1种珍贵的土地资源,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1个世界性问题。针对滨州市盐碱地的概况和成因分析,提出了盐碱地的综合整治与开发措施,探讨了通过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耐盐植物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一直是世界难题。为了合理利用盐碱地土地资源,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我们从2002年初开始从国内外引进试种耐盐植物,经两年的多点试验证明.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中国的盐碱性土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且类型繁多。及时治理与合理管理盐碱地资源可以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对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推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分布及现状,对比盐碱地改良方法和对策,分析了盐碱土地现有改良方法的优缺点,并为未来盐碱地更好的利用、改良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土壤资源隶属于土地资源,与其它土地资源辨别关键为土壤资源是因其土质丰富成分而具有社会价值的一种资源形态,尤其对于林业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在土壤结构分类中有一类占比例较大的土壤类型却难以被人类开发利用,即盐碱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盐碱地面积为9913万公顷,盐碱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层次。其评判依据为土地盐含量。部分盐碱地仍能供植物生存,但重度盐碱地则寸草难生,尤其针对干旱区盐碱地,关系到林业的发展,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盐碱地生态环境,其治理关键在于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蕾 《农技服务》2014,(2):147-147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土地资源的短缺使得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盐碱地的绿化建设一直是令人头痛的事情。主要是因为盐碱地土地条件恶劣,一般的园林植物难以存活。要想做好盐碱地的绿化,必须掌握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本文主要从园林植物本身,如树种选择、树苗移植等以及土地方面如土地改良,想尽物理、化学等方法来改良土地等方面来探讨盐碱地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旨在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今后5年,吉林省将投资15亿元治理46万hm^2盐碱地,并着重发展十大类盐碱地生态经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已经成了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目前吉林省10个贫困县有5个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盐碱化是西部经济贫困的主要根源。自2002年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治理生态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全省已有50.3万hm^2的盐碱地得到了治理,占吉林省盐碱地总面积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盐碱地分布 成因及改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碱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治理和改良盐碱地对开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文献分析与研究,对河北省盐碱地的分布、成因和改良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通过对盐碱地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掌握盐碱地的形成机理与理化特性,梳理盐碱地治理改良技术,为今后盐碱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土地资源是由土壤、水文、生物和气候等自然资源要素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从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吉林省盐碱地资源可划分为4个主要类别:盐碱土资源、盐生植物资源、咸水和微咸水资源、生态与旅游资源。分析了吉林省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省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可利用土地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目前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有灌水洗盐技术、蓄水压盐技术、化学改良技术、生物改良技术、物理及农业改良技术等,但各技术的使用条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总结。通过梳理几种盐碱地土体再造措施及使用条件,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随着土地盐碱化的严重化,土地资源急剧减少,这使得对盐碱地的改良行动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盐碱地的成因及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对盐碱地改良造林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我国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盐碱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重要生态类型,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如何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后备耕地资源拓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盐碱地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盐碱地的利用潜力、国内外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的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当前对盐碱地资源普遍认识不足,重治理轻保护,也缺乏统一的规划利用和激励机制。建议坚持生态保护、农业产业、社会发展三位一体,将盐碱地作为一种宝贵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统筹生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盐土农业产业链。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发展盐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盐土农业是利用各类盐渍土、荒漠土和利用咸水、海水灌溉 ,种植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耐盐碱植物的农业。盐土农业的关键是选育有经济价值的耐盐植物以适应盐渍环境。天津市土壤盐碱 ,咸水广布 ,大力发展盐土农业 ,选育耐盐植物并利用咸水灌溉 ,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并收到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过程中盐碱化程度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基于1985年土壤调查结果,结合2015年Landest 8遥感解译去除人工绿洲结果,采用2 km×2 km网格单元,以盐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作为检验区域盐碱化程度的指标,对盐碱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盐碱化程度受地形和降水的影响明显,特别是受土壤类型的影响更为密切;北疆地区盐碱化程度,由西向东呈增大趋势(P=0838),主要集中分布在E90°~E96°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562%;由南向北呈减小趋势(P=-0768),主要集中分布在N40°~N43°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7782%;由低到高呈减小趋势(P=-0767),主要集中分布在-160~500 m范围内,盐碱土占总面积的比例为4741%。北疆盐碱地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对于揭示北疆盐碱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促进北疆盐碱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维持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楚雄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经济、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楚雄市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7年楚雄市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值进行计算和评价,确定楚雄市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03-2007年楚雄市综合生态安全值介于0.545 6~0.568 6,处于第Ⅱ级,生态安全为风险级,水土资源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的破坏,承载能力较低,生态环境较脆弱。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值占比重最大,随时间增加,其安全值先增加后降低;社会生态系统安全值占比重次之,随时间增加,其安全值呈增加趋势;经济生态系统安全值占比重最小,随时间增加,其安全值先下降后增加。由此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济与社会逐步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要协调好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甚至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特别是土壤改良已成为生态修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矿区废弃物堆场等复垦土地的土壤结构和肥力较差,土壤改良成为矿区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本文概述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根据国内外矿区土壤改良现状,结合我国矿区复垦地土壤特征,深入分析矿区土壤改良原理及技术,并根据矿区土壤改良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区生态修复的绿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导向,提出我国矿区土壤改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矿区复垦地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观赏草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其节水耐旱、养护成本低的特点备受园林建设者们的青睐。北方滨海盐碱地区因其特殊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使得绿化可用的植物材料种类较少。因此,在滨海盐碱地区推广使用各类观赏草就为城市园林建设打开了新思路。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从专类园建设前期准备、观赏草品种的选择、植物群落配置、后期养护方法归纳出在北方滨海盐碱地建设观赏草专类园的方法,以期为丰富滨海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灌溉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的解决灌溉水源短缺的问题。从咸水灌溉对作物、生态环境的影响、咸水灌溉技术以及咸水灌溉条件下的改良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咸水资源灌溉利用的研究进展,为合理的利用咸水资源进行灌溉提供指导。从咸水资源灌溉利用现状来看,膜下滴灌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效的利用咸水和微咸水资源以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利用膜下滴灌方式进行咸水灌溉,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如何从流域或区域尺度上评价咸水灌溉的影响,并从更大尺度维持盐分平衡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吸收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思考"的基本理念,从统筹区域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等方面创新土地利用观念,把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联系在一起,旨在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将边际性土地开发与生物质能源发展相结合,有利于该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物质能原料的高效、可持续供应。在深入分析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能源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了甜高粱、菊芋、柳枝稷和蓖麻等能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技术、政策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发展和边际性土地开发的几点关键建议,对当前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科学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土作为宝贵的耕地后备资源,如何有效的改良和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施用沼液沼渣,进行盐碱土改良新措施的探讨,同时提高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沼液沼渣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氮,施用沼液沼渣改良盐碱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