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测定了阴天和晴天不同天气条件下复叶槭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并结合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测定了同一枝梢上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的特点。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天中出现多个峰值。对叶片的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叶片所处的不同生理状态和生长状态对叶片的光合速率有巨大的影响。在相同的环境因子下,处于幼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CO2计)最大值仅为2.9μmol·m^-2·s^-1,而处于展叶期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可达到10.3μmol·m^-1·s^-1。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受到它所处的树冠中的位置的影响。中部叶片一天中的最大值分别可达到13.3、11.3μmol·m^-1·s^-1,西北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弱,其中西部和北部叶片一天中的最大值分别可达到5.6、9.3μmol·m^-1·S^-1。  相似文献   

2.
对桃9个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在晴天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旱典型的双峰曲线,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上午10时,光合"午休"现象比较明显,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6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多在5-9CO2·mol·m2·s-1之间,肉蟠桃的最高,艳光的最低,除天津水蜜与深州离核水密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品种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另外,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有很大的影响,以光合有效辐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育种和改善外界条件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锦竹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锦竹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锦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2个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峰值分别为7.497μmol/(m^2·s)和7.168μmol/(m^2·s),下午的高峰低于上午的高峰。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绿相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绿色为主的叶片,黄色为主的叶片光合性能最低。2年生植株的叶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极显著大于4年生的叶片,前者叶片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后者。2年生和4年生植株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显著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大石早生李幼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红外线CO2分析仪对大石早生李幼树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石早生李光饱和点为1820-212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75μmol·m-2·s-1。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9:30,次峰值出现在下午5:00;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6月10日,净光合速率为19.2μmolCO2·m-2·s-1,次高峰出现在8月22日。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维持在13.3~17.7μmolCO2·m-2·s-1之间,大石早生李与其它相比,品种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红千层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柳枝红千层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与光舍有效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蒸腾速率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晴天红千层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9:00时,净光合速率达到4.12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时,净光合速率达到2.84μmol/(m^2·S);而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单峰曲线,波峰出现在11:00时,峰值为2.42μmol/(m2·s)。晴天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表现出随着光强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光合机构受到部分损伤,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逐渐下降。而阴天Rv/Fm和Fv/Fo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光合活性受到暂时抑制,光合器官并没有受到损伤。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光合作用测定仪、便携式调制荧光仪FMS2对3个不同类型枣树品种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00,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6:00;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品种之间比较,中华大枣的净光合速率比冬枣略高...  相似文献   

8.
柿幼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美国产CI— 30 1PS光合作用测定仪对 4个柿树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表明 :其光饱和点为 10 5 1~1380 μmol·m-2 ·s-1,光补偿点为 2 5~ 42 μmol·m-2 ·s-1;同一品种不同节位的净光合速率及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存在差异 ;柿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中午降低型”双峰曲线变化 ,最高峰出现在上午 10 :0 0 ,次高峰出现在下午 16 :0 0 ;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 ,不同品种间的峰值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丽格海棠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丽格海棠的光饱和点约为327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28.3μmol/(m^2·S);CO2饱和点约为1200~l/L,补偿点约为60~70μl/L,对高温(〉25℃)的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m^-2·s^-1、CO2为400μmol·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g·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含20g·L^-1蔗糖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应用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对湖北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2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两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11.7±2.4头·盆^-1和9.2±1.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70.9±8.1头·盆^-1、16.1±2.7头·盆^-1和11.1±1.9头·盆^-1:2003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小高峰,诱蛾量分别为4.7±1.7头·盆^-1,6.2±1.9头·盆^-1和6.3±2.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62.5±27.4头·盆^-1.88.7±25.1头·盆^-1和12.6±3.4头·盆^-1。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相比,性诱剂监测小菜蛾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药用、观赏树种香花崖豆藤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香花崖豆藤是一种喜光植物,其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μmol/m·s,光饱和点为2000μ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饱与蒸汽压差、叶室气温、叶片温度及光照强度均成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成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光照、叶片温度、蒸腾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逐步线形回归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叶室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白花娴草DL04及其亲本红花大金元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度对炯叶成熟期中部叶净光合速率(Pn)上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摩尔分数(Ci)、蒸腾速率(Trm)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中部叶成熟期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分别为1175.80,12.47μmol/(m2·s),DL04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972.98、11.30μmol/(m2·s).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之间,随着光照度的增大,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升高,胞间CO2摩尔分数逐渐降低,DL04和亲本红花大金元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经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得知,红花大金元受蒸腾速率影响最明显,DL04的限制因子为气孔导度,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所得方程能很好地反映这2个品种(系)成熟期中部叶的光合特性.DL04中部叶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较亲本低,在弱光照情况下,光合能力强于亲本,且DL04成熟期中部叶的呼吸代谢能力弱于亲本红花大金元,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5.
银杏不同品种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银杏22个品种(类型)的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在1 100μmol·m-2·s-1以下时,银杏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 100μmol·m-2·s-1以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银杏光合作用最佳温度为26℃;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午休"型双曲线变化,最高峰出现在10:00前后,次峰出现在16:00前后.在测定的22个银杏品种(类型)中,钱冲1号和马铃1号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海洋皇和郯城9号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对22个品种(类型)的光合速率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发现,不同银杏品种的光合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择高光效牛膝品种,以牛膝两个农家品种核桃纹和风筝棵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石蜡切片法对自然条件下牛膝叶的光舍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两个农家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指标间差异显著:核桃纹对光照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强,光饱和点为221 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6μmol/(m2·s);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午后2:00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差异显著.核桃纹均大于风筝棵.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以西农薏苡二号为材料,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拔节期薏苡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薏苡净光合速率为10.4 ̄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中午11:00 ̄15: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上午9:00 ̄11:00时和下午15:00 ̄17: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7.8μmol/(m2·s)和6.6μmol/(m2·s)。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5:00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温度。薏苡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1 ̄37℃,相对湿度33% ̄44%,光合有效辐射在470 ̄710μmol/(m2·s)。  相似文献   

18.
以卡特兰和蝴蝶兰为材料,研究其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全光照、36%光照和18%光照)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净光合速率变化呈V型。从10点开始,光强大于200μmol·m^-2·s^-1,全光照和36%光照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为负值,到下午6点全光照处理仍为负值,36%光照下恢复为正值。18%光照处理在午间其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低于36%光照及全光照,恢复速度快于前两者。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表明,在全光照条件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叶片Fv/Fm、ΦPSⅡ、qP随光强增加而降低,到下午6点时未能恢复至上午8点时的值,光合器官受到伤害。在36%光照处理下,Fv/Fm、ΦPSⅡ、qP随光强增加而降低,至下午6点时基本恢复至上午8点时的值。18%光照处理,各值均较为稳定。在36%光照及18%光照处理下,ETR随光强增加而增加,全光照处理下则相反。这说明,卡特兰和蝴蝶兰在500μmol·m^-2·s^-1上时,受到严重的光抑制,能忍受310μmol·m^-2·s^-1光照强度,在160μmol·m^-2·s^-1照强度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氮肥浓度和形态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齐穗期剑叶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因子对超级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条件下Pn在9:00~13:00时段无显著差异,早、晚差异显著;硫酸铵-硝酸钠混施处理.Pn呈单峰曲线,其他处理下Pn都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施氯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时段、不同氮肥处理.超级稻品种沈农265齐穗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不同;气孔因素是影响净光舍速率日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条件下油茶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两种密度条件下的油茶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十二月下旬2种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成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时。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与大气温度存在负相关。对不同密度油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疏植的净光合速率为2.69,密植的净光合速率为0.76,说明密植和疏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疏植光合效率高于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