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北方大棚种植模式单一,套种模式不常见,北方大棚绿芦笋种植同时套种香菜,既可以增加蔬菜种类,又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还能增加芦笋种植户的收入.该文通过大棚绿芦笋套种香菜栽培技术的介绍,为北方绿芦笋大棚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打破大棚种植单一的模式,对种植模式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北方大棚种植模式单一,套种模式不常见,北方大棚绿芦笋种植同时套种香菜,既可以增加蔬菜种类,又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还能增加芦笋种植户的收入。该文通过大棚绿芦笋套种香菜栽培技术的介绍,为北方绿芦笋大棚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打破大棚种植单一的模式,对种植模式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烟麦套种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烤烟作为用途单一的叶用经济作物,间作套种对其内在品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不予提倡。但是在部分烟粮争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则是发展烤烟生产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96年起调查分析了烟麦套种的不同模式。调查表明,合理规范的烟麦套种对烟叶质量影响不大且综合效益较高,但乱栽滥套则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在人多地少、水肥条件较好、种烟技术水平较高的地方,实行以烤烟为主,适当套种小麦的种植模式,不失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烟农综合收益。发展烤烟生产的有益尝试。1烟麦套种的种植模式 调查中发现,烟麦套种的种植模式不外有两  相似文献   

4.
以单植香蕉为对照,香蕉套种魔芋为处理,通过调查香蕉和魔芋的产量,并依据当年香蕉和魔芋的销售价格,分析2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 表明,香蕉套种魔芋对香蕉的产量影响不显著,通过对2种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和产值进行分析可知,香蕉套种魔芋能够显著增加产值13935元·hm-2,实现增收8.03%.香蕉套种魔芋是一种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金银花套种土人参与各自单独种植的经济效益差异。[方法]在总结喀斯特山地适生植物金银花、土人参栽培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投入、效益。[结果]当两者达到丰产时,金银花与土人参套种没有明显的影响相互产量,从不同种植方式3年来的平均效益上看,套种方式土人参金银花。[结论]套种为最佳的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为推动金银花、土人参产业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豌豆套种向日葵双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学刚 《甘肃农业》2009,(9):110-110
豌豆套种向日葵是一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变一作为两作的种植模式,白银引黄灌区农民的种植实践证明,该模式比小麦套种向日葵、小麦套种玉米模式的产值高、投入少、效益高,一般产豌豆3600kg/hm^2、葵花籽2250kg/hm^2左右,种植效益21000元/hm^2左右,并有利于轮作倒茬和培肥地力。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辽风谷4号植株特矮小、生育期特短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套种花生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谷子套种花生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套种的效益显著高于谷子、花生单作,谷子套种花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对套种两种作物生理性状的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三峡地区(巴东山区)绿芦笋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熊光权  程微  叶丽秀  杜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24-9524,9590
通过引进绿芦笋品种在三峡地区(鄂西山区)巴东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试种试验,结果表明:芦笋在海拔>1 200 m的山区不宜种植;在800~1 200 m处,当年种植,次年收获;海拔≤800 m处种植,春季移栽,当年秋季小有收获。  相似文献   

9.
<正>芦笋在四川省有着较长的种植历史,营养价值较高,适应性较强,种植效益较高,深受当地种植户的青睐。为进一步提高芦笋产量与质量,本文分析了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一定借鉴。1芦笋生长特性中国芦笋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徐州市、山东省菏泽市等地,实践证明,当气温达到5℃以上,芦笋种子就可以发芽,在25℃左右芦笋长势最好。芦笋其既耐寒又耐热,能够适应大幅度的温度变化,种植难度较低。在温暖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近年来畜牧业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苜蓿种子的休眠期比较长,出苗不整齐,在第一年种植时由于地上生产量少导致当年没有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用小麦套种苜蓿的种植模式进行栽培,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年的经济收入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种植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1新疆和布克赛尔县苜蓿套种小麦生产现状和布克赛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总面积3.06万平方公里,辖内人口有五万多人,地势北高南低,县域  相似文献   

11.
地膜马铃薯套种棉花这一模式通过近几年在深泽县的示范种植,平均亩收获马铃薯2000kg,产值3000元;秋后亩收获籽棉300kg,产值1500元,总效益达到4500元。是小麦——玉米常规种植模式效益的3倍,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2.
高效益茬口模式是提高日光温室种植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摸索,笔者总结了博州地区三种设施蔬菜高效益生产模式,分别为:春提早番茄—秋延迟番茄间种辣椒;春提早大白菜—夏甘蓝—秋延迟番茄;春提早黄瓜间种番茄套种苦瓜—秋延迟芹菜间种蒜苗间种油麦菜种植模式,以上模式在温室蔬菜生产中发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三种茬口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玉米和甘蓝套种的最佳比例,完善套种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理论依据,根据玉米套种甘蓝的田间试验数据,在进行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套种模式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甘蓝不同套种模式的综合效益主要由玉米产量性状、甘蓝产量性状和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3个方面决定;不同套种模式的综合比较结果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5,即:处理3(玉米密度67500株/hm2,甘蓝密度60000株/hm2)套种模式下,玉米、甘蓝的产量分别为12150、80242.5 kg/hm2,总产值为83634.0元/hm2的,效益高于其他处理,田间配置最合理,是最佳组合模式。该研究优化了种植模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大棚芦笋套种马铃薯,利用冬季大棚芦笋休眠期,在芦笋的畦沟种植早熟马铃薯,在不影响芦笋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茬马铃薯的收益。该模式每667 m~(2 )马铃薯产值1 260元,利润980元。  相似文献   

15.
美国薄壳山核桃林间套种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美国薄壳山核桃林间套种模式,包括套种小麦和接茬套种黄豆,并分析了相关效益,以期为美国薄壳山核桃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国军 《河北农业》2011,(12):16-19
阜城县西瓜种植有多年的历史,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模式不断创新,由最初的露地、地膜到现在的小拱棚、大棚生产,并且不断推出西瓜与其他作物套种连作,实现了一年多作采收,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效益。目前阜城县比较成功的套种连作模式是西瓜一豆角一青椒一年三作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树型金银花中银一号套种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型金银花中银一号与花生、大豆及甘蓝套种,采取金银花+花生+甘蓝、金银花+大豆+甘蓝2种模式,以不同幅宽种植套种作物。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种植中银一号,行间套种花生,金银花与花生的间距为90 cm,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效益达100 416.70元;在金银花行间套种大豆不能显著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桑园空间的光、温、水、地力,在不同的时期间内套种其他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效益。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比玉米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纯增收入15 465.61元/hm2,增幅52.4%,同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进一步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20.
两种高效套种、复种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路 《农家科技》2009,(10):27-27
<正>近3年来,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大棚设施基地创造了大棚草莓套种扁豆、连作夏大白菜和草莓、玉米、香荷芋两种新型高效种植模式。采用大棚草莓套种扁豆、连作夏大白菜的种植模式,大棚草莓上市期长、效益好;利用棚架种扁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