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经济效益及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隐性乳房炎由于其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能及早发现,尽早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在奶牛的疾病中,隐性乳房炎危害最大,它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奶的品质,危害人类的健康,必须引起奶牛饲养户的高度重视。1病因引起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因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奶中T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例如:挤奶方式的影响,挤奶机…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乳房的炎症,又称为奶牛乳腺炎,中兽医又称为奶肿、奶黄及乳痈,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病率高,但由于病理变化轻微,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被人们所忽视,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影响乳品质,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及其防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且影响牛奶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奶牛乳房炎是饲养过程中因牛舍、挤奶不卫生,乳房、乳头受物理、化学刺激引起乳房或乳头损伤,使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及乳头发生炎性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也是奶牛场四大疾病之一。乳房炎亦称乳痈、奶黄,是由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炎症变化,主要为微生物因素。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临床性乳房炎容易确诊,隐性乳房炎往往用手难以确诊,需借助诊断液进行确诊。在治疗中往往疗程长,疗效慢,费用高,治疗不及时多造成奶牛瞎乳。由于乳房炎的类型,治病因素与临床症状不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的主要疾病,发病率高、奶产量降低、医疗费用高。乳房炎分临床型和隐性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品质明显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对称乳痈、奶黄、奶肿,是由于瘀血毒气凝结于乳房而成为痈肿,乳房出现硬、肿、热、痛,病牛拒绝幼畜吃奶或人工挤奶,是对奶牛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仅会降低奶牛乳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导致疾病的扩散。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进行监测是奶牛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只能运用各种方法对乳汁进行检测,通过有关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和评价乳房炎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民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69-69,71
乳房对奶牛极为重要,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泌乳牛中约占50%左右,占乳房炎的绝大多数。该病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引起奶牛饲养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于文会 《兽医导刊》2014,(12):47-5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疾病,是奶牛业中的多发病,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有着极其复杂的发病原因。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假单胞菌等。所造成的损失不仅是治疗所产生的费用,而且还造成产奶量下降,奶质降级,发情延后等,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巨大。  相似文献   

12.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奶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在奶牛养殖业中,一些奶牛疾病的发生影响着奶产量,特别是奶牛乳房炎。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奶产量。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并注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泌乳牛隐性乳房炎危害巨大,为了了解奶牛小区泌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现状,对不同环境卫生条件奶牛小区的不同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CMT检测。CMT检测结果:前乳区乳房炎发病率高于后乳区,但差异不显著;环境卫生条件差会明显地提高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对奶牛业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奶牛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为普遍,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8%-62%。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不仅产奶量下降,奶质降低,而且由于废弃奶量的增加,医疗费的加大及过早淘汰奶牛等给养牛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1奶牛乳房炎对养牛业的危害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奶牛乳房炎与子宫炎、蹄叶炎被列为世界乳牛业的三大疾病,乳房炎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以上是产奶量降低的直接损失,如果治疗由于奶中大量体细胞和抗生素使鲜奶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乳品质和风味,降低鲜奶收购价,甚至牛奶完全废弃;同时还会影响下胎次奶量,甚至终生奶量,严重时乳房萎缩、瞎奶头。致使奶牛饲养亏本,而不得不淘汰。其它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快速诊断法(CMT法)对四川四家大型奶牛场(A、B、C、D)96头泌乳奶牛的3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对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及其乳区的阳性率进行了样本百分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对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的胎次、日产奶量、年龄与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得出:被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发生率为25%,乳区发生率为9.17%;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和泌乳奶牛年龄、胎次呈显著正相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对日产奶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房的炎症,对奶牛生产的危害很大,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降低、甚至丧失泌乳能力,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1].急性乳房炎属于临床型乳房炎,中医称为乳痈、奶肿、奶黄、乳疖[2],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患病乳区肿胀、皮肤发红发亮,触诊乳房发热、疼痛、乳区质硬,奶产量减少及乳汁异常.笔者于2005年3月份至2006年7月份,先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热毒壅盛所致的急性乳房炎奶牛共计45例,治愈42头,无效3头,治愈率为93.3%,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干奶期使用乳头保护膜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试验选择248头奶牛的992个乳区,将每头奶牛4个乳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试验组),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以奶牛离开产房第1次回奶厅挤奶为期限,用LMT法检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对乳房的外观症状、触诊情况、乳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1%,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17.94%(P0.01);试验组乳区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48%,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46.77%(P0.01)。说明在干奶期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D airy Cows m astitis)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微生物及理化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引起奶产量减少和乳品质下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国外报道,在缺乏有效防治的牛群,约有50%的泌乳牛患乳房炎,其中临床型占2%,隐性型占48%,在100头泌乳牛中因乳房炎而引起的经济损失每年约为22500美元,其中临床型所致损失为7800美元,由隐性乳房炎所致的损失达14700美元。储明星等(2001)报道,美国、芬兰、挪威和瑞典因奶牛乳房健康问题奶牛淘汰率分别为26.5%、35%、19%和22%…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乳腺综合症。长期以来,奶牛乳房炎一直是世界乳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它不仅引起奶产量下降,而且严重影响乳的品质,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使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我们把奶牛乳房炎发生的原因,乳房炎的类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