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作者简要介绍了康县茶树的生长环境,以及目前栽植的12个品种。并通过品种引进的原则和目标,总结出了适宜康县栽植的茶树品种,以及康县茶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陇南市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康县是陇南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甘川交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康县的核桃栽培具有悠久历史,但栽种品种繁杂,良莠不齐。近年来,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康县大力推广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年嫁接核桃树在50万株左右,对嫁接的核桃在前三年进行整形修剪,核桃树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单作模式下大白茶光合午休现象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庚飞  孙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43-5844,5897
[目的]分析单作模式下茶树(Koilodepas hainanense)"光合午休"现象的影响因子。[方法]在茶树的生长初期(5月)、生长盛期(6月)和生长末期(10月)分别对茶树的光合速率和影响速率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结果]生长初期和生长盛期单作模式下茶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出现双峰曲线,生长末期为单峰曲线。在影响光合速率的指标中,环境因子和气孔因素共同作用是"光合午休"的原因。[结论]该研究可为选择适合大别山地区的茶树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採摘和留叶的作用采摘和留叶是茶树栽培采收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具有不同的作用。茶树是常綠的多年生的叶用植物,栽培茶树就是要它多生长幼嫩的芽叶,采下来用它制成各种不同的茶类。采摘茶树芽叶是我們栽培茶树的經济要求,但它对茶树本身具有重大的影响。采摘能够促进茶树的生长,因为采摘具有与修剪相同的作用,能够刺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康县进一步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步伐,提升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有力地推进了茶树良种化进程。今秋新植无性系良种茶苗"名山131"100万株,新建茶园970亩。康县茶叶具有历史悠久、生长环境好、有机成分高等特点,屡获"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世界名茶之乡"等殊荣,是我国典型的西部高海拔优质茶叶种植区。现有茶园5.6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8万亩,茶叶总产量55.4万公斤、产值4 000万元。近年来,该县把茶叶产业提档增效作为推动茶农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出台了支持良种茶叶发展的相  相似文献   

6.
茶树设施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斌  陆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76-17478
[目的]分析比较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茶树的生长情况。[方法]将茶苗栽植于塑料盆内,盆径30cm,盆高35cm,基质配比蛭石:黄土:草炭=1:1:3,共100余盆,设施大棚内外各50盆,多余的置于其他大棚备用。通过观测记录茶树在2种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茶苗成活率、新稍生长量、着叶数、新稍生长速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茶树设施栽培下茶苗移栽成活率提高,茶树早春新稍生长量、着叶数增大,并提前萌发,新稍生长速度加快。[结论]茶树设施栽培是提早名优茶开采时间,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栽培技术,且具有保温防霜防冻功能,在环境调控和管理等方面容易人为加以控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茶树是亚热带常绿经济作物,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精细管理,促进茶树的生长以及提升茶叶的品质。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们也有了饮茶的习惯,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以及其生长环境。因此更多的茶树种植户也在依靠茶园管理技术,做好茶树的栽培工作。基于此,文章也对茶树栽培的和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提高茶树栽培质量以及茶叶品质,促进茶园管理技术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铁观音茶树冬季设施栽培新方法.[方法]分析冬季塑料大棚内铁观音茶树温度、湿度和地温,茶树的生长指标和光合色素含量等变化.[结果]冬季塑料大棚内铁观音茶树生长期内气温总积温增加286.1℃,土壤总积温增加208.3℃;晴天时大棚内的日平均温度提高5.2℃,5 cm土层温度各个时段的地温提高4.0 ~7.2℃,日平均提高5.5℃,相对湿度提高17.8%;满足铁观音茶树冬季栽培正常生长的气候环境.塑料大棚促进菜树的生长,枝梢长度增加4.85 cm,叶片数增加1.5片,单叶重增加9.81%,产量提高75%;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提高22.97%,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24.50%.[结论]塑料大棚设施条件有利于冬季铁观音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久安乡隶属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具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久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久安乡先后被授予"贵州省十大最美茶乡""高原古茶树之乡""贵州省十大茶旅目的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针对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了久安乡茶区的气候优势,即久安乡茶区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少日照,雾日多,光热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产,茶树生长气候优势明显。同时对影响久安乡茶树生长的主要气候灾害低温冷害、干旱、洪涝及冰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茶树根系形态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集于海南省的37株茶树植株标本,对其根系状态与植株生长发育相关性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状态可分为"垂直根系"、"倾斜根系"、"L型根系"三种类型,茶树植株根系生长势:以"L型根系"状态的根系生长势为1,则"倾斜根系"为1.34,"垂直型根系"为1.45;茶树植株树冠生长势:以"L型根系"状态树冠生长势为1,则"倾斜根系"状态为1.43,"垂直型根系"状态为1.81;茶树植株茎杆粗(直径cm):以"L型根系"状态茎粗为1,则"倾斜根系"状态为1.43,"垂直根系"状态为1.85。首次揭示了茶苗种植时,根系植入土壤的状态对茶树植株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新建茶园或换植茶树时的五点建议,为提高茶树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在茶树栽培上有着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生长过程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安溪县的气候特点,对茶树栽培中的气象影响及防灾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在茶树栽培上有着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生长过程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安溪县的气候特点,对茶树栽培中的气象影响及防灾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树栽培是在人工调控环境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一项高效农业栽培措施。即通过人为地创造适宜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茶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印江县缠溪镇的自然地理情况,结合茶树的适生条件,本文提出了茶园区划、茶树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达到了科学合理发展茶树,促进林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经过试验不断探索和创新,选择适宜康县茶叶生产的无性繁殖方法,通过伏天深耕多翻太阳暴晒紫外线杀菌虫卵技术措施、搭建简易小弓棚创建立地小气候、结合自制生根水溶液浸泡扦插短穗一系列技术措施,提高生根率和茶苗成活率。采用宽垄密植穗畦法扦插技术,有利节省土地,提高利用率。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康县茶树短穗扦插无心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塑料大棚茶园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同块生产茶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搭建塑料大棚,约300 m2;另一部分露天栽培。在两种不同栽培方式、相同管理技术条件下,观测记录它们的新梢生长量、着叶数、新梢生长速度等指标,比较分析了塑料大棚栽培和露天栽培茶树的生长情况。结果在大棚设施栽培下,茶树的早春新梢生长量、着叶数增大,并提前萌发,新梢生长速度加快。显示出茶树塑料大棚栽培是提早名优茶开采时间、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且具有保温防霜防冻功能,在环境调控和管理等方面容易人为加以控制,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康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时间较长,气候条件适合从事小麦生产。小麦是康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45%。就当地气候条件和水土条件而言,康县的小麦产量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本文论述了康县小麦生产的现状,探讨了康县小麦增产栽培的技术。旨在为康县小麦高质高效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泾县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农业措施1.1增强树势充分发挥茶树自身的抗病虫作用和耐害补偿效应,破坏有害生物发生的生态基础,实行控虫抑病与丰产、优质栽培有机结合。优化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科学运筹肥料、合理密植,保持茶树通风透光,促使茶树生长旺盛,从而减轻病虫危害。1.2及时采摘泾县茶树头号吸汁害  相似文献   

18.
以生产春季名特茶为主的茶树年生长情况与常年生产茶叶的茶树生长情况不尽相同,作为茶树栽培重要措施的施肥,也须作较大改进。现在从春季名特茶产量的构成因素、改善土壤理化性、茶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以及施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目前茶叶生产中存在的以上几种施肥  相似文献   

19.
“地膜大蒜好,生产效益高”。 3月 27日下午,湖北省广水市科委技术专家对太平乡创办的地膜大蒜栽培试验基地抽样检测后,高兴地说:“地膜大蒜是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 据专家介绍:地膜栽培大蒜的亩平密度,是露天栽培的 1.7倍,平均株高 1.06米,比露天栽培的平均株高高 0.29米,苔粗、苔长、苔重分别是露天栽培蒜苔的 1.25、 1.37、 1.93倍,亩平可产鲜苔 1580公斤,是露天栽培产苔量的 3.03倍,亩平可净增收入 2000元。 另外,地膜栽培大蒜的优点还表现在,它的播期比露天栽培推迟 25到 40天,能较好地缓解秋后抢时抢地矛盾;因为地膜具有保湿保温等特点,它比露天栽培大蒜可提前 7至 10天抽苔,抢先上市;再一个就是不需除草,能保证大蒜的正常生长。 地膜大蒜栽培的成功,给太平乡的大蒜生产带来了契机。该乡乡长杨健说,太平乡是吉阳大蒜的发源地,地膜大蒜属首创。今年计划全乡推广地膜大蒜 6000亩,力争 3年内栽培 18000亩,全部应用地膜栽培技术,建成名符其实的大蒜之乡。 湖北省广水市太平乡党办 熊党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形象地展示茶树的生长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让农民形象地了解茶树的栽培技术,特研制了基于Flash的茶树生长模拟演示系统.系统采用Flash制作,同时插入动画、声音、文字、图片等方式,动态模拟茶树的整个栽培过程,并介绍了基于Flash的茶树生长模拟演示系统的总体设计,结合实际阐述了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及其主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