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科技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为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阐述广西蔗糖、木薯、桑蚕等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科技支撑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结果】明确了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及提高产业效益、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对科技的需求及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等科技问题。【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广西资源型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资源型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农业优势产业品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培育创新团队,建设一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以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科技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为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阐述广西蔗糖、木薯、桑蚕等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科技支撑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结果】明确了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及提高产业效益、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对科技的需求及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等科技问题。【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广西资源型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资源型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农业优势产业品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培育创新团队,建设一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以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为县域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宁区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果】兴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为:立足于兴宁区的区位、产业、物流等优势,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强化产业间的带动联动效应;依托三塘工业园区和金桥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寻求农业与旅游业最佳结合,从而推动兴宁区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可首先从养殖规模化和品牌化、蔬菜种植标准化、花卉苗木特色化、甘蔗和木薯种植区域化、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等方面对兴宁区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建议】可从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调整耕地规模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兴宁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广西农村科技信息化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深入了解广西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情况及发展需求,以深化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对广西全区各市及部分县区实地调查,以现场调查、座谈、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广西农村科技信息化现状、应用模式及难点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农村信息化应用模式主要有信息服务站模式、农业科技110服务模式、农业电脑决策系统模式等,主要存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科技意识普遍较淡薄以及信息资源和传播手段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建议】应注重培训效益、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探索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明确政府信息部门职能等,以推动广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村科技信息化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广西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情况及发展需求,以深化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对广西全区各市及部分县区实地调查,以现场调查、座谈、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广西农村科技信息化现状、应用模式及难点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农村信息化应用模式主要有信息服务站模式、农业科技110服务模式、农业电脑决策系统模式等,主要存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科技意识普遍较淡薄以及信息资源和传播手段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建议】应注重培训效益、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探索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明确政府信息部门职能等,以推动广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下乡调查、与马铃薯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等途径,从广西马铃薯生产、消费、加工、贸易等角度,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结果】广西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布局优化、栽培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节令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仍存在优良脱毒种薯供应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马铃薯科技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以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了解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下乡调查、与马铃薯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等途径,从广西马铃薯生产、消费、加工、贸易等角度,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结果】广西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布局优化、栽培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节令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仍存在优良脱毒种薯供应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建议】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马铃薯科技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以促进广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为推进广西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总结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结果】广西农业信息化构建了强力支撑、多级联动的组织体系,“龙头”带动、纵横交融的基础网络,“进村入户”、结构多元的服务模式,智能互动、高效管理的应用系统,安全稳定、综合运行的应用平台。但仍存在对信息化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信息专业人才缺乏、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强、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应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农业生产指挥及应急调度能力和市场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强化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同时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采取试点引路、分期分步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合作共赢,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等保障措施,以实现广西农业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粉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加快广西粉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粉葛产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2018—2020年),围绕广西粉葛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主要品种、产量、加工等方面综合分析广西粉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粉葛产区,种植面积达10201 ha,其中梧州、桂林和贵港为广西粉葛产业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区粉葛种植总面积的70.6%。广西从事粉葛种植及加工的企业及合作社众多,且发展了粉葛+花生、粉葛+沙姜、粉葛+苦瓜和粉葛+毛节瓜等间作或套种种植模式。通过线下及电商销售葛根鲜薯、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面、葛根酒、葛根蛋黄酥和葛根粒等葛根产品,经济效益良好,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广西粉葛产业存在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地理标志产品等具有标识性的品牌;选育种工作滞后,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不多,缺乏优良的高葛根素粉葛品种;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机械化程度极低;葛根产品以食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加工线较少、加工设备较落后;粉葛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粉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桂字号品牌打造,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粉葛优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推广;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加强生产加工技术的改造,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加强粉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优化海南省农业发展环境,明确地区性农业投资方向和重点,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海南省18个市(县)的农业资源条件和特征及2011年统计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海南省各市(县)域农业发展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海南省农业发展地域不均衡,18个市(县)中地处中部地区的市(县)农业发展环境评分较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而处于滨海平原地区的市(县)农业投资潜力较大,可以很好地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较大,农业产业结构、技术等内生要素对农业发展贡献普遍不大。【建议】应采取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以推进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苏彩和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793-1797
[目的]完善广西农业标准化体系,为促进广西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广西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存在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有待完善、种植规模小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等问题.[建议]应制定科学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提高农民农业标准化意识;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标准化人才;打造优质优价标准化农产品渠道;将有限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信贷优惠政策;成立风险基金等,以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加快推进广西农村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2012年广西农村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农村科技工作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攻关和良种选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扶贫工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村经营机制体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协同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加快推进广西农村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韦昌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65-1068
【目的】种业发展事关粮食安全、农业持续发展,探索加快广西种业创新之路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材料,分析广西种业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政策要求和区情实际,提出了广西种业创新的发展对策及建议。【结果】广西种业市场空间广阔、科研实力增强、育种创新成果丰硕、品种引进筛选成绩突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供种能力明显提升。目前还存在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基础薄弱、育种技术手段落后、种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重大突破性的品种少、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人才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建议】提高广西种业创新能力,必须做好引导服务、推进“科企”合作、重视人才培养、加快良种培育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种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商业化育种、扶持并壮大种业企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芋头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芋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2018—2020年对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的芋头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查重点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以及地方农业局,调查指标包括芋头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综合分析广西芋头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芋头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广西芋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芋头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ha,总产量约60万t,主栽品种有荔浦芋、贺州香芋、融水香芋、刘圩香芋、桂芋1号及桂芋2号等。广西芋头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芋头粉、芋头条、芋头米饼、芋头糖水罐头及芋头扣肉罐头等;桂林荔浦市的荔浦芋和南宁青秀区的刘圩香芋分别于2015和2016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由于芋头产业经济效益较好,广西很多地方政府已将芋头产业列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以此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在新的形势下,广西芋头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品种更新换代慢,优良品种匮乏;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企业对接滞后;产品开发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低。【建议】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广西芋头产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品种改良和脱毒扩繁体系建设,推进优良品种选育;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促进芋头规模化生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a  何龙飞a    洁a  b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22-2125
【目的】提出适合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科技组织与服务有效模式,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策略。【结果】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存在主要职责划分不清、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渔业科技服务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渔业推广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建议】应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发展的科技组织与服务体系新模式、设置科学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投资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发达的渔业资讯网络,以促进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8─2020年),主要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科研现状、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淮山主产区之一,全区种植面积约18336 ha,主要分布在桂林市、贺州市、贵港市和南宁市,主栽品种为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7号及当地品种,种植模式有定向结薯栽培、打洞栽培和机沟栽培;广西淮山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广西淮山的加工均为初加工,主要加工产品有淮山片、淮山粒,其中,贵港市桂平金田镇淮山干片加工量位于全国前列。广西淮山产区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广西淮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淮山产业也存在着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产业;品牌辨识度低、经营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科研投入不足、研究进展缓慢,影响产学研联合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重点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扶持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壮大地方品牌,打造桂字号品牌;重视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座谈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在发展低碳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技术人员以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低碳意识不强,低碳农业技术受到农业边缘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上升,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完善,秸秆、农业废水随意丢弃现象普遍,农业分散经营、低碳农业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财政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低碳农业宣传力度、加快“减量化”农业发展、建设标准粮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沼气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研发、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以促进广西低碳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