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1 用途广 鹿梁牌甘草药用部分为根及根状茎,被誉为“药中之王”,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烟草、国防、化工等行业。2 发展前景 甘草能维持自然生态平衡,野生甘草是国家二级保护药材。世界各国均终止了甘草出口,商人都盯住了独家经营甘草出口贸易的中国市场。世界上年需优质甘草共计20万吨,其中80%由中  相似文献   

2.
甘草是常用大宗药材.用于医疗、保健、日化、烟草等行业。我国年需求量6万多吨.位列诸药之首。记者在中药材市场发现,市场上的甘草有两种,价格差距特别大。一种是野生甘草,价格每公斤高达二三十元;另外一种是人工繁殖的甘草.价格在8-10元/公斤,卖得很俏。  相似文献   

3.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由于乱采滥挖,野生甘草的面积急剧下降,已列为国家专控经营的药材品种。目前国内每年对甘草需求约3万吨,出口也在持续增长,收购价为每千克7-8元。由于甘草资源短缺,北方掀起种植热潮,在不是野生分布区的黄淮海平原南部和江淮丘陵地区,也有农民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4.
瓜州县自2007年开始甘草种植以来,现全县每年甘草种植面积达12万亩,随着甘草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为保证甘草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甘草常发生的病虫害,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并取得明显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甘草     
《天然产物分离》2006,4(6):39-39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 ),和光果甘草(G.glabra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的药材正品,其它尚有无腺毛甘草、粗毛甘草、园果甘草、刺果甘草、云南甘草及欧甘草等。豆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和根茎入药,为常用及大宗出口中药。甘草性平,味甘,能调和诸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强筋健骨诸多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气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及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4,(11):56-56
甘草是一种优质牧草,是很好的固沙植物,也是一种用途广泛是中草药,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赞为“药用之王”。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甘草和发菜是内蒙古和宁夏的特产。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是甘草主产地之一。全乡72万亩土地,长甘草的就有40万亩。近十多年来,挖甘草屡禁不止。当地负责看护草地的干部和群众,常常遭到挖甘草的人们的围攻、毒打和追击。现在,全乡70%的土地都被多次翻挖过,有的还在挖过的沙坑上在挖新坑,使整个草场遍体鳞伤。而且,挖出的甘草作为药材也很难上等级了,不出三五年,甘草资源…  相似文献   

7.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粉甘草等。素有国老之称。主产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及东北地区也有分布,内蒙古的杭锦旗是我国的甘草之乡。目前各地栽培的都是乌拉尔甘草。甘草味甜,根及根茎中含有较多的甘草甜素,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8.
<正>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内酯及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痈疽疮毒等症,在食品工业及轻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河北等地,过去主要依赖野生。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极耐  相似文献   

9.
1 甘草 甘草异名甜草、甜根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主要具有润肺、解毒的功效,市场需求一直很大。据毫州市场统计,年销售量都在10000t左右,除毫州外,安国、玉林、舜王城、荷花池等十几处大型交易市场的甘草年销量约20000t,全国的销量在30000t以上。随着野生甘草的不断减少,造成全国各中药材市场缺货。混等货价己涨到6~8元/kg,并仍呈上涨之势。  相似文献   

10.
瓜州县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等,其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抗溃疡、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1~3]。甘肃省瓜州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乌拉尔甘草,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6666.7 hm2。一般2年生甘草产量为16.5~22.5 t/hm2,3年生甘草产量达26.5 t/hm2。为指导瓜州县乌拉尔甘草规范化生产,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和商品质量,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特制定了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甘草是重要的药材及制药原料,它在医药学上应用广泛,有止咳、祛痰、解毒、和中等作用。目前已经从甘草中提取出60多种化学成份,其有效成份为甘草酸及其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新疆是甘草的主产地之一,甘草也是新疆出D创汇和供应全国各省区的一项重要特产(曾列入“八五”星火计划)。本地区有多家甘草加工生产厂家,但这些厂家由于受资金和建厂时期的多种因素制约,设备多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型设备,且生产的都是初级产品——甘草膏,规模也很有限。这在当时投产时,由于市场需求大,竞争对手少,故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瓜州县布隆吉乡自2007年开始甘草混作孜然种植以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甘草混作孜然生产技术规程,随着甘草面积的逐年扩大,现全乡每年甘草种植面积达1000 hm2,占到全乡耕种面积的65%,其中甘草混作孜然面积达到333.33 hm2,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甘草混作孜然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全县甘草混作孜然面积达0.67万hm2,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人工种植甘草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为豆科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品,是一味大宗常用的中药材,素有“十药九草”之称。 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野生资源分布较多。90年代以前,我国的甘草供应主要靠这些地区采挖野生甘草。为了保  相似文献   

14.
河西干旱区甘草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草是最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被誉为药中之王。现行栽培种系乌拉尔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节水、耐旱、耐寒性强,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药用部分为干燥的根,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等功效,而且在日用品、轻工、畜牧和食品工业中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和静县位于新疆天山南坡中段,水质、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甘草生长.引种乌拉尔红皮甘草,两年生可采收鲜甘草1.5吨/666.7米2,三年生可采收鲜甘草3吨以上.生产的甘草色质黄,粉性足,含酸量高,是甘草中的上品.  相似文献   

16.
<正> 1 概述 甘草,别名甜草、甜根子、甜甘草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内酯及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痈疽疮毒等症,在食品工业及轻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河北等地,过去主要依赖野生。  相似文献   

17.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重要的常用中草药 ,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甘草主要类型有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 ,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及调和药性之功效。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随着野生资源大量采挖而日益减  相似文献   

18.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不仅是一味用药量大的中药,而且还是紧缺的工业原料,广泛适用于食品、饮料、烟草、日用化工等领域,其茎叶还是牲畜的好饲料。甘草不仅国内供不应求,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欧美等国,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野生甘草为草原固沙植被,采集野生甘草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国家实行严格的有计划采挖,是国家专控经营的4种中药材之一。由于野生甘草资源逐年减少,价格呈逐年盘升趋势。1992年才2.6元/公斤,时下已升至4.5~5元/公斤,即使如此,还时常出现有价无货。为此,人们开始研究甘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甘草植株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药用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草植株根及地上部分3种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根中甘草酸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3倍以上,甘草黄酮含量最高为最低的1.6倍以上,甘草多糖含量最高为最低的2.5倍以上。认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均较高的3个植株可作为优良类型培育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含量的高低与甘草植株高矮和茎表皮颜色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方波  李毳  李龙 《新疆农业科学》2002,39(3):176-177
甘草为多年生豆科作物,是主要药用植物之一,有十药九草"百药之王"美称,同时也是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天然植物资源,新疆是甘草主要产区,且品种多,质量好,据有关部门测定,同是五年生甘草,新疆红皮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比内蒙古红皮甘草高2~3个百分点,高达10%~12%,三年生的甘草,其甘草酸亦可达7%左右.2000年国家将甘草列为国家紧控物资,不准随意挖取野生甘草,因此人工栽培种植甘草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