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和BS-1防治香蕉炭疽病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来自辣椒体内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2和BS-1菌株对香蕉炭疽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病菌16d后,两菌株对香蕉炭疽病防治效果达34.0%(BS-1)-90.0%(BS-2),其中BS-2的防效比BS-1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内生细菌对荔枝果实的保鲜效果及对其可溶性糖、还原性VC、游离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对荔枝果实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如经内生细菌BS-2和TB2处理的荔枝果实在常温下放置6 d,好果率为20.45%-31.48%;经这2种内生细菌处理后,荔枝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还原性VC及游离有机酸含量均比清水处理高,如经BS-2处理的荔枝果实储藏9 d时,其还原性VC含量比清水处理高171.74%;另外,经内生细菌处理后,荔枝果实的氨基酸除了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比清水处理低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比清水处理高,经BS-2处理的荔枝果实的氨基酸总量在处理后7 d与刚采摘时相同.  相似文献   

3.
利福平抗性和抗病原真菌标记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的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S-2和BS-1经浸种、涂抹、浇灌土壤等接种处理均能进入辣椒植株体内.涂抹接种1-5d后,接种上部叶中的菌量逐渐上升;浇灌土壤接种,在1-15d内植株体内菌量逐渐上升;浸种接种,植株从子叶出现到第1片真叶刚展开时,植株茎和叶中的菌量逐渐上升,之后下降.说明两菌株为辣椒的内生定殖细菌,且可在辣椒体内繁殖和传导.  相似文献   

4.
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菌抗病性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类黄酮物质,分析类黄酮物质对辣椒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4g·L-1黄酮处理,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5.55%,2g·L-1黄酮处理,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8.1558%.苦参黄酮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辣椒植株幼苗期和现蕾期连续施用50rag·L-1苦参黄酮后接种枯萎病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 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3.1%、142.13%、113.89%,MDA含量较对照降低了74.01%.  相似文献   

5.
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4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作为指标,研究内生菌XG-1对西瓜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为阐明XG-1的作用机制及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内生菌XG-1菌悬液处理后,西瓜苗叶片的PAL、POD、PPO及CAT活性均高于清水对照。同时接种XG-1菌悬液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 niveum,FON)的叶片,PAL活性在接种后第4天、第10天出现2次高峰,分别比对照增加1.86倍和1.52倍;POD和PPO活性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峰,分别比对照提高52.6%和57.1%;CAT活性在第5天时达到最高峰,比对照提高56.4%。同时接种XG-1菌悬液和枯萎病菌FON后,西瓜苗叶片的MDA含量呈先下降后逐渐上升趋势,第4天时达到最低值,比对照下降33.1%。由此可见,诱导抗病性是菌株XG-1防治西瓜枯萎病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BS-06液体发酵生产农用抑真菌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枯草芽孢杆菌BS-06产生抑真菌素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初始pH为8.0,装液量为30 mL,培养基中添加2%的麦芽糖、0.15%的硝酸钾、0.15%的吐温-80。枯草芽孢杆菌BS-06产生的抑真菌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节瓜枯萎病菌、冬瓜枯萎病菌、苦瓜枯萎病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有望开发成生物农药来防治农作物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7.
 液体振荡培养的黑胫病菌孢子经过滤、浓缩、硫酸铵沉淀、透析、离心,获得初提纯黑胫病菌毒素。利用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烟草幼苗,检测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K326经毒素处理后的CAT和MDA活性均低于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而红花大金元的PAL活性比K326易被激活。初步说明烟草黑胫病菌毒素处理过的烟草能够诱导提高相关酶CAT,PAL的活性,减少有害物质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活蛋白对番茄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 μg/mL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叶片,测定番茄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经植物激活蛋白诱导处理后,防御酶活性明显增强.诱导1 d后,PAL活性最大,是对照的3.93倍,8 d后仍为对照的3.4倍;POD和PPO诱导后4 d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8.72% 和101.79%,8 d 后仍比对照高;SOD活性诱导后4 d达高峰,8 d后稍高于对照.POD同工酶活性诱导后3 d比对照增加了88.96%,同时还出现了新的酶带.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处理对采后绿熟芒果炭疽病抗病性的诱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绿熟芒果(MangiferaindicaL .cv .Matisu)经水杨酸(SA)处理后,用炭疽病菌(Colletotichum gloeospori oides)孢子悬浮液(1×10 4cfu/mL)对其进行损伤接种,贮存于13℃85 %~95 %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果表明:SA处理的芒果接种后第4天果实发病率仅为对照的6 2 . 5 % ,第12和16天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9. 9%和35. 3%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 0 5 )。贮藏过程中SA处理后芒果果皮中的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以及总酚和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接种后第4天达到对照的3 4倍。SA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病斑扩展,有效降低果实的接种发病率,提高绿熟芒果对炭疽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以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等5种防御酶作为植物抗病性反应指标,研究生防菌TB2和甘蔗赤腐病病菌对甘蔗植株抗病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接病原菌后喷施生防菌TB2、先喷施生防菌后接病原菌、病原菌处理、生防菌处理等处理后,与植物防御抗病相关的PPO、POD、SOD、PAL、CAT防御酶活性均比对照组高,表明TB2和赤腐病菌均能诱导甘蔗叶片中的防御酶活性增强;先喷施生防菌后接病原菌的防御酶活性比同期先接病原菌后喷施生防菌的高,说明TB2诱导能力强于赤腐病菌。两者共同处理的甘蔗叶片中5种防御酶活性高于单独处理。可见TB2和赤腐病菌共同诱导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生菌BS-2对辣椒苗的促生作用及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浸种、涂抹及浇灌土壤等接种测定表明,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Bacillus subtilis)菌株对辣椒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以涂抹接种效果最好,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68.70%和181.25%;同时,该菌株可诱导辣椒体内吲哚乙酸等促进植物生长激素含量的提高,并降低脱落酸等抑制植物生长激素的形成等,是促进辣椒苗生长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对水稻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果表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Bacillussubtilis)菌株含量为103cfu·mL-1时即可进入水稻体内定殖;该菌的菌体、不同菌液含量及外分泌物对水稻苗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如增加植株的鲜重与干重.从其促生机理来看,该菌能提高水稻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其保护酶活性,并通过提高水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其抗逆性,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3.
内生菌BS-2对蔬菜立枯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抗利福平标记的菌株内生定殖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辣椒叶片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既可在辣椒体内定殖,又可进入茄子、蕃茄、白菜、黄瓜、西瓜、丝瓜、甜瓜和豇豆等多种植物体内定殖;拮抗和防病作用测定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菌液浸种处理后对黄瓜、甜瓜和蕃茄苗期立枯病有78.96%以上的抑制效果,并对这些蔬菜有较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DTAB修饰不同模式两性膨润土的热力学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阳离子型修饰剂修饰不同模式两性膨润土的热力学和表面特征,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简写为DT)对不同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简写为BS)修饰模式膨润土进行复配修饰,研究其吸附热力学和温度效应,并分析BS和BS+DT修饰土样总有机碳(TOC)含量和比表面积(S_(BET))、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扫描电镜(SEM)的特征。结果表明:DTAB吸附量、温度效应比(S_(40)/S_(20))的转折点均随膨润土表面BS疏水修饰的增强而减小。20~40℃范围内,CK(膨润土)对DTAB的吸附为增温正效应,不同模式BS膨润土对DTAB的吸附呈增温负效应。CK和不同模式BS膨润土对DTAB的吸附均属于自发反应。随BS疏水修饰的增强,反应自发性增强,且由吸热、熵增(CK)转为放热、熵减过程。随着BS和DT疏水修饰的增强,土样TOC含量、晶层间距(d_(001))均增大,而S_(BET)减小。TG、FTIR和SEM特征均证实了DTAB在BS膨润土表面的修饰。  相似文献   

15.
DTAB对两性膨润土的复配修饰机制和吸附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复配修饰后的黏土对污染物具有卓越的吸附功能,为了探究阳离子型修饰剂对两性修饰土的复配修饰机制,并考察其对两性修饰土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采用阳离子型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两性表面修饰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膨润土进行复配修饰,通过“SDC”曲线变化和模型拟合结果判断复配修饰在土样表面的离子交换和疏水结合模式的变化,并验证了阳离子+两性复配修饰土样对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DTAB对25%、50%和100%BS-12修饰土复配修饰存在离子交换和疏水结合两种模式,且分别在DTAB修饰比例31.15%、17.26%和2.40% CEC时开始出现疏水结合模式;单一BS-12修饰土对菲的吸附能力随BS-12修饰比例的增加而增强,25%BS-12+DTAB和50%BS-12+DTAB复配修饰土对菲的吸附能力均随DTAB修饰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100%BS-12+DTAB复配修饰土对菲的吸附能力在不同DTAB复配修饰比例下差异较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原土与BS-12修饰土对菲的吸附量显著增加,且0.1 mol·L-1条件下最佳,而BS-12+DTAB复配修饰土无显著变化;DTAB+BS-12复配修饰土对菲的吸附能力与BS-12和DTAB的复配修饰比例以及菲的饱和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对Cr6+胁迫下空心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r6+单一处理,Cr6+质量浓度≤100 mg/L对种子萌发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幼苗鲜质量一直下降,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BS-12与Cr6+共存时,BS-12质量浓度相同,随Cr6+质量浓度增加,对种子萌发影响差异不显著;同时叶绿素含量、MDA及脯氨酸含量随复合质量浓度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枯草芽孢杆菌BS-1101原生质体的制备率为目的,通过中心组合试验对影响枯草芽孢杆菌BS-1101原生质体的制备率的三个因素: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浓度进行了研究评价,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二次回归模型程,由回归方程得到,在酶解温度37.27℃、酶浓度为5.152 mg.mL-1、酶解时间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