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得的桂林市五城区耕地的基础数据,对桂林市五城区水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同时根据《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五城区中低产田进行分类,对各种类型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对照《NY/T 310-1996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建设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划分出我市中低产田类型及其分布状况,针对类型与分布区域,提出中低产田利用方向和提高地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土壤管理、理化性状、立地条件和障碍因素等4个方面,对暖泉农场中低产田进行了评价与类型划分。结果表明:暖泉农场场中低产田面积4 325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0.8%,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和盐碱耕地型分别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7.3%、35.2%和17.5%,并对中低产田分布规律及改良利用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 据统计,新疆现有中低产田3 780×10~4余亩,占总耕地的82.3%。中低产田面积大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其开发潜力很大。如果搞好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工作,使中产田变为高产田,低产田变为中产田,便可增加粮食19×10~8kg。可见,改良中低产田意义十分重大。 在新疆,不同地区各类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所以合理施肥,培肥土壤,乃是新疆改良中低产田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新疆中低产田土壤的培肥要采取下列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二年的调查研究,对黑龙江垦区中低产田的划分标准、评价和划分方法,中低产田类型、面积、分布、利用途径和改良规划进行了详尽讨论。在九个国营农场管理局耕地中,中低产田总面积为2153.5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4.58%。对中低产田应按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良。总投资约需15—20亿元,年增收粮豆约16—20亿公斤。  相似文献   

6.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测定、GIS、数学模型等方法,结合土壤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知识,构建了双牌县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指标体系,弄清了双牌县中低产田土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面积,中低产田土的主要类型有渍潜稻田型、渍涝排水型、瘠薄培肥型、灌溉改良型、坡地梯改型和障碍层次型6种,中低产田土的面积为5 807.86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58%,并根据中低产田土的成因提出了合理改良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中低产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东北地区中低产田现状,了解中低产田时空分布特征,以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产量法划分中低产田,对1990、1995、2000、2005、2010年5个年份的中低产田面积、空间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相比1990年,东北地区中产田面积增加97.2万hm2,低产田面积减少111.1万hm2;中产田分布区域由中部向西南部扩展,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零星分布在辽东丘陵地区的低产田呈减少趋势。农业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农业技术是导致中低产田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采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动态监测耕地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可提高东北地区中低产田质量,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剥离被建设占用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将之再利用于中低产田改良,以便提高中低产田质量,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基于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及总体规划数据、耕地地力等级等数据成果,采用GIS空间分析及文献调研法,以长沙市5个区县市作为研究范围,对范围内可剥离耕作层土壤及中低产田的数量和分布进行测算、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可剥离耕作层土壤方量为1 511.86万m3,改良中低产田需覆土方量为3 741.31万m3,耕作层土壤供给远小于需求。研究范围内可改造中低产田面积为60 195.11 hm2,主要分布于长沙县、宁乡市和浏阳市;可剥离耕作层土壤面积为8 835.26 hm2,主要分布于岳麓区,供需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了商丘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耕地地力进行了分等定级,对中低产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中低产田的改良建议,以达到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持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召县中低产田不同类型,因地制宜的提出中低产田合理利用与提高耕地地力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述了卓尼县中低产田的分布及现状,提出了中低产田改良对策,旨在促进卓尼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探索适合卓尼县中低产田改良的最佳方法。同时,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水土流失,土壤走向贫瘠化,失去了土壤的生产作用。而阜平县地处山区,田地大都是中低产田,所以我们要把中低产田改良培肥地力作为主要任务,进行综合治理,使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建设高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13.
蕉岭县中低产田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仕彬  杨柳青  管忠建 《农技服务》2010,27(11):1416-1416,1500
介绍了蕉岭县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根据中低产田的不同类型,提出了中低产田的各种综合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低产田在辽宁省仍占有较大的比例,中低产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壤瘠薄,抗灾减灾能力差,农民种植及田间管理水平低,粮食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玉米持续增产,必须充分挖掘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狠抓中低产田玉米关键技术与措施的推广与应用。1中低产田玉米增产关键技术1.1选用良种中低产田玉米品种选用要注意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任丘市中低产田类型、主要障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低产田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县水田面积33万亩,其中中低产田占25%,年单产比其他田块减产100~200千克,这些中低产田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我县粮食产量的提高.要使全县粮食总产有较大幅度提高,改良大面积中低产田、提高中低产田的单产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坡中低产田(地)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云南省大坡乡中低产田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找出了大坡中低产田的障碍性因素,为大坡中低产田合理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璐  刘京宝  夏来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45-4246,4265
[目的]探讨河南省改造中低产田的对策,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法]通过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现状调查,分析改造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并提出改造的技术对策。[结果]针对河南省中低产田的限制因素,采取兴修水利、合理施肥,改、用、养相结合,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成效。[结论]合理地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平远县中低产田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平远县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根据中低产田的不同类型,提出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改造技术,以期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漯河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深度分析,弄清了漯河市中低产田的分布、特征和障碍因素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漯河市生产实际指出了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增加土壤有机质、避免常年连作等改良措施,为今后漯河市中低产田的改良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