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该项目针对烟台市蔬菜生产中农药化肥超量使用,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现状和本地区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研究优化和推广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以及蔬菜低碳高效生产的技术措施,探索建立了日光温室蔬菜低碳高效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研究改造了新型日光温室结构,引进新型覆盖材料Po膜,并对农村沼气资源在蔬菜生产上的综合利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功率脉冲动力喷雾机、番茄电动授粉器、秸秆反应堆等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石化产品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温室栽培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按照本地区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条件的实际不断探索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番茄-冬瓜-青蒜-茼蒿”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践证明,采用番茄-冬瓜-青蒜-茼蒿四种蔬菜的高效立体套种模式.每公顷可产番茄52500kg、冬瓜45000kg、青蒜24000kg、茼蒿11250kg,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日光温室早春黄瓜、春夏上海青、秋延后番茄的高效栽培模式,阐述了日光温室早春黄瓜、春夏上海青、秋延后番茄栽培模式下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扣棚时间、整地做畦、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幼苗定值、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期为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利用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的土地和光热条件插空饲养肉雏鸡,可充分利用温室的土地资源,劳力资源,光热资源,还可获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可喜成果。 利用高效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搞菜鸡一体化生产时,比较典型的生产方式是越冬茬蔬菜生产结束之后与饲养肉雏鸡的衔接。即: 10月上中旬塑料扣膜,开始进行越冬茬黄瓜、番茄等蔬菜育苗, 11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里定植。到次年 5月底黄瓜、番茄等蔬菜生产结束后,经过对温室内部清扫,消毒后,高温闷棚一周,然后引进合同鸡——肉雏鸡。每个棚放养只数依棚的面积而定。我所试验的大棚面积为 40 m2,每个棚放养 2 500只肉雏鸡。严格掌握温室的温度、湿度及温室的通风换气情况。经过 50天的精心饲养后肉雏鸡出棚。平均每只鸡体重 2.5 kg以上,每只鸡可获纯利 2.5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平菇与蔬菜间作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它利用高秆蔬菜行距较大、空地较多的特点间作平菇,实现上部收获蔬菜下部收获平菇的双重效益。利用蔬菜的茎叶为平菇遮阳,蔬菜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正好被平菇利用,平菇的呼吸作用及培养料的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形成互利共生的良性生态循环。日光温室的蔬菜与平菇间作,蔬菜可选用黄瓜、菜豆、豇豆、芸豆、番茄等高秧作物。一、选用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番茄—架(豇)豆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农民收入,拓宽蔬菜商品市场,提高日光温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甘肃省临泽县日光温室番茄—架(豇)豆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番茄是泾川县日光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作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并提出了适合泾川县日光温室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广大菜农生产优质、安全、放心蔬菜提供技术支撑,对保障蔬菜市场供应,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模式不但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拓宽了蔬菜商品市场。总结了朝阳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陕北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和番茄施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安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中,黄瓜和番茄的种植面积最大。为了达到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和番茄施肥更加合理,既能提高黄瓜和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又能维  相似文献   

10.
番茄是山东省日光温室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2001年全省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面积为80万亩左右。为进一步提高番茄的经济效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走低耗、高效、优质、环保的农业发展之路,我们通过试验研究,总结探索出了一套日光温室番茄精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和模式植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蔬菜作物之一。叶霉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保护地内的番茄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文章对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情况进行了综述,从而为研究抗病品种及品种布局提供依据,有利于有效地预防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病育种,并提出了今后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有效提高降水利用效率(RUE)和蔬菜水分利用效率(WUE)的途径,以探索解决半干旱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试验从2001-2004年分别对降水集聚量、蔬菜耗水量、蔬菜经济产量和降水量进行不间断的测定,并对膜下渗灌、膜下滴灌、膜下沟灌和露地沟灌(对照)供水效率、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集水效率与降雨量密切相关,降水强度增大则集水效率提高,3 a平均集水效率为64.75%,丰水年(2003)的集水效率为71.25%,较平均值提高了11.92%;干旱年份(2002)的集水效率为59.33%,较3 a平均降低了5.42%。膜下渗灌的供水效率和WUE最高,膜下滴灌次之,再次为膜下沟灌,露地沟灌最低。膜下渗灌和膜下滴灌的WUE分别较露地沟灌在黄瓜生产中提高了49.41%,27.20%,在番茄生产中分别提高了69.20%,65.34%。黄瓜和番茄地膜覆盖较露地分别节水27.36%和26%。膜下渗灌的节水效率最高,在黄瓜和番茄生产中分别较露地对照节水42.64%和31.3%。食用菌是一种耗水少的蔬菜种类,在本试验中,它节余的水分可以补充高耗水蔬菜种类的需水不足,来维持整个温室生产中的水分平衡和提高温室生产的经济效益,所以食用菌必须纳入整个温室生产的循环体系中,以维持整个温室生产体系水分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植物补光灯在设施作物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对比日光温室番茄在补光和不补光2种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究补光对西安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后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花数均较不补光高。随着补光时间的延长,补光后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花数与不补光的差异增加。补光后番茄产量和产值均较不补光高,经济效益显著。利用植物补光灯补光对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及产量增加均有促进作用,说明植物补光灯在西安地区设施蔬菜种植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葡萄枝条等农林废弃物农业环境污染和资源循环利用问题,以葡萄枝条、玉米秸秆、牛粪沼渣和河沙为原料,研究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温、保水、保肥性能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所有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葡萄枝条∶玉米秸秆∶牛粪沼渣∶河沙=3∶3∶2∶2为基础的复配基质C1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水及保肥性能,并且能够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主成分分析表明,C1是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维持基质质量的最佳配方。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农林废弃物开发新型蔬菜栽培基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母军  于志明  张德荣  金小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80-10782
[目的]解决蔬菜藤茎残留植株菌害及就地堆积造成的病菌蔓延问题。[方法]采用隔氧热解的方式处理蔬菜藤茎,对其液态冷凝液和固体炭化物进行研究。[结果]黄瓜和番茄藤茎的热解冷凝液体产物呈现弱酸性,pH值分别为5.57和4.96,成分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和酚类及多种含氮物质;黄瓜和番茄藤茎的热解炭化固体物中有机元素中含有氮元素,两者的C/N数值分别为23.6和13.0。[结论]果类蔬菜藤茎热解炭化产物作为资源循环资材在温室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CO_2气肥对C_3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呼吸低光效的C3作物,要比低光呼吸高光效的C4作物对CO2需要量高得多。当CO2浓度增加1000mg/kg时,黄瓜、番茄和青椒可分别增产83.28%、69.12%和49.28%,随之CO2浓度的增加,提高了C3作物的光饱和点,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光合作用。同时,又抑制了C3作物的光呼吸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7.
河套灌区引水量限额后节水灌溉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细菌菌株,经平皿初筛,分别筛选出对黄瓜幼苗、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促生作用的细菌11和5株,再经营养钵促生实验筛选出2株对黄瓜、番茄幼苗均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PGPR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所筛选细菌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为进一步构建PGPR广适菌群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9.
曼陀罗浸提液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曼陀罗对蔬菜的化感效应。[方法]用蒸馏水浸提曼陀罗茎段内的有效成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曼陀罗茎段浸提液对番茄、辣椒、苋菜、荆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曼陀罗浸提液可降低4种蔬菜种子的发芽速率,降低番茄和辣椒种子的发芽率;0.2、0.4 g/ml曼陀罗浸提液处理后,番茄和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2%、9.4%和46.7%、34.7%。0.2g/ml曼陀罗浸提液抑制蔬菜根的生长,而对茎的生长却表现出促进作用;0.4 g/ml曼陀罗浸提液对蔬菜根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茎段生长的抑制作用因物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结论]曼陀罗浸提液可抑制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还田,在室内模拟不同量[全量:每亩(667 m2)1.8 t,半量:每亩0.9 t]番茄秸秆和甘蓝叶残体还田,并设置添加菌剂(秸秆腐熟剂、农用酵素)和未添加菌剂处理,测定还田后7、14、21、28、35 d的土壤温度、pH、电导率、有机碳、养分含量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量,探究蔬菜废弃物还田量及配施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还田处理的土壤pH值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配施菌剂处理的pH值变化幅度较小.蔬菜废弃物还田后7 d各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均迅速增加,增加范围为0.55~1.73 g·kg-1.与未施菌剂还田相比,还田35 d后番茄秸秆添加酵素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4.49%、9.30%和5.61%,甘蓝叶残体添加酵素全量还田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达到34.98%.在还田处理期间,番茄秸秆在第21 d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含量达到最大,而甘蓝叶残体还田处理则是在第7 d上升到最大值,并且甘蓝叶残体各还田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含量整体比番茄秸秆还田处理高.蔬菜废弃物配施酵素全量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增加,且两种蔬菜废弃物还田处理的土壤腐殖化程度均在还田第7d达到最大.综合比较而言,蔬菜废弃物配施酵素全量还田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降低还田成本方面效果最佳,更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