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高海拔地区推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既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又可以增加总产量,从而促进高海拔地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保障高海拔地区农副业和重工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西藏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从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流程、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和策略两大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云南高海拔粳稻区水稻生产主要障碍因素,介绍了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效,探讨了云南高海拔地区粳稻新品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回顾大理州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海拔粳稻选育方法,并提出了实现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回顾大理州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海拔粳稻选育方法,并提出了实现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云南高海拔稻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大理州农科所"十一五"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绩,并探讨了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高海拔环境对太子参光合生理的影响,选取高海拔环境和常规栽培海拔环境栽种太子参,定期测定太子参主要光合生理因子指标,分析其差异及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高海拔环境相比于常规栽培环境下的太子参光合效率高。高海拔环境下的太子参在开花后期,净光合速率(Pn)维持在较高水平。由此表明,高海拔环境有利于太子参进行光合作用,在块根成熟期促进太子参根部膨大成熟,提升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从丘北县高海拔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入手,分析高海拔地区的自然优势及蔬菜产业发展状况,为高海拔地区发展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出粗浅的看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大理州高海拔粳稻高产稳产主要障碍因素,回顾总结大理州高海拔粳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情况,介绍了大理州高海拔粳稻高产稳产栽培集成技术及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0,(14)
高海拔地区农业种植的产量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高海拔区域地势复杂多变,农作物的种植大多呈现立体结构。基于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的气候特点,农作物成熟率低,影响农作物产量。对此,本文以提高高海拔地区农作物生产水平为着眼点,分析高海拔地区对农作物产量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为高海拔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云南省高海拔稻区水稻生产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他高海拔稻区引种示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彬  张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510-512
从农业产业及其高技术支撑特性的角度 ,在分析农业产业高技术化内涵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高技术化效果评价方法——邹氏检验法 ,认为经济效益的显著变化可能是技术化的结果 ,也可能是政策、市场等要素变化的结果 ,因此需要借助虚拟变量 ,通过回归分析来最终确定高技术化效果。最后 ,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高技术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贺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597
首先,通过对河南省夏季≥35℃的高温天气偏多和偏少年采用合成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温偏多与偏少年份大气环流的差异,结果表明,6月南亚高压强度尚弱,而7月南亚高压强度相对较强;6月份,高温偏少年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而7月则相反,即高温偏少年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则表现为东撤。另外,高度距平场也有不同特征。然后,采用OLR资料对高温偏多和偏少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从预报的角度对河南省夏季高温天气与前期秋、冬、春季中低纬OLR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一些月份的OLR分布对河南省夏季的高温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三省86份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对其与大豆加工适应性有关的物理性状进行分析评价。为东北三省大豆品质育种及选择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大豆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发芽率较高,蒸煮大豆硬度低,浸泡大豆的完整率高,破皮和破瓣率较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原料大豆的完整率高,障碍率低,黄度值较大,浸泡大豆硬度大,石豆率较低;辽宁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为百粒重大,原料大豆的障碍率高,浸泡和蒸煮大豆的硬度较大,浸泡大豆破皮和破瓣率较高,发芽率、黄度值较低。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杂交方法在龙岩甘薯系列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根据育种目标注重亲本组合的选配,在传统杂交育种中,采用一代甘薯以薯块产量异常突出者选留,二代开始强调品系比较,高世代高指标结合定留,综合性状好者才推荐参加区试的育种方法和思路,“九五”至今选育出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龙岩甘薯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对中国中部地区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结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粮食产量结构、肉类产量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贡献较大的因子,并用时序模型对所研究的系列进行了模拟和预测。中部地区农业结构的现状是:非农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农、牧业为主的产值结构,中国玉米、小麦、稻谷、大豆优势产业带,中国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该区三大区域应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其优势粮食作物、优势牛羊业和优势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高、低温气候特征。[方法]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0~2009年高(日最高气温≥35℃)、低温(日最低气温≤-20℃)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详细分析了高、低气温的时空分布、强度、持续性和环流形势等气候特征。[结果]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东北部沙漠边缘;低温天气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随着气候变暖,高温日数呈弱增加趋势,强度增强;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强度减弱。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低温主要出现在1、2、12月。高、低温天气具有持续性特征,强高、低温大多出现在高、低温持续时段内。高温天气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及影响的区域内;低温天气出现在强冷空气堆积和入侵的区域内。[结论]该研究为高、低温的准确预报和预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不同耐热性品种,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胚乳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日月:受高温胁迫不同品种胚乳保护反应有差异,在高温胁迫后以POD活性差异最大,耐热品种活性明显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SOD活性差异小于POD;CAT活性仅在高温胁迫期间,耐热品种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根系3种保护酶活性与胚乳相比,对高温的反应更为敏感。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种根系保护酶活性比对照上升或持平,热敏感品种比对照明显降低,不同品种SOD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内涵、特征、原理、模式、技术等6个方面,对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讨论。(1)高效生态农业是1991年在国内首先提出;(2)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强调高效、生态、结合;(3)高效生态农业具有生物多、环境佳、结构良、功能强、质量优、效益高、低排放、可持续的特征;(4)高效生态农业增产增效的原理在于充分用地、立体用光、超额用季、多层用水、高效用肥、共生互补、生态减灾、循环利用;(5)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有立体利用型、生物共生型、多业结合型、产业延伸型、科技带动型、环境整治型、资源再生型、休闲观光型;(6)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有资源节约技术、水肥调控技术、生物养地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结构调整技术、能源开发技术、流域治理技术、现代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份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低于3个高油自交系的平均值,差异极显著。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淀粉含量平均值,极显著高于3个高油自交系的平均值。按生育性状,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同3个高油自交系的生育期相近,都能适应当地种植。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分析,XGY003、XGY047、XGY070三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与3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性状有差距,但差异不显著,基本上符合高油玉米自交系的要求,可以直接与其它高油自交系或普通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大部分的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没有常用的3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优良,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水稻高产研究的意义及目的,探讨了近年来水稻高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影 响水稻高产的内在及外在因素,提出了制约水稻高产技术推广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提高水稻高产的研 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