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介绍了目前在海南省菠萝蜜上发生的6种主要病虫害,炭疽病、花果软腐病、蒂腐病和榕八星天牛、桑粒肩天牛及黄翅绢野螟,以及6种病虫害的症状、病原或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为促进菠萝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对光肩星天牛防效较好的化学药剂,试验选择4种不同药剂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杀螟松乳油200倍液处理和4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处理防治效果较好,幼虫死亡率分别达到了92.75%和81.33%,可在林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跃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66-4167
[目的]筛选防治星天牛的理想药剂。[方法]在星天牛成虫羽化初期用药,研究15%吡虫啉微胶囊剂、50%杀螟硫磷EC、80%敌敌畏EC对多年生三角枫、柳树等树木上星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15%吡虫啉微胶囊剂在树冠和主干均匀喷雾对星天牛成虫的防效好于50%杀螟硫磷EC、80%敌敌畏EC。施用15%吡虫啉微胶囊剂4 000、3 000倍液,药后1 d树冠下死亡的星天牛成虫数分别为2.50、4.75头,药后3 d分别为3.50、5.25头,药后30 d对星天牛幼虫的防效分别为89.3%、91.3%,药后60 d对星天牛幼虫的防效分别为91.3%、92.9%。[结论]15%吡虫啉微胶囊剂是防治星天牛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进行不同防治方法对钻蛀性害虫脊胸天牛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40%氧乐果乳油药棉+泥巴对核桃、柑橘的防效最好,第1次药后防效分别为86.95%、83.98%,第2次药后均达到100.00%。40%毒死蜱乳油药棉+透明胶对枣树的防效最差,第1次药后防效为54.69%,第2次药后防效为59.42%。同时还得出各防治方法对钻蛀性害虫脊胸天牛的防治效果与树龄、危害部位、密封材料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10.5%三氟甲吡醚乳油(EC)对园林害虫榕管蓟马的毒杀活性并为其田间应用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成虫48h LC50值为76.62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10.5%三氟甲吡醚EC在140mg/L剂量,药后1、3d时防效显著低于添加助剂赛特胜及400mg/L 40%毒死蜱乳油,而在药后7d其防效提高到79.99%。10.5%三氟甲吡醚EC对榕管蓟马具有较好毒杀活性,通过相应助剂的添加使用适合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双条杉天牛的发生规律,并选用40%氧乐果乳油、40%乙酰甲胺磷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共5种药剂采用废柴油和化学农药的混合液(油药比例为3∶1)喷涂树干的方法,对其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双条杉天牛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幼虫4—6月多在木质部表层危害,是防治的最佳时期。5种药剂中以2.5%溴氰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的防效最好,为喷涂树干法防治天牛小幼虫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选择35%赛丹乳油、5%速杀星乳油、45%扫蚜特1号乳油、2.5%绿色功夫乳油及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在室内大田对苹果绣线菊蚜的防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绿色功夫、速杀星防效较好;在大田吡虫啉、扫蚜特1号及赛丹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薄壳山核桃果用林基地星天牛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星天牛危害程度与树的径级有关,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星天牛危害率;用8%绿色威雷微胶囊水悬剂300倍液喷干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100.0%。  相似文献   

9.
选取3种杀虫剂混配树皮渗透剂进行天牛幼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悬铃木上天牛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树皮渗透剂30倍液+42%噻嗪酮·毒死蜱乳油30倍液的防效最好,药后28 d防效达到了95.2%;树皮渗透剂30倍液+2%甲维盐水乳剂150倍液药后28 d防效为93.0%;树皮渗透剂3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倍液药后28 d防效稍差,为79.8%,与前两种药剂存在明显差异。增加树皮渗透剂稀释倍数,防治效果明显下降。树皮渗透剂具有较好的树皮渗透性,按合适浓度与杀虫剂混配来防治天牛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敌杀星乳油是一种有机磷加菊酯类复配杀虫剂,对茶尺蠖有较高的防效。在茶尺幼虫二龄左右喷施12%敌杀星乳油450ml/ha,其较正防效药后5d可达98.6%。谝经剂与大力士乳油及快杀灵乳油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行道树、防风林杨树采用注干农药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长效内吸注干乳油效果最好,具有传导快,杀虫效果好,残效期长的特点。长效内吸注干乳油防治结果:行道树罩笼接虫,成虫死亡率达92.9%,室内饲喂注于后的枝条,成虫死亡率达99.9%,大面积防风林成虫死亡率达94.7%,总体被害率4.4%,幼虫1~2龄死亡率达89.8%。对比了注干农药和农药涂干的效果,防治1~2龄幼虫注干防效比涂干防效高18.6%。注于农药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兼防其它食叶性和刺吸性害虫。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通过8种药剂对麦蚜的防效试验,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筛选出防治麦蚜的最佳药剂,结果表明:6%吡阿合剂乳油、10%吡虫啉乳油、3%啶虫脒乳油的速效性好;10%吡虫啉乳油、3%啶虫脒乳油、0.9%阿维菌素、6%吡阿合剂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莫吡乳油的持效性好;6%吡阿合剂乳油、10%吡虫啉乳油、0.9%阿维菌素的长效性好。综合评价,6%吡阿合剂乳油、10%吡虫啉乳油的防效最好,其速效性防效在98%以上,持效性防效在98%以上,长效性防效在50%以上,3%啶虫脒乳油、20%苦皮藤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9%阿维菌素和7.5%莫吡乳油处于中间水平,以上药剂的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13.
自流式树干注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 :在同种剂量下 ,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两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对供试的 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 ,以天牛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最高。并对天牛敌以不同的注药剂量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进行分析 ,得出其防效与单位胸断面积注药量呈对数关系。回归方程为 :P=1 .0 4 65 0 .3 952 lnx。施药剂量 0 .5ml/cm2~ 0 .7ml/cm2 为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吡虫啉乳油原液、3%高效苯氧威原液、45%杀螟硫磷乳油原液3种药剂,采用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光肩星天牛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3%高效苯氧威1.0 mL.cm-1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垂柳天牛发生危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45-2045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在徐州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蛀洞凿隧道造成危害。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注洞防治,防治效果达80%~9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农药氯*阿乳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以及对瓢虫柄腹姬小蜂的影响.室内毒力表明氯*阿乳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3龄幼虫生物活性高于4龄幼虫,并随着药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田间药效表明1000~2000倍液校正防效可达90%以上,瓢虫柄腹姬小蜂蛹羽化率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借鉴前人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基础上,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率先采用“局部熏蒸杀灭法”对光肩星天牛进行了治理.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对光肩星天牛有较好的防效,对于其他蛀干害虫的防治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杀虫剂对果树介壳虫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速扑杀乳油,40%介克特乳油,48%乐斯本乳油对果树介壳虫越冬若虫防效好,在施药后25d防效分别达91.88%、89.77%和77.15%。参试药剂中48%乐斯本乳油、52.25%农地乐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对果树介壳虫初孵若虫施药后15d防效分别为99.44%、98.86%、100%和95.88%,一次使用可有效地控制果树介壳虫初孵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进行小粒咖啡绿蚧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吡虫啉乳油、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40%杀扑磷乳油平均防效均在91%以上,说明它们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7中药剂中药效最好的是5%啶虫脒乳油,平均防效为94.10%,其次是40%杀扑磷乳油,平均防效为92.95%,药效最差的是2%阿维菌素乳油,平均防效仅为54.23%。  相似文献   

20.
几种除草剂对苎麻田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除草剂对苎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苎麻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4 d对苎麻田杂草的综合株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24%乙氧氟草醚乳油、90%乙草胺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防效分别为89.3%、88.5%、83.2%、82.9%;在施药后28 d,对杂草的株防效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而对苎麻田杂草的鲜重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90%乙草胺乳油、24%乙氧氟草醚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其中90%乙草胺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达到87.1%和86.8%,显著高于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