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北方垄作马铃薯薯垄垄形以及薯秧生长特点的调查,设计了薯垄仿形马铃薯杀秧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悬挂装置、传动系统、薯垄仿形刀轴总成和仿形地轮总成等部分组成。针对国内北方垄作马铃薯垄形特点,机具的薯垄仿形刀轴采用直垂、双L和旋耕形3种切断粉碎刀,并配合仿形地轮总成,能够适应国内北方垄作马铃薯的种植特点,将薯秧切断粉碎,并将碎秧抛撒在地面和垄沟内(主要在垄沟内)还田。该机作业过程中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性能测试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马铃薯种植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对施肥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开沟器、播种装置、圆盘培土器和划行器等关键部件设计进行了分析,为从事马铃薯种植机械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洋  刘萌萌  段荣鑫 《农业工程》2022,12(3):95-102
介绍了马铃薯种植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对施肥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开沟器、播种装置、圆盘培土器和划行器等关键部件设计进行了分析,为从事马铃薯种植机械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接2002年第3期第34面)5.马铃薯播种机该机(见图5)由德国克莱姆公司生产,排种机构采用排种链舀种勺结构,排种链速度可调,能适应不同播种间距要求。当舀种勺运行到顶部时自动完成清种,每个种勺上只保留1粒薯种,种箱底部舀(充)种部分设有防卡死结构。八字形滑刀开沟器,保证开沟宽敞、整齐,沟形合理,当在秸秆覆盖地或沙质土壤作业时,还有专用附件,保证不堵塞、沟形好。仿形轮和大圆盘覆土,可以保证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垄形整齐,为马铃薯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该机还配备有20多种专用附件,适合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机具研制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机具 现代农装公司根据马铃薯生产的迫切需求,研制出马铃薯生产全程所需要的主要机具。 一、CPP—XH—2A型马铃薯种植机 该机具由拖拉机后悬挂作业,地轮驱动,一次可完成开沟、投种、施肥、培土、起垅等作业。其主要特点是:同一行内交叉投放种薯,可使马铃薯生长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先进的播种部件实现了精量播种,重播率、漏播率低;行距、株距、施肥量、起垅高度都可方便调节,能够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农机研究所结合该市马铃薯垄作种植特点和农艺要求试制了适合该市土壤结构和种植特点的2CM X-2型马铃薯种植机。该机配套动力为18 ̄20kW四轮拖拉机(带动力输出轴);行距600~700m m;株距180~350m m(可调)种植深度100 ̄150m m(可调);生产率0.4~0.5hm2/h;起垄高度200~350m m(可调)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作业。前置铧式开沟器开沟,中置排肥机构施肥,两侧链勺式播种机构将薯种播于种床。2CM X-2型马铃薯种植机可比常规种植提高生产率20倍以上,作业费用120元/hm2,比人工种植节省生产成本123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张掖市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解决原有的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质量差,出苗率低导致减产的问题,市农机化综合中心根据马铃薯种植区土壤特点、种植模式、种植结构和农艺要求等,通过改善起垄装置和设计仿形排种机构等适应性技术改造,解决了马铃薯播种深度不合格,缺苗断条等问题.也大大提高了马钤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装公司(电话:010-64882275)根据马铃薯生产的迫切需要,研制出马铃薯生产全程所需要的主要机具。 一、CPP-XH-2A型马铃薯种植机 该机具由拖拉机后悬挂作业,地轮驱动,一次可完成开沟、投种、施肥、培土、起垄等作业。其主要特点是:同一行内交叉投入种薯,可使马铃薯生长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先进的播种部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精播机关键部件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项目组研发了适用于在耕整后田地上作业的2BMJ-3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为此,对2BMJ-3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 Works和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播种机的仿形播种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并利用Solid Works中的Simulation模块对播种开沟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耕整后的田地上,播种机仿形播种机构的仿形能力能够满足棉花播种的要求,播种开沟器在工作状态时不会产生屈服现象,能够满足棉花播种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2BQ-27型三七精密播种机仿形开沟器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BQ-27型三七精密播种机存在仿形开沟器对槽内基质高低适应性不强及基质湿度变化较大时仿形能力差的问题,首先从物理结构上对仿形开沟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将仿形开沟装置进行分段处理,共分成7段,每段由4个仿形轮组成,仿形轮直径为150mm,宽度为20mm;在仿形开沟装置上加装弹性装置,仿形弹簧刚度系数k=0.31N/mm,最低伸长量为103.6mm。将改进设计后的装置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仿形弹簧预拉力5.04N、基质湿度在25%时,该仿形开沟装置性能最佳,能够满足三七精密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由于传动速度偏高造成的收获机阻塞和马铃薯损伤问题,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适应学习的设计方法,解决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和分级装袋流动不畅和有滞留堆积问题,提高了收获机的生产效率。为了验证马铃薯收获机优化设计后的可靠性,在不同类型的地块上对马铃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地块类型分别为平播旱地和全覆膜双垄播旱地两种。通过试验测试发现:对传动系统进行改进后,联合收获机对全覆膜双垄播旱地和平播旱地的适应性均较好,各项测试指标均比优化之前好,从而验证了传动系统优化的可靠性,对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改善耕种机的播深控制和排种精度,提高耕种机的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仿真模拟的耕种机播种精度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播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播种参数的优化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利用三维绘图软件UG设计了排种器的零部件,建立了装配模型,设计了精密播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ADAMS软件对排种器排种精度和播种机虚拟样机的播深合格率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得到了精密播种机播深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ADAMS参数优化前后排种精度和播深合格率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优化后的排种器排种精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变异系数小;虚拟样机的播深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播深控制的稳定性较好,播深的控制精度较高,为播种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膜双垄沟相关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精量播种、种植作物收获及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特点及典型机具。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艺、农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发经济高效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全膜双垄沟生产系统高效、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花生播种机穴播器工作过程中播种深度调节过程繁琐的问题,设计一种可根据土壤含水率变化做出相应深度调节的播种装置。通过分析调节过程中推杆机构运动轨迹,明确调节深度与转臂角度变化关系,结合花生播深自动控制系统,使穴播器在机具工作过程中可根据土壤含水率变化实现无级调节。选取土壤含水率范围、设置播种深度、机具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播种深度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并得出回归曲线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控制过程中调节效果良好,土壤含水率范围为14%~17%、设定播种深度为3.5 mm、机具前进速度为4 km/h情况下,播种深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当土壤含水率为15.83%,设定播种深度为3.18 mm,机具前进速度为3.91 km/h时,播种深度合格率为最大值98.19%,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花生种植农艺要求,为花生精准播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陕甘宁地区是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但该地区干旱少雨.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农学专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出一种"早覆膜—膜上穴播"的马铃薯种植模式,解决了播种期土壤水分不足的"卡脖子旱"问题.为此,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分析该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膜上马铃薯开穴、播种、对穴覆土一体机,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玉米播种机电液播深调节装置运动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机在起伏较大的地面工作时播种单体被架空、导致播种深度不合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液播深调节装置。该装置在平行四杆机构处加装了液压缸,用以调节播深。通过对电液播深调节装置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液压缸受力的因素;在ADAMS软件中建立播深调节机构简化模型,采用有限元构件法建立土壤模型,对开沟铲入土过程进行仿真,并以液压缸受力值为目标函数对液压缸进行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开沟铲入土仿真过程符合实际入土情况,确定了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及上-下播深休止状态液压缸伸出量。该研究结果为设计智能播深控制免耕播种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抛扬式膜际覆土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马铃薯联合播种机播深合格率较低、膜际覆土质量差等问题,结合西北旱作区马铃薯机械化覆膜播种特点及甘肃省河西走廊马铃薯机械种植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仿形播种能力的集旋耕、施肥、起垄、播种、覆膜和膜际覆土的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为降低地轮行走过程中对播种深度的影响,利用连杆原理分析确定了开沟器安装于仿形架的位置;为借助EDEM软件优化链勺结构参数,进行了二因素三水平的仿真试验,当链勺最大直径为77 mm,深度为25.5 mm时,取种性能较优;为提高抛扬式膜际覆土装置的覆土质量,通过土壤相对运动计算确定了覆土量;为提高抛扬叶轮的碎土性能,通过计算得叶轮半径为230 mm,起土铲后端高度为70 mm,叶轮回转角速度为4 rad/s。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0.69 m/s时,抛扬覆土式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的合格指数为88.6%,漏种指数为5.3%,重播指数为6.1%,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0.4%,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89.4%,试验指标符合农业行业标准要求。膜际覆土倾角为65.3°,满足甘肃省河西走廊马铃薯种植覆膜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虽是马铃薯的种植和产量大国,但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西南山地马铃薯的种植仍以人力、畜力方式进行。这种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还会造成株距和行距不一致、播种深度不均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大部分以拖拉机为动力的马铃薯播种机因受地形限制又不适于应用。为此,拟研制一种集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于一体的小型手扶式马铃薯播种机,以部分克服西南山地马铃薯种植作业中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该地区马铃薯种植业实现部分机械化作业提供一种新参考和为同类小型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人工种植成本高和生产率低等问题,设计了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机由8.82kW的手扶式拖拉机提供动力,能够一次完成马铃薯的开沟、施肥、播种、起垄等作业。为此,主要对组合式施肥开沟装置、排种链装置、覆土起垄装置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重种指数为5.4%、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2%、作业小时生产率约0.04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设计标准,对提高西南地区的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2CGF-2型甘薯移栽机在京郊地区作业中浇水带苗的技术问题,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切入点,将原有水箱装置改为滴灌带,并对移栽机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改装后移栽机移栽合格率为100.0%,株距变异系数为10.3%,移栽深度平均值为8.7 cm,滴灌带上方平均覆土厚度为3.3 cm,滴灌带铺设位置在薯苗侧下方,侧方平均距离为3.3 cm,下方平均距离为4.3 cm,达到农艺种植指标要求。该机劳动生产率较人工移栽有大幅度提高,且生产作业成本较低,适宜在京郊进行薯苗移栽作业,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