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残膜回收工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引用较详细的数据论述农膜给新疆棉花增产所带来的利益与此同时,残膜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新疆技术人员十几年来为消除残膜危害所作的努力。通过对不同残膜回收工艺及与之相配套机具的特点分析,列举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残膜回收工艺即拔棉秆和残膜回收联合作业的残膜回收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机具。该机具的特点是一机多用,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消除了回收残膜作业时的障碍,残膜回收更加容易,提高了残膜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废旧残膜污染对新疆地区的危害现状,探讨残膜机械回收技术的主要内容、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机具,根据新疆地区的生产实际,从农艺及回收机具2方面,提出理清残膜的合理有效方案,为缓解哈密地区的农膜污染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膜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种植的各个领域,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残膜污染问题严峻。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地膜的应用情况、可降解地膜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残膜回收机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典型残膜回收机具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膜/残膜回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对国内外现有多种地膜/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性能以及适用环境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指出了在可降解或液体地膜大面积推广使用前,应该开发与苗期中耕、秋后整地、秸秆还田相结合的残膜联合作业机,以便在提高机具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残膜遗留量.对于多年累积的残膜,开发具有如焚烧工艺的、可以实现一次清理的回收机具,以避免回收残膜的二次污染,绝对减少残膜在田间的累积.  相似文献   

5.
地膜如不能有效回收,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开展调研、机具选型和合作研发工作,结合当地覆膜方式,大力建设示范点,反复试验改进产品使用性能,为残膜机械化回收提供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6.
残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国内外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现状,论述了我国残地膜回收机具的分类和特点。对典型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为残地膜清理回收机具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疆地区的大面积耕地存在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且干旱缺水的问题,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田残膜污染。本文对新疆地区农田残膜污染程度进行了调研,总结了新疆地区典型机械回收残膜技术装备的优势和缺点,针对新疆地区机械回收残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为新疆地区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优势油料作物,常采用垄作覆膜种植,但收获时遗留在地表的残膜尚无回收机具。为解决垄作区花生残膜污染严重问题,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花生残膜治理的种植模式和收获工艺出发,提出相应的垄作区花生残膜治理方案。同时,购置5款不同收膜、集膜结构的残膜回收机,通过田间残膜回收试验对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的收膜、传动、膜土分离、集膜等工序进行了装备筛选,制订了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技术指标,并对我国垄作花生残膜回收机械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区农田残膜大多为人工回收,部分地区采用机具回收,但因地形特殊,多山多丘陵,现有机具残膜捡拾率较低且数量有限,影响工作进度,劳动力大量浪费。为此,设计了一种残膜吸附实验台,采用SolidWorks软件根据不同工作高度分3种情况进行三维建模、Comsol软件分析残膜吸附装置的最佳电势取值和最佳工作高度,并进行试验分析各项性能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各项性能均达到要求,实验台可高效快速地进行残膜收集,且成本低、工作稳定、安全性高,填补了云南地区残膜吸附实验台的空缺。  相似文献   

10.
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棉花种植模式的多样性及棉农对残膜回收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前期研制的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机进行完善与改进研究。主要对秸秆回收部件、挑膜部件、机架及脱送膜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使机具适应性更强,残膜回收率及生产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棉花种植在南疆地区有重要地位,是南疆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科学使用薄膜覆盖可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但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尚未解决。为此,基于南疆棉花种植区域环境,设计了一款棉花地残膜回收机,对残膜回收的机架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样机进行制作及田间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残膜回收机回收率达到72.4%,可为南疆棉花地残膜回收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国内残膜回收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残膜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残膜回收问题亟待解决。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残膜回收方法,总结分析我国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农田残膜的特点,提出我国残膜回收机械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治理残膜污染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覆膜年限和面积不断增加,残留地膜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目前,机械回收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从对现有残膜机械化回收专利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从申请时间、申请地区、专利权人类型和技术特征等方面阐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残膜回收技术机械化的角度来分析专利失效的主要原因,可以对不同申请主体的专利失效现象进行剖析,更好地理解专利失效背后的原因。结合现有专利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揭膜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新疆地区白色污染和二次污染严重、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拾净率低及残膜无法回收利用等问题,从改变地膜厚度入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揭膜式残膜回收机。该机型采用对辊挤压原理,将传统的搂膜扎膜等收集残膜的方式转变为揭膜卷膜,从而保证了机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收膜过程的连续性。同时,对其关键装置进行了参数设计和运动学分析,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残膜拾净率高达96.8%,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棉区残膜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斌  王吉奎  蒋蓓 《农机化研究》2012,34(5):228-232
针对新疆棉区地膜使用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典型地区的残膜污染现状,指出棉区残膜回收分3个作业阶段。介绍了残膜回收机械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典型机具使用中的优缺点,最后针对新疆棉区现有残膜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弹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与地面接触不充分造成残膜回收率低的问题,通过增设起膜部件,重置拾膜弹齿排布,改进了残膜捡拾装置结构。通过对田间覆膜特点和残膜在起膜杆齿上移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起膜杆齿入土角范围及排布方式。对拾膜弹齿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其在残膜捡拾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和运动轨迹,并确定了残膜不漏挑的条件。依照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起膜杆齿入土角、输膜链耙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残膜回收率和残膜含杂率为响应值,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建立了机具前进速度、起膜杆齿入土角、输膜链耙转速与残膜回收率和残膜含杂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残膜回收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起膜杆齿入土角、机具前进速度、输膜链耙转速;各因素对残膜含杂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输膜链耙转速、起膜杆齿入土角、机具前进速度。应用Design-Expert软件的寻优功能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21km/h、起膜杆齿入土角为30.8°和输膜链耙转速为236r/min时,残膜回收率最大值为91.4%,残膜含杂率最小值为3.21%,田间验证试验表明该参数下残膜回收率为91.2%,残膜含杂率为3.1%,理论值和试验值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7.
典型绿洲区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残膜分布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管理农田地膜。【方法】于2016年9月在新疆典型绿洲区石河子121团对6块覆膜滴灌棉田(应用膜下滴灌年限分别为5、9、11、13、15和19 a)土壤进行取样,研究了样品中的残膜面积和残膜质量。【结果】6块棉田地膜残留密度分别为127.11、215.85、250.63、294.17、327.83和348.83 kg/hm~2,残膜密度以每年16.37 kg/hm~2的趋势递增;残膜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0~15 cm土层内,且面积大于30 cm~2,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逐渐下移到15 cm以下土层内,且这部分残膜逐渐碎裂并均匀分布在土壤20~30 cm土层。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中残膜的数量和密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层土壤中面积较大的残膜在耕作过程中逐年碎裂并向深层土壤下移且均匀分布;同时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在35~40 cm深层土壤中面积和质量较小的残膜呈明显增多的趋势。【结论】新疆绿洲区棉田地膜残留远超国家标准限值,应采用厚度大于0.008 mm地膜,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农田地膜回收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秋收后棉田的地膜回收率低、适应性差、人工卸膜效率低及强度大等技术问题,研制了一种具有自动对行、起膜边、动态仿形搂膜及自动卸膜等功能的立秆式地膜回收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搂膜齿入土角度在20°~30°、搂膜齿安装间距为70mm、作业平均作业速度为7.4km/h的情况下,地膜回收率为90.2%,生产效率可达到5hm~2/h,各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石露  李博  王龙  胡灿  王旭峰 《农业工程》2020,10(12):115-119
为解决新疆棉田残膜污染严重的问题,以新疆两个典型棉花种植地区棉农为调查对象,研究棉农回收处理农用地膜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棉农回收处理农用地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棉农的年龄、文化程度、回收地膜频率和残膜污染的认知对棉农回收处理农用地膜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棉农残膜危害的认知程度对回收处理农用地膜的行为有较大影响。因此,加大残膜污染危害的宣传,建立完善的农用地膜回收再利用综合治理机制,有利于改善新疆棉田残膜污染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