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离体条件下细辛精油对3种棉花病害致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细辛精油对引起棉花病害的3种病原菌(红腐病菌、褐斑病菌、曲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两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为312.70Mg/L;对曲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仅为215.20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阿魏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提取物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抑菌效果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326.46 mg/L,其次是氯仿提取物,EC50为574.88 mg/L,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提取物抑菌效果较差,EC50均超过了1000 mg/L.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阿魏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提取物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提取物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抑菌效果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326.46mg/L,其次是氯仿提取物,EC50为574.88mg/L,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提取物抑菌效果较差,EC50均超过了1000mg/L。  相似文献   

4.
菌核生枝顶孢霉(Acremoniumsclerotigenum)作为枝顶孢属真菌的优势种,其次生代谢产物多样。为了明确其对植物病害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以桃褐斑致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为靶标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6种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PD培养基发酵液提取物对桃褐斑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53.6734mg/L和808.1584mg/L;培养5d的PD培养基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4458mg/L和309.6318mg/L;菌核生枝顶孢霉发酵液对桃褐斑致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对孢子萌发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将其开发成生物源农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顺序提取法,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水6种溶剂对辛夷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提取率最大,为12.06%;石油醚次之,为9.63%。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辛夷6种顺序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辛夷6种顺序提取物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菌丝生长的EC50基本小于1 000 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均在1 300 mg/L以上,说明辛夷各溶剂提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孢子萌发;石油醚、氯仿和去离子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372.15 mg/L和1 318.92 mg/L,229.84 mg/L和1965.50 mg/L以及845.44 mg/L和4 321.80 mg/L。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辽细辛精油对植物病害致病细菌的作用效果,以瓜类果斑病菌为靶标菌,以链霉素等化学农药为阳性对照,采用浑浊度法和抑菌圈法研究辽细辛精油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辽细辛精油对瓜类果斑病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效果不理想,仅当浓度≥2 000 mg/L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否则表现出促进作用;辽细辛精油对瓜类果斑病菌的作用效果不及链霉素和氢氧化铜等化学农药,但与叶枯唑等个别农药的效果相当,且作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6种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5%氰烯菌酯SC和125 g/L氟环唑SC均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建议交替轮换使用,应以125 g/L氟环唑SC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木醋液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及对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 7 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研究其对供试敏感菌株——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的菌体三羧酸循环关键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对 7 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供试敏感菌株——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的抑菌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其 EC50 值为 4.98 μL/mL,在浓度 5.5 μL/mL 时,木醋液对其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率分别达 90.09% 和 95.22 %;经木醋液处理后,黄色镰刀菌的呼吸速率受到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三磷酸腺苷含量降低,二磷酸腺苷和磷酸腺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能荷水平降低,表明木醋液抑制了黄色镰刀菌的呼吸代谢,阻碍了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运行,干扰了其能量代谢,导致菌体细胞功能紊乱。初步探明,木醋液主要是通过破坏菌体呼吸代谢来实现其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酸性电解水对灰葡萄孢菌杀菌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灰葡萄孢菌悬液纯培养及原位培养的杀菌效果,同时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初步探究了其对灰葡萄孢菌的杀菌机制。研究表明,随杀菌时间和有效氯质量浓度的增加,微酸性电解水对灰葡萄孢的杀菌能力明显增强;在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0 mg/L、杀菌处理15 min,以及有效氯质量浓度在30 mg/L、杀菌处理10 min时,对悬液中灰葡萄孢菌的杀菌率均达99. 99%。对用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的灰葡萄孢菌落原位生长状态观察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可以抑制菌落扩生,浓度越高抑生长作用越强,用有效氯质量浓度为3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处理菌落3 d后,菌丝逐渐变暗黄、枯萎,直至死亡,菌落停止生长,推测微酸性电解水可杀灭灰葡萄孢的新生孢子并抑制菌丝生长。通过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可导致灰葡萄孢孢子细胞质壁分离,细胞质溢出,细胞器溶解,细胞皱缩,这可能是引起灰葡萄孢菌无法正常生长繁殖,最终达到杀菌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红肉火龙果采后病原菌分离鉴定与植物精油抑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浙江产区红肉火龙果贮藏期病原菌,筛选出对抑制病原菌效果较好的精油,并验证了该精油抑菌效果。通过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检测,得到了病原菌菌株HS3和HS6。以病原菌18S r DNA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确定两种病原菌为层生镰刀菌和平头炭疽菌。选择6种植物精油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果发现香芹酚精油、肉桂精油及百里香精油在2 000μL/L时对两种病原菌生长抑制率均为100%。采用体外直接接触法和体外熏蒸法,研究了香芹酚精油、肉桂精油和百里香精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发现香芹酚精油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性。无论直接接触还是熏蒸方式,香芹酚精油对层生镰刀菌和平头炭疽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肉桂精油和百里香精油。精油熏蒸处理使接种层生镰刀菌和平头炭疽菌火龙果腐烂率下降,香芹酚精油的效果最优,可作为火龙果贮藏前的熏蒸剂。研究结果可为浙江地区火龙果贮藏期腐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新红49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10-5 μmol/L的MeJA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最佳,5×10-6 μmol/L的MeJA对根长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芽的生长;1×10-5 μmol/L的BR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最高,且此浓度显著促进根和芽生长;激素混合处理中,MeJA浓度为5×10-4 μmol/L和BR为1×10-5 μmol/L处理对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且5×10-4 μmol/L MeJA和1×10-5 μmol/L BR对根和芽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可知,单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和根长、芽长促进效果优于双激素处理,因此,适当浓度的MeJA和BR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南方红豆杉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L25(53)正交试验,采用GA3、6-BA和2,4-D激素,浓度梯度为0、0.25、0.5、0.75和1.0 mgL,测定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研究激素处理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促进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有效激素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1B2C2的萌发率最高,为85.33%;A1B1C1的发芽指数(6.95)和活力指数(19.25)最高;A4B2C5的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为6.04 d。综合分析,GA3 0.75 mgL+6-BA 0.25 mgL对提高萌发率、缩短发芽时间效果最好;除平均发芽时间外,其他各指标的极差值均表现为GA3>6-BA>2,4-D,平均发芽时间的极差值排序为6-BA>GA3>2,4-D。GA3、6-BA对种子的萌发率分别有极显著影响(P<0.01)和显著影响(P<0.05),主效应为GA3>6-BA>2,4-D;GA3、6-BA对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主效应为GA3>6-BA>2,4-D;平均发芽时间的主效应为6-BA>GA3>2,4-D。由此可知,GA3是影响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关键因素,6-BA是促进南方红豆杉种子提早萌发的关键因素,2,4-D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设计田间试验,考察露娜森(500 g/L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露娜森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个处理浓度的防效分别达到86.18%和76.77%,均高于对照药剂的59.90%,且对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为材料,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一定浓度的Ce(NH4)2(NO3)6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当用浓度为0.8%NaCl溶液对小麦种子进行盐胁迫时,溶液中含10mg/L的Ce(NH4)2(NO3)6能够降低盐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说明稀土元素铈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盐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氯苯、硝基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氯苯、硝基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和硝基苯均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氯苯和硝基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小麦对硝基苯和氯苯的胁迫敏感性为根>苗,当硝基苯浓度在50mg/L以上时小麦种子发芽停止。在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0mg/L硝基苯和氯苯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时所对应的硝基苯和氯苯浓度分别为25mg/L和50mg/L;丙二醛含量达到最高时所对应的硝基苯和氯苯浓度均为25mg/L。  相似文献   

16.
雷琼 《农业工程》2022,12(8):131-134
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SC、15%茚虫威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4%甲维·氟铃脲ME、10%甲维·甲虫肼S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共6种药剂对陕西省关中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陕西省乾县玉米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防效分别为82.66%、87.09%和94.9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和15%茚虫威SC的防治效果次之;4%甲维·氟铃脲ME、10%甲维·甲虫肼SC防治草地贪夜蛾速效性较好,迟效性较差;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防治效果最差。生产实践中预防草地贪夜蛾,建议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或15%茚虫威SC。   相似文献   

17.
朱梅  张天彤  栗昕羽  陈雷 《农业工程》2021,11(6):123-130
从植物光控发育角度出发,研究基于新型荧光粉封装的远红光LED灯辐照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利用(Y,Gd)3(Ga,Sc)5O12:Cr3+远红光荧光粉封装LED器件作为直接光源,将LED芯片发射450 nm蓝光转化为峰值波长为730 nm的远红光,应用对比试验,观测远红光LED辐照和普通白光辐照两种光照模式下3个品种水稻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株高、茎粗及干物质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远红光LED辐照后的水稻种子发芽参数得到了显著提高,发芽势提高了6.38%~16.20%,发芽率提高了2.81%~10.33%,发芽指数提高了24.12%~30.84%。远红光LED辐照亦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根长、株高、茎粗增长速率提高了3.01%~22.96%、14.58%~14.68%、14.50%~14.74%。干物质量増幅约为2.22%~6.06%。新型远红光辐照是提高水稻种子萌发效率和幼苗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硝基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4-硝基氯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氯苯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硝基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当2,4-二硝基氯苯浓度为2.0 mg/L以上时,小麦种子停止发芽。硝基氯苯胁迫促使小麦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增加,在小麦幼苗受到轻微胁迫时,POD活性会有所提高,增加作物对胁迫的抗性作用;在低浓度下,硝基氯苯对小麦幼苗的伤害还突出地表现为丙二醛(MDA)的高度累积,其对小麦幼苗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生长初期。  相似文献   

19.
石仙桃为治疗头痛药品的主要材料来源,针对其种子萌发的研究可为制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以成熟度为150 d优质石仙桃荚果为外植体,探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激素和附加物建立再生体系对石仙桃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仙桃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NAA 0.1 mg/L+KT 0.5 mg/L+蛋白胨1 g/L;原球茎诱导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KT 0.5 mg/L+NAA 0.5 mg/L+蛋白胨1 g/L;假鳞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蛋白胨1.5 g/L+香蕉泥40.0 g/L+土豆泥40.0 g/L+花宝1号1.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