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荃9优220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优质抗稻瘟病香型不育系荃香9A与抗稻瘟病恢复系苏恢22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此组合有着适应区域广、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等优点,2020年、2022年先后2次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荃9 优475 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籼粳交恢复系苏恢475 为父本,以香型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荃香9A 为母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2022 年11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九优2117是用荃9311A作母本、雅恢211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6016。2018-2020年北京金色丰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m以下地区对九优2117进行种植、观察和总结,其株叶形态好,叶片直立,分蘖好,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深受种植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荃优全赢丝苗是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荃9311A作母本、全赢丝苗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211。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江中下游中籼稻主要种植区对荃优全赢丝苗进行了多年多点高产栽培示范种植,其生育期适中,分蘖好,抗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深受广大种植户好评。将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供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农民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阳光98的主要特点及栽培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98是漯河市阳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广适、早熟耐密、可机收等特点,于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26。因其表现优异,目前已被安徽荃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独占经营。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分 主导品种 水稻(30个) 一、长江中下游稻区 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还适宜在云南、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6,(3):36-42
第一部分 主导品种水稻(30个) 一、长江中下游稻区 T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还适宜在云南,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8.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中浙优1号:适宜于在长江流域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荃两优1606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荃211S与自育恢复系YR1606配组的优质高产中籼组合,于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对荃两优1606的亲本特征特性进行介绍,并总结其高产优质安全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021品种名称:荃优153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荃9311A×中恢153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3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2d。株高118.3cm,穗长26.5cm,有效穗数219万/hm~2,总粒数196.2粒/穗,结实率81.7%,千粒重30.4g。  相似文献   

11.
宛棉10号是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宛棉5号xGK22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农业部2007年11月14日公告.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5.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宛98),适宜在河南南阳、江苏(除盐城外)、安徽(安庆除外)淮河以南、湖南、四川、浙江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武运粳27号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209),适宜在江苏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2012年起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较强、穗型大、籽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转色好、米质优,符合高产优质同步的要求,更适应直播稻和机插秧占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80%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洲元9369强筋小麦黄淮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筋小麦洲元9369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种审字2007040号,是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种植项目指定品种,2008年进入河南、安徽两省引种程序,适宜种植区域黄淮海及北方冬小麦区。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4,(3):36-42
<正>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4年3月推介发布了农业部组织遴选的2014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3项主推技术,本刊现予刊登。第一部分主导品种水稻(30个)一、长江中下游稻区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世界》2014,(3):59-64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15品种名称:两优8106选育单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1892S×YR106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5d,比对照Ⅱ优838短3.7d。株高116.0cm,穗长24.7cm,有效穗234万/hm2,粒数164.6粒/穗,结实率83.9%,千粒重30.1g。  相似文献   

16.
<正>中原18小麦是由河南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百农矮抗58/豫麦68//98-68组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6020号。适宜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17d,与对照品种偃展4110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势旺,叶  相似文献   

17.
荃粳1A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05B与中作88的杂交后代F6为轮回亲本,再与105A杂交,经过6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粳型不育系,于2016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作物新品种保护中心授权保护,品种权号是CNA20171744.6。对不育系荃粳1A的开花习性、异交性及所配组合的表现等特征特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充分利用该不育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荃科玉900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以自育系Q900为母本、自交系Q69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于2020年5月通过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20201001”。荃科玉900具有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倒和抗锈病等优点。该品种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参加神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产量均居参试品种小组第1位,平均产量9103.5kg/hm2(606.9kg/667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增产7.5%,增产点率100%。  相似文献   

19.
王雪生  冯俊 《种子世界》2014,(10):58-59
<正>武运粳27号系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209),适宜在江苏苏中地区作迟播种植。2013年获得"江苏好品种"称号,2014年入选"超级稻",2014年进入江苏主推品种名录。2012年起在苏中地区进行机插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较强、穗型大、籽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转色好、米质优,符合高产优质同步的要求。根据这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武运粳27号可以在苏中地区机插种植,并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银312S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抗倒性强、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米质优的两系不育系新安S为父本杂交,利用海南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冷灌对育性进行筛选,经8代育成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2018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由银312S配组的品种已有2个通过国家审定:银两优606(国审稻20206178)和银两优3028(国审稻20206177)。对银312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组优势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