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相比,具有较强的产量优势。多年各地生产实践证明,杂交粳稻增产效果显著。目前我国年均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hm^2,籼稻面积在2200万hm^2左右,粳稻面积在780万hm^2左右,而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仅为23.3万hm^2,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0.8%左右。  相似文献   

2.
杂交粳稻在我国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说:“通过扎实的工作,杂交粳稻一定会成为我国粮食新的增长点。”袁隆平介绍,近年我国杂交粳稻种植面积逐年增长。4年前全国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仅20.0万hm^2,2007年增至26.7万hm^2,2008年已增至46.7万hm^2,占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的比例近5%。与此同时杂交粳稻产量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1 种子市场供应情况1.1 计划用种量与计划供种量2012年我市玉米种植面积7.0万hm2、水稻种植面积6.7万hm2,玉米种子需求量210万kg。高寒山区种植老品种3 333.3hm2左右,自留或串换种子10万kg左右,计划用玉米种200万kg。水稻种植6.7万hm2,其中籼稻2万hm2,需用种30万kg;粳稻4.7万hm2,其中杂交粳稻1.3万hm2,需种20万kg,常规粳稻3.3万hm2,需种150万kg。计划调供的种子数量:杂交玉米194万kg,少于计划用种量6万kg;杂交籼稻39万kg,超过计划用种量9万kg;杂交粳稻22.5万kg,超计划用种量2.25万kg;常规粳稻计划用种量83万kg。粳稻种子农民可自留串换,调节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9.67万hm~2,其中粳稻8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粳稻已成为南京市水稻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为了筛选适合南京种植的粳稻品种,给品种选育单位、种子企业提供一个新品种展示的平台,南京市种子管理站于2014年春在南京(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试站组织实施了粳稻新品种展示。10月15日组织省、市、区种子管理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种子生产企业、种子使用者(水  相似文献   

5.
广西藤县是农业经济县,属于双季稻种植地区,随着国家大力增加良种补贴和提高粮食综合直补的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以及一直以来积极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子,优质杂交水稻在全县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0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4万hm2,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3.98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0.22%.  相似文献   

6.
沈明 《中国种业》2008,(2):33-34
我国杂交粳稻经过30多年的研究,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种植面积发展到27万hm^2,占粳稻种植面积的3%。我市杂交粳稻从1999年引种试验示范,不断扩大种植,到2006年种植面积已达到4200hm^2,占粳稻总面积的26.7%。目前。我国杂交籼稻占全国籼稻面积的80%,相比之下,杂交粳稻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几年我市杂交粳稻种植面积稳定在7000hm^2,有希望年新增产优质稻谷500万kg,推进粳稻品种的创新,实现粳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为保障粮食安全和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1河南省杂交粳稻生产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提高粳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河南沿黄稻区开始种植杂交粳稻.当时主要引种了黎优57等品种,到1985年全省发展到1.6万hm^2,新乡、许昌、平顶山、濮阳、开封等地均有种植,杂交粳稻发展达到一个小高潮。但是由于产量优势不强.品质次于常规粳稻品种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杂交粳稻种植面积开始下滑.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杂交粳稻制种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辉 《种子世界》2000,(11):30-30
由于杂交粳稻的米质优良,加上单产比常规水稻增产一成以上,推广过程中受到农户的欢迎,种植面积得到不断扩大。杂交粳稻的制种产量,经过十多年来的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的摸索,已从产种量35kg提高到现在150kg左右,高产田块达到250kg以上,但是杂交粳稻的推广面积,至今还未超过全市种植总面积的20%,综其原因,制种质量的不稳定,是制约进一步发展杂交粳稻制种和生产的因素之一,下面就根据金山十多年来制种的经验教训,围绕提高杂交粳种制种质量的几个技术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葵  许荣明  曹建东 《种子》2003,(1):91-91
随着近几年浦东新区优质米生产发展 ,优质杂交粳稻“寒优湘晴”和“浦优 80 1”新组合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目前“寒优湘晴”、“浦优 80 1”已占我区水稻种植面积 90 %左右 ,带来杂交制种面积大幅上升。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制种产量 ,我们对我区粳稻杂交制种中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如下看法。1杂交粳稻组合的选择与对新杂交组合的要求“寒优湘晴”、“浦优 80 1”被我市列为优质稻推广新组合 ,在我区“寒优湘晴”制种面积较大 ,主要是我们对该组合制种技术掌握比较成熟 ,其制种产量稳定 ,杂交一代米质好 (除垩白度等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作面积和稻谷总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23%和37%。目前,我国杂交籼稻已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 而杂交粳稻仅占稻种植面积的3%左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3年,全国的粳稻面积已达773.3万hm2左右,随着粳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有希望在10年后达到1000万hm2。如  相似文献   

11.
1 越南杂交水稻生产面积及产量水平越南是传统农业国 ,水稻是主体农业作物 ,全国栽培水稻面积为 76 0万公顷 (种植面积为 5 0 0万公顷 ) ,顺化以北地区(越南北方 )水稻栽培面积在 2 6 0万公顷 ,主要在红河下游平原和沿海平原 ,为二季水稻种植区。越南中部沿海平原及越南南方湄公河下游平原地区为三季水稻种植区。据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部劝农劝林局报告 :2 0 0 1年播种杂交水稻 4 8万公顷 ,占北方地区水稻面积的 2 0 .5 % ,比 2 0 0 0年增加 14万公顷 ,其中冬春季 30万公顷。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较大的省份清化省 7万公顷 ,南定省 6万公顷 ,丽安…  相似文献   

12.
万育麟 《种子》1995,(2):44-45
1当前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1.1推广面积停止增长自1985年左右以汕优63为主的一批优良组合推向生产后,全省杂交稻种植面积从1987年开始迅速增长,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达56.6万公顷。从1986年至1992年的7年中,杂交水稻的面积由11.4万公顷发展到566万公顷。这7年的年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14世界种子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具有"绝对优势"。袁隆平介绍,中国杂交水稻海外的播种面积在2012年就达到520万公顷,在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与国外品种相比,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可谓"超级稻"。在越南,由于中国杂交水稻的单产(亩)产达到420公斤,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近66.7万公顷;在美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40  相似文献   

14.
顾根宝  王才林 《种子》2002,(6):87-87,90
菲律宾水稻种植面积在 32 0万~ 40 0万 hm2 ,灌溉区只种植水稻 12 0万 hm2 。产量约 3.4t/ hm2 ,雨育区、旱作区种植的水稻产量在 2 .1~ 1.5 t/ hm2 。菲律宾政府非常重视杂交水稻生产。从 1998年正式开始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认识到应用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 15 %~ 30 % ,在中菲两国政府推动下 ,1999年 9月 14日两国农业部签订合作协议 ,2 0 0 0~ 2 0 0 1年中国赠送 15个杂交水稻品种约 45 0 0 kg,给菲律宾进行试种 ,现将试种情况介绍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者。1 试种基本情况1.1  2 0 0 0年旱季和雨季分别试种 13个和 6个中国杂交水稻 …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 1 5 3 3万 hm2左右 ,约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 ,而产量则占水稻总产的近 6 0 %。杂交水稻生产的高效和持续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1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涵义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 ,就是将杂交水稻种子从品种 (组合 )选育到种子  相似文献   

16.
无锡地处太湖稻区,温、光、水、土等自然资源丰富,具有水稻生产的良好生态条件和区域比较优势,是江苏省单季晚粳稻的优势产业区.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快速扩张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无锡市粮食种植面积不断缩小,2000-2003年平均每年水稻生产面积减少1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杂交水稻推广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水稻推广现状与发展策略徐秋生,吴京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目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产量占水稻总产的60%以上。其中四川省1991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82,56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杂交粳稻甬优1538在南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推广种植,为选育适合南方种植的粳稻提供依据。与传统的常规水稻品种相比,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粳稻产量优势更明显。综合考虑,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地区有必要引进粳稻种植,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的推广,是我省发展水稻生产的一项战略性措施。1976年开始试种,1977年进行多点示范,截至1978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1340余万亩;比种植常规稻增产17.7亿多公斤。1987年全省杂交稻推广面积240万亩,比1986年增加70万亩,是1980年以来年际间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江苏省泗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4万hm2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水稻生产开始向优质型、高产型、食品型方向发展.2011年引进了15个优质粳稻新品种,希望可以选择出适宜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以便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