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超级稻的适宜栽培密度,本文开展了超级稻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稻的栽培密度与稻米产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且栽培密度也会影响超级稻的品质。因此,对于Y两优一号超级稻优质品种来讲,种植密度最好设定为18万蔸/hm~2,最低不能少于15万蔸/hm~2。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现状下,很多农业种植区对于超级稻的优质稻米品种正在不断尝试引进,通过推广栽培超级稻的方式来实现粮食产能提升的目标,促进高产稻米品种的广泛栽培。具体在栽培超级稻的实践过程中,不同的稻米栽培密度将会明显影响超级稻的产能,因而体现了合理设计稻米栽培密度的必要性。通过运用对比试验的方式,应当能够保证栽培超级稻的密度适中,最终达到稻米栽培产能全面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栽培因素对不同类型超级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超级稻机械插秧农艺方案配套提供了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复式裂区(再裂区)试验设计,研究3个因子(施氮量、移栽密度和每穴苗数)对不同类型超级稻品种吉粳88和吉粳102产量的影响。[结果]对于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高产栽培要求较高的施肥、密度和每穴苗数。而对于广适型超级稻吉粳102,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要求适宜的密度、每穴苗数和较少的施肥量。不同肥力条件下不同超级稻品种适宜的每穴苗数不同,低肥力和低密度下,增加每穴苗数可以通过增加每穴有效穗数而提高产量,但在较高的肥力和密度下,如果每穴苗数过高,可能因为群体质量恶化而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免耕超级稻的应用效益、生长发育规律及配套技术,2006—2008年在广西永福县、田东县、玉州区等13个县(市、区)开展了超级稻免耕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与普通稻对比试验、免耕条件下超级稻不同栽培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超级稻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总颖花量大、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比常耕栽培产量提高7.2%-10.8%;免耕超级稻的最高产量可达12361.5kg/hm^2;6个免耕超级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达10746.0kg/hm^2;小区对比试验超级稻比普通稻增产1500kg/hm^2上,增幅达20%以上;超级稻早稻密度为27.0万~30.0万蔸/hm^2,晚稻密度为33.0万蔸/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超级稻施氮量为纯氮180—210kg/hm^2时,节本增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水平及抛栽密度,探索超级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高产群体的结构特征,为超级稻栽培的个体调控和群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超级稻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平塘县生产条件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平塘县水稻大面积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平塘县水稻高产栽培密度宜在15000—16000穴/667m2。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海南省种植的超级稻良种,同时探讨不同品种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的适宜栽插密度,于2004年早造引入苗头超级稻组合进行品种和密度两因素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超级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内涵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因此,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的内涵可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相似文献   

9.
一、超级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内涵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因此,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的内涵可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有利于作物健身栽培,减轻病虫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农田经济效益,获取粮经双丰收。通过对武平县烤烟、超级稻栽培模式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模式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今,农业发展日趋迅猛,栽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中集成技术在超级稻的栽培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使超级稻的产量大大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桂林市是广西主要的粮食产地,以此地的超级稻栽培情况为例,介绍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以期为广西超级稻的栽培提供参考,促进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超级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及播种期、移栽密度、氮肥施用量等系列试验,探索研究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途径。试验研究结果和示范推广实践表明,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超级稻主栽品种、科学安排双季超级稻栽培茬口、合理确定移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科学灌溉和综合防控病虫害,是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当地双季超级稻的主栽品种可选用特优航1号、Y两优1号等;播种期早造以2月18日至2月25日、晚造在6月23日至6月30日播种为宜;移栽密度早造以24万~27万穴/hm2,晚造以27万~30万穴/hm2为宜;目标产量为7.5~9.0 t/hm2的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总施纯氮量以210~2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肥条件对超级稻珞优8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密肥生态条件下超级稻珞优8号的生长及高产群体的结构特征,为超级稻的栽培调控和群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早季,以超级稻珞优8号为材料,进行4个抛栽密度48万株/ha(A1)、60万株/ha(A2)、72万株/ha(屯)、84万株/ha(A4)和2个施氮水平150kg/ha(B1)、225kg/ha(B2)试验,生长期内调查超级稻茎蘖动态,并进行干物质测定及成熟期穗粒结构调查等。【结果】超级稻珞优8号在不同施肥量及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产量差异,以抛栽密度48万株/ha(A1)、施氮水平150kg/ha(B2)组合的综合效益最佳。【结论】生产中,通过适宜抛栽密度、合理施用氮肥和采用“好气灌溉”调节水分是超级稻获得高产的重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超级稻在湖北麻城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普通水稻相比,超级稻表现为株型进一步优化,光合能力强,生产潜力大。根据不同气候、土壤等条件,优化超级稻栽培,对提高水稻产量尤为重要。文章根据多年试验与示范,对超级稻从种至收的栽培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级稻是目前作物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超级稻,回顾了超级稻育种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生态稻区株型模式,进而分析了超级稻的一些栽培特征,最后展望了超级稻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超级稻穗大粒多、叶片直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根系健壮,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优势明显,超级稻栽培根本途径在于“强支撑、扩库容、促充实”。  相似文献   

16.
对甬优15超级稻进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23 cm×23 cm的规格种植,农艺性状表现较优,各经济性状指标协调,每667 m2产量最高,达813.3 kg。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晚造进行超级稻中浙优l号不同抛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适宜的抛秧密度为每667 m2抛2.1万~2.4万蔸,构成产量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密肥生态条件下超级稻珞优8号的生长及高产群体的结构特征,为超级稻的栽培调控和群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早季,以超级稻珞优8号为材料,进行4个抛栽密度48万株/ha(A1)、60万株/ha(A2)、72万株/ha(A3)、84万株/ha(A4)和2个施氮水平150 kg/ha(B1)、225 kg/ha(B2)试验,生长期内调查超级稻茎蘖动态,并进行干物质测定及成熟期穗粒结构调查等。【结果】超级稻珞优8号在不同施肥量及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产量差异,以抛栽密度48万株/ha(A1)、施氮水平150 kg/ha(B1)组合的综合效益最佳。【结论】生产中,通过适宜抛栽密度、合理施用氮肥和采用“好气灌溉”调节水分是超级稻获得高产的重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 针对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特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氮肥的科学施用,群体的合理控制(定苗),病虫的有效防治.其中,氮肥施用是超级稻生长发育调控的核心,掌握了氮肥施用的科学方法,也就掌握了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测苗定量施肥.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出多的特点,但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干物质生产的优势在于抽穗前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在于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的协调增加;3结合产量与各品种光合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看,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剑叶光合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叶面积指数(LAI),而强化栽培条件下则主要与剑叶光合速率(Pn)有关。可见,超级稻品种能否在强化栽培条件下获得高产,关键在于能否在抽穗后构建起高光效群体,生产更多的光合物质确保灌浆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