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肥料对盾叶薯蓣产量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田条件下,进行肥料单因素试验,研究6种肥料对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及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种肥料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薯蓣皂苷元含量及盾叶薯蓣根茎产量。与对照相比,氮、钾施用量对盾叶薯蓣根茎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且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磷酸二铵施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氮、磷、农家肥及磷酸二铵对薯蓣皂苷元含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硝酸钾对含量、产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产地、不同种属黄精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差异为指标,采用酸水解法提取黄精薯蓣皂苷元,用UPLC法测定其含量,为鉴别黄精的不同来源和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回归方程:Y=1.84406e+006X-20 367.7 R~2=0.9980043,线性良好;不同产地、不同种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有明显差异。江西的多花黄精和浙江的多花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多花黄精的需肥规律,为多花黄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置氮、磷、钾3个因子,每个因子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N、P、K含量;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多花黄精的最佳推荐施肥量。【结果】氮、磷、钾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在一定施肥区间内,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2P2K2处理(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160,160,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根茎皂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的N、P、K含量有明显影响,不论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同一处理中植株N、K含量均高于P含量。拟合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知模型拟合成功。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本研究土壤肥力条件下多花黄精产量达14 000 kg/hm2以上及根茎多糖含量达100 mg/g以上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2年生多花黄精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为N 145~167 kg/hm2,P2O5 129~158 kg/hm2,K2O 59~80 kg/hm2,m(N)∶m(P2O5)∶m(K2O)为1∶0.92∶0.4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是安顺不同地区所产多花黄精在品质上的差异。通过收集安顺不同地区所产的多花黄精,运用相应的理化手段对黄精药材折干率、多糖含量以及总皂苷含量进行品质评价。折干率:通过烘干恒重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测定:使用无水葡萄糖作为对照品,使用蒽酮-硫酸方法显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皂苷测定: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合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综合评价得出结论: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有差异,其中,品质最好的产自紫云县和西秀区东关街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温室试验探索了追施腐植酸肥料及生物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及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草莓正常生长所需肥力的基础上追施腐植酸和生物肥,试验设置4 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常规施肥处理)、追施腐植酸肥、追施生物肥、追施腐植酸+生物肥,重复3 次,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腐植酸、腐植酸+生物肥能够显著改善草莓长势,盛果期单果重分别提高了8.85%、14.12%和16.23%;显著降低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烂果病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草莓产量,3 个施肥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70%、10.80%和14.70%;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提高草莓蛋白质含量、草莓Vc 含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草莓游离酸含量,进而提高了糖酸比,改善口感;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 个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0.13、1.51 g·kg-1和1.69 g·kg-1。综上得出,施用腐植酸和生物肥对草莓生长具有积极影响,且2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肥料减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究减量施肥的可行性及减施潜力,为多花黄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肥(CK)、常量施肥(农民习惯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80,180,90 kg/hm2)和减量施肥(氮、磷、钾单量减施分别为常量施肥的33%,67%,100%)11个施肥处理,于采收期(10月下旬)进行采样,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多花黄精地上部分生理指标(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茎叶干质量)、根茎质量及根茎多糖、皂苷含量的变化,不同生长时期的根茎产量研究分别在开花期(6月上旬)、果实期(8月中旬)和采收期(10月下旬)采样,测定根茎干(鲜)质量。【结果】施肥能促进各时期多花黄精根茎生长,多花黄精根茎鲜质量和干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减量33%施氮对多花黄精根茎鲜质量无显著影响,但会导致根茎干质量明显降低;施磷量与产量间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减量67%施磷时各时期多花黄精根茎鲜质量和干质量最大;采收期根茎鲜质量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加,且与常量施肥间无显著差异,各时期常量施肥的根茎干质量明显大于其他施肥处理。磷、钾肥减量33%时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面积、茎叶干质量均与常量施肥间无显著差异;除茎叶干质量外,氮肥减施33%时其余指标与常量施肥间也无显著差异。施肥均能增加多花黄精根茎中多糖和皂苷含量,随氮、磷肥施肥量增加多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磷、钾减施33%时根茎中多糖含量与常量施肥间无显著差异,但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常量施肥。【结论】氮、磷、钾单量减施(与农民习惯施肥量相比)33%时对多花黄精根茎产量无显著影响,减施33%磷肥还可提高干物质在根茎中的分配比例,磷钾肥适量减施有利于提高多花黄精品质,促进多糖和皂苷的累积;基于成本投入及环境效益等综合分析,在重庆地区常量施肥的基础上,氮、磷、钾单量减施33%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3种改良剂对连作川党参生长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土壤改良剂对川党参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以有机肥、微生物肥和硅钙钾镁肥为改良材料,研究不同改良剂对连作川党参生长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微生物肥和硅钙钾镁肥显著提升了川党参叶片SPAD值,增幅分别为41.2%、20.7%和47.4%。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显著增加川党参产量,增幅分别为20.2%和13.8%。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显著提高川党参多糖百分含量,分别增加9.3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微生物肥显著增加川党参炔苷含量,增幅为18.3%。3种改良剂对川党参根际土壤生化性质影响差异较大,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分别提高0.28个和0.14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降幅分别为8.7%和19.9%。微生物肥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降幅为12.0%。有机肥、微生物肥和硅钙钾镁肥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07.5%、23.2%和32.6%。硅钙钾镁肥显著增加细菌丰度,降低真菌丰度,细菌/真菌比例较对照处理提高5 038倍。综上,3种改良剂均可提高川党参光合代谢能力,但不同改良剂对连作川党参生长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显著提高川党参产量,微生物肥显著提升川党参炔苷含量。综合效应分析表明,3种改良剂(施用量)对连作川党参土壤的改良效果依次为有机肥(4 500 kg·hm-2) > 微生物肥(750 kg·hm-2) > 硅钙钾镁肥(750 kg·hm-2)。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光光度法,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皂苷以浓硫酸为显色剂,测定不同品种百合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浓度(x)在10.75~53.7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0.893x -0.123 6,r=0.999 1;葡萄糖的线性方程为y=0.045 7x +0.221 9,r=0.999 2.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于百合中多糖和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优选白花延龄草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花延龄草干燥的根茎为试验材料,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延龄草根和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采用UPLC法测定白花延龄草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采用回流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白花延龄草根茎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含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影响白花延龄草根茎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含量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白花延龄草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80℃。提取温度是影响薯蓣皂苷元提取含量的主要因素,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白花延龄草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含量为0.0791%。  相似文献   

10.
以13年生黄金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以木本泥炭类为原料配制的腐植酸钾、复合微生物肥及土壤调理剂等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堆肥配合基施对梨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含量和风味指数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堆肥相比,堆肥+木本泥炭、堆肥+腐植酸钾、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和堆肥+土壤调理剂等处理对果实单果重与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木本泥炭有机肥显著提高果实总糖和各糖分含量,且堆肥+腐植酸钾和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效果最显著,但各处理对果实有机酸及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用木本泥炭有机肥显著提升果实风味,以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果实风味指数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与酸含量及风味方面综合考虑,黄金梨施用堆肥7.5 t/hm~2+复合微生物肥料3.9 t/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穿龙薯蓣的最佳栽培年限及采收期,对长白山区栽培的穿龙薯蓣产量及不同载培年限根茎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于秋季果熟期之后或春季鞭梢子期之前采收,穿龙薯蓣的产量均较高;5月采集的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最高;2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即可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而3年生和4年生穿龙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远高于2年生穿龙薯蓣。因此,长白山区穿龙薯蓣最佳栽培年限应为3年,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有不同生长年限穿龙薯蓣的样地中,采用遮荫网改变光照强度方法。研究了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动态变化对光强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遮荫对薯蓣皂苷元含量影响较大,遮荫程度越高,影响越显著。短时遮荫增加薯蓣皂苷元含量,遮荫程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遮荫时间过长,导致薯蓣皂苷元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多花黄精不同龄节药材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多花黄精不同龄节药材质量,为其产地采收初加工、分级分类和临床合理用药量的配伍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和四部)测定贵州省六枝特区多花黄精不同龄节的水分、浸出物、灰分和多糖含量,利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不同龄节的质量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灰分以2年龄节最低,为1.38%;醇溶性浸出物以2年龄节最高,为78.04%;多糖以1年龄节最高,为14.65%,1~3年龄节的多糖含量符合药典标准,而4年和5年龄节的多糖含量低于药典标准;黄酮以2年龄节中最高,为1.91%;灰分与药用成分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多花黄精不同龄节的质量排名依次为2、1、3、4、5年。【结论】在多花黄精产地初加工时可将不同龄节进行分级,其中2年龄节为1级,1年龄节为2级,3年龄节为3级。在临床中,可根据多花黄精药材的不同质量进行合理用药量的配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微生物肥及与氨基酸肥配合施用对以蚯蚓粪肥为底肥的冷棚番茄的影响,从而挖掘不同有机肥混合施用的应用价值,以樱桃番茄吉甜一号和中果型番茄黄金番茄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棚番茄生长(指标为株高、茎粗、叶绿素、叶面积)、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单果质量)和产量(指标为坐果率、产量)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以蚯蚓粪为底肥的冷棚番茄生产中,追施微生物肥(MF)只显著提高了黄金番茄坐果—转色期的叶面积和株高,但降低了黄金番茄的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提高了吉甜一号的品质综合评价指数。追施微生物肥结合叶面喷施氨基酸肥(MF+AF)降低了2种番茄的品质综合评价指数。MF、MF+AF处理虽然对番茄的坐果率无显著影响,但却降低了番茄的总产量。综合分析可知,MF、MF+AF处理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不一致,MF处理可提高樱桃番茄吉甜一号的品质,不追施微生物肥和氨基酸肥(CK)可以保障中果型番茄黄金番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评价黔产续断药材质量,以便合理开发利用贵州续断药材资源,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黔不同产地续断药材中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黔不同产地16个药材样品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54%~4.51%和1.37%~4.3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98%(RSD=1.87%)和100.50%(RSD=2.81%).此方法能准确、快速测定续断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可作为续断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用3种林源药材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进行林下复合种植,并与大棚栽培的3种药材进行产量、品质及效益比较。结果显示,大棚种植药材的产量显著高于林下栽培药材,其中大棚铁皮石斛的产量约为林下种植的6倍,大棚多花黄精的产量是林下黄精产量的1.5倍。而林下栽培药材的品质显著高于大棚种植药材,铁皮石斛多糖和黄精多糖分别达39.54%和9.80%。3种药材复合经营的667 m2年均效益达39 228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凯  赢飘  张欣  曹国璠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713-5717
为实现太子参高产优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地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多糖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地连作年限的增加,太子参植株单个茎长、茎粗、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鲜重产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对药材品质中多糖和皂苷含量的综合分析显示,连作2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不同产地黄精的皂苷和多糖成分多样性,为利用化学成分挖掘黄精特异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产地的7种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不同部位皂苷和多糖含量,并对黄精的2种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用部位皂苷含量为1.82%~6.49%,均值为3.23%;楚雄州武定县插甸镇、大理...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烨  赵倩  高科江  邬思文  马云霞  赵杰  吕霜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80-3281,3285
[目的]探讨滇重楼(RHIZOMA POLYGONATI)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不同。其中,3、4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低;5、6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升高,但6年生的含量略低于5年生;7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骤升,且升幅最大。[结论]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不同,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不同需要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施肥对半夏生长状况、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半夏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主要针对过磷酸钙的施肥水平进行研究,按施肥量和用种量的配比设4个处理,收获后测定产量和主要成分含量,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半夏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施肥水平对半夏的生长影响差异不明显,对半夏质量影响差异明显。肥料1和4的半夏产量、净增重和增重率之间的差异不大,但明显高于肥料2和3;不同施肥水平半夏药材的水分、灰分、水浸物含量和总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肥料1和肥料3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高于其他2个处理。[结论]施用过磷酸钙对半夏产量和质量影响不明显,因此生产上不使用化肥,以农家肥作底肥就能满足半夏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