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丛枝菌根(AM)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菌丝与高等植物营养根系形成的一种联合体。它既具有一般植物根系的特征,又具有专性真菌的特性,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1989年Harley根据参与共生的真菌和植物种类及它们形成共生体系的特点,将菌根分为7种类型,即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内外菌根、浆果鹃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欧石楠类菌根和兰科菌根。其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对植物有广泛的侵染性,80%以上的陆生植物以及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可形成这种菌根…2。在许多植物上丛枝菌根都被证明能促进植物对P,K,NCu,Zn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品质,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增强植物对于干旱、寒冷、盐碱的抗性,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菌根生物技术在解决土壤干旱贫瘠,矿区废墟复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合理利用资源以及荒山造林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AMF)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能够与陆地80%~90%的维管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产生的地下菌丝体网络连接着植物根系、土壤及根际微生物。目前,丛枝菌根真菌被认为是提高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工具。该文从石油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的帮助及与其它微生物及物质共同作用提高石油修复效率等方面做以阐述。未来研究方南有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并选择针对不同石油及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组合,并建立组合库;(2)利用分子手段及基因工程等技术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石油的降解或者提高宿主植物对石油的耐受性或降解等机制等;(3)关注菌丝际生态功能区,以“共生功能体”的概念入手深入挖掘,探究植物、根际及菌丝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期对未来修复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经低能离子注入后,考察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然后建立蒺藜苜蓿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并对根的侵染、孢子产量以及根外菌丝的生长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的离子注入能刺激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高剂量的离子注入则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不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与蒺藜苜蓿建立共生关系。[结论]可以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改良;该研究为提高豆科牧草抗逆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东矿区天气干旱、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特点,利用矿井水回灌植物,通过在植物根际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矿井水回灌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对根际土壤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利用矿井水回灌玉米3个月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玉米干质量比对照组高出3 g/株;试验选择的丛枝菌根真菌和玉米保持较高的共生关系,强化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使玉米根系侵染率、菌丝密度分别达到76%、2.8 m/g;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玉米植株氮、磷、钾的含量,有利于根际难溶矿质元素的活化,且玉米根际土壤中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大多数植物能够建立互惠共生体系,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AMF与植物共生可促进矿质养分活化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改善植物营养状况。AMF与植物共生加速了玄武岩、长石、花岗岩、磷酸盐等矿物的风化速度,促进养分从矿物中析出;AMF与植物共生促进了土壤中磷素以及其他矿质元素活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AMF活化土壤养分的机理主要是能形成强大的菌丝网络,菌丝桥传递矿质养分;分泌多种酶类,参与土壤养分酶解;分泌有机酸,降低土壤pH值,活化土壤吸附及固持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调控养分转运蛋白等。AMF活化矿质养分受到矿物土壤类型、菌根真菌和共生植物种类及碳源分配等因素影响。AMF生物技术是显著提高退化土壤生态恢复的一种潜在机制。今后应大力开展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的机制研究,对退化土壤高效菌种进行筛选,加强微生物肥料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AMF能够与宿主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并通过菌丝更为有效地获取宿主植物根际的矿质营养,特别是改善植物磷营养状况,进而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竞争力,提高植物抗逆性。一、丛枝菌根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病原物的影响以及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效应,充分发挥丛枝菌根对植物的抗病性,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是广泛存在于林地土壤中、与植物共生的重要的真菌类群,具有多种重要的有益功能。笔者综述了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形态结构、侵染率,及其对茶树在营养吸收、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开展茶树AMF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真菌能与绝大多数植物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水和矿质营养。通过分析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的现象,从胞壁的机械屏障、抗性物质以及位点上的竞争等方面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机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在植被恢复巾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与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多种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增强宿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各种抗逆性能的作用,以及对基质改良和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探讨了丛枝菌根在植被生态重建中的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多数旱地植物共生 ,形成菌根。菌根的形成能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 ,特别是磷素的吸收 ,并增强植物的多种抗逆性 ,从而达到促进植物生长 ,提高产量的目的。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需要在淹水条件下生长 ,而菌根真菌是好氧性微生物 ,在淹水条件下不能形成菌根 ,因而至今还未见到将菌根真菌应用于水稻栽培的报导。但是在旱育条件下 ,能否通过接种菌根真菌 ,帮助秧苗形成菌根 ,培育出健壮的秧苗 ,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这是本试验的目的。在测试菌根真菌效果的同时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细菌肥料的协同关系 ,在试验中加入了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