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祥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耕地面积8万hm^2,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调控下,钟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东阿县以高产创建活动为重点服务对象,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目标任务,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的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为东阿县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1技术路线通过总结2018年高产高效测土配方施肥行动中东阿县农业生态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传统生产管理调查,明确传统生产管理中化肥、有机肥及灌水、降水等环境养分输入特点,以及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已有试验结  相似文献   

3.
《植物医生》2016,(4):10-12
<正>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28日,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传来捷报,滑县连续第七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七连冠”县。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除了领导高度重视外,主要做法是科技兴粮,其中创新植保服务体系是滑县粮食丰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侯晓 《植物医生》2016,(10):11-12
<正>近日,山东聊城市农委主任侯德功做客咨询热线,针对农民朋友普遍关心的各项惠农政策,作了详细解答。现有的惠农政策有哪些?现有的惠农政策有四项。一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二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补贴,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四是对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今年,中央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受菌源充足、品种抗性缺乏、小麦生育进程差异大、抽穗扬花期阴雨天气多等因素影响,今年江苏、安徽小麦赤霉病呈大流行态势,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为此,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把赤霉病防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狠抓组织发动到位、监测预警到位、服务指导到位、统防统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江苏全力打好防控攻坚战,狠抓组织发动到位、监测预警到位、服务指导到位、统防统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按照"主动出击、见花打药"技术要点,全省已累计实施赤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县粮食供需状况及其区域粮食安全,在2009年9月份对陕西省三个粮食生产基地县(富平县、武功县和凤翔县)1218户农户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和储备等现状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县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储备量、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技术等方面在陕西省均居于前列,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调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贵港市港南区作为项目县之一,组织开展了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和桥圩镇整乡推进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此外,还开展了冬种马铃薯+双季超级稻粮食攻关科技试验.项目取得初步成功. 0.67ha示范试验田实现了年亩产粮食1926.01kg,比项目建设目标(年亩产粮食1900kg)增加26.01kg,增幅为1.37%.总产量由三部分构成:一是2010年冬种马铃薯亩均产量3612.57kg(折粮722.51kg),二是2011年早稻亩均产量605.11kg,三是2011年晚稻亩均产量598.39kg.  相似文献   

9.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重心迁移模型、比较优势模型以及统计学和GIS分析方法,探讨了1980-2009年陕西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过程。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生产总体变化显著,粮食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但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将危及区域粮食安全;根据粮食产量高低和生产稳定性特征,将陕西省分为高产低变型(宝鸡、咸阳、渭南、汉中)、低产低变型(安康、商洛)、高产高变型(西安)、低产高变型(榆林、延安、铜川)四个粮食类型区;各地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较大,铜川、西安和商洛粮食紧缺,宝鸡、咸阳、渭南和榆林粮有盈余,延安、汉中和安康粮食基本自给;粮食生产总体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较大,重心移动的阶段性明显,总体呈"北上东进"的移动趋势;各类粮食作物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小麦、玉米和大豆、稻谷生产具有优势的地区分别在关中、陕北、陕南。研究结果以期为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区域粮食生产宏观布局与优化以及农业的结构调整提供较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那么,与往年相比,2016年,我国的支农惠农政策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农民朋友在申报时需要注意什么?变化一"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从试点到全面铺开2015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结构变动及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产量和播种面积两个指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变化及其结构变动趋势。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的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呈波动型增长趋势,基本形成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的生产能力结构,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趋势明显。玉米、大豆具有较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水稻、小麦不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但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效率比较优势。提出了可为东北地区农业结构优化和粮食生产布局借鉴的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今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的形势,提出了切实搞好条锈病等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通知要求各地要把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为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周密安排,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尤其是小麦条锈病重发区和常发区农业部门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立足“早发现、早报告、早部署、早控制,”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供应到位,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3.
《植物医生》2016,(9):12-13
<正>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农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一直以来关心三农、让农业更好地发展,都是我国政府长期践行的目标。20 1 6年,为了我国农业能有更好地发展,国家推行了"三补贴合一"的政策改革。(三补贴: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而且这项改革计划,调整了补贴资金的结构,真正做到了"惠农"  相似文献   

14.
栖霞市苹果生产规模巨大,栽培面积4.3万hm2,年总产12亿kg,收入16亿元。自1994年起,苹果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质量、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方面均居全国第一,是名符其实的"中国苹果之都"。在2001年农业部"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示范基地县"的活动中,我们积极争取了栖霞项目县,项目建设中首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织,加强技术培训和生产管理,制定并落实了"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栖霞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一系列管理保障措施,同时加大抽样检测和执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化肥污染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肥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文中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为例,应用灰水足迹方法,对基于化肥污染造成的粮食生产灰水足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灰水足迹、化肥施用量与灰水足迹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75;水稻生产对灰水足迹的贡献率为56%,所占比重最大,水稻高产地区同时也是高污染地区,并通过国际、国内比较,指出黑龙江垦区降低灰水足迹的空间,为"绿色垦区"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时期.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我们当前农业工作中的中心任务.植物检疫工作是为农业生产和贸易服务的,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抓好、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也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植保技术在西安市小麦高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安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促进小麦均衡增产、增收,植保工作在高产创建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种子包衣、土壤处理、冬前化学除草、注重早春病虫防治、生长中后期"1喷3防"等病虫草防治技术是保障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40a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和价格波动,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利用1971-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探讨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旱涝灾害是影响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主要灾种;1971-2010年间河南省粮食平均灾损为331.3万吨,平均灾损比例为9.6%。因此,加强灾害监测,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对于保证河南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稳定的粮食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河南省29年粮食产量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进步和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主要成分。根据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提出了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和对策,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疆耕地和粮食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收集整理1949—2003年新疆耕地、人口与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用线性回归法预测人口变化趋势。对粮食生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生产不会有更大的影响。提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发展节水农业等挖掘耕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为新疆今后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