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于都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生猪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产业曾几起几落,发展缓慢。近几年来,由于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加上国家扶持政策的支持,各类人员、资金不断涌入生猪产业,使于都县的生猪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生猪产业基本情况于都县地处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交通便捷,农业资源丰富,养猪  相似文献   

2.
<正> 近日,在海南海口市召开的2006年中国生猪产业的峰会上,面对中国生猪产业发展中目前的困境,有关人士提出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助推生猪产业走出价格困境,会上就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避险方式及生猪期货的合约和规则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我国推行生猪期货的前提是了解其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1 有利因素1.1 我国生猪市场规模庞大我国无论在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上均稳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大量的引进和大力的推广国外优良瘦肉型种猪及杂交模式,我国生猪生产性能也得到明显提高;我国生猪市场规模随着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对富川瑶族自治县生猪产业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富川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生猪产业的思想、目标和路径,以及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以促进富川生猪产业快速发展,保障市场供给。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行业,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猪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重要食品。改革开放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和全国一样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白继瑜 《中国猪业》2018,13(8):32-34
生猪产业是山西省大同市传统畜牧产业和主导产业,近年来大同市生猪养殖业处于平稳健康发展状态,饲养总量基本保持稳定。2014-2015年间,生猪市场经历历史低谷期;2015年下半年起市场逐步好转,2016年生猪市场进入高峰期,2017年以来生猪价格较2016年同期略有下跌,整体处于正常利润水平。从目前大同市生猪生产能力看,未来大同市生猪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备是在高端肉品方面,生产能力仍显不足,产品供不应求。目前生猪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械化生产水平仍有待提高、良种繁育能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由此提出了完善规模养殖扶持政策、加大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建设、增强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建立和完善统计信息监测预警机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揭示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供求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从疫病、市场、政府调节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原因;然后以实现生猪健康养殖目标为视角,从提高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生产经营主体决策科学性和市场有效性,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改善政府政策支持方式等方面提出抑制生猪价格超常波动的具体实施策略,推动中国生猪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及其市场需求,并探讨了建立稳定生猪生产需要的稳定长效机制,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长效、稳定发展及维持猪肉市场供需平衡、降低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风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统计资料与典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汉滨区洪山镇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来了探索建立适合洪山生猪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政策引导力度;深入培育生猪市场发展体系,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贡献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震宇 《猪业科学》2014,(12):120-121
<正>信息模糊、信息不畅、信息发布不及时造成了生猪养殖的"盲人摸象"现象,养殖者、专家、市场对生猪产业的发展变化反应不一,生猪养殖业形成了独特的"过山车"行情,谁也掌握不准市场变化的节奏。如何才能做好生猪监测预警工作,使"猪贱伤农,猪贵伤民"的现象不再发生?只有建立全面权威的生猪养殖监测预警体系,扎实开展基础信息收集工作,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科学引导生猪产业有序发展,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9.
盛逖 《中国猪业》2012,7(12):17-20
本文首先从生猪市场产业规模化水平低、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生猪养殖综合成本持续快速上升、生猪产业链风险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政府公共服务投入强度有待提高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生猪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从生猪供给继续大幅增加、生猪需求稳中有降、生猪饲料成本将高位回落三方面分析预测2013年生猪价格将继续下行;最后从完善生猪市场景气指数预警系统、避免在过高价位上过早实施大规模收储措施、成立国有控股企业拓展高端有机猪肉市场、审慎推出生猪期货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态     
<正>江西生猪产业进军俄罗斯市场7月13日,江西万年县生猪产业集团与俄罗斯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合作投资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万年县生猪产业将走出国门。据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显示,万年县生猪产业集团将投资5000万美元,到俄罗斯列兹诺戈尔斯克洲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种植业、畜牧业);俄罗斯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将投资5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正>生猪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生猪及其产品的供需状况,是市场调控生猪生产的重要法则。但是,无序的市场变化直接导致生猪价格暴涨暴跌,进而影响生猪产业发展。同时,生猪价格波动还通过影响其他肉类消费品、食品及其相关产业链,成为推动物价水平变化的重要因子。国内外一些学者,从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原因、区间关系、风险因子、缓解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但以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以来,全球非洲猪瘟疫情严峻。7月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和国家生猪市场等单位主办的全球生猪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越南、欧盟等16个国家和组织的专家及企业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就非洲猪瘟防控及其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全球猪肉市场和贸易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猪有效供给的现实困境与市场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猪肉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生猪有效供给却受到要素投入、生产布局、生产方式、生产效率、疫病灾害以及货币供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加剧了生猪生产的脆弱性。生猪市场供求失衡和宏观经济造成了近年生猪价格的异常波动,危害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生猪市场调控应当进一步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产销对接、提高产业化水平、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努力,以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业内人士称,生猪期货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适时推出我国生猪市场供给对价格的反应滞后现象明显,价格大幅波动,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应针对猪肉市场自身特点,引入生猪期货,帮助引导生猪产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受疫病、市场风险和养殖污染问题等因素的影响,自2006年以来,我国生猪饲养户骤减,生猪饲养量严重下降,存栏明显减少,可繁母猪饲养量大幅下降,仔猪货源短缺,价格居高不下。尽管目前生猪饲养正在复苏,但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在如此背景下,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猪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现状,本文对影响我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粗浅分析,并就如何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昌图县是全国著名生猪调出大县、辽宁省"一县一业"生猪产业示范县,近年来生猪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势头。一般说来,生猪市场长期疲软时,饲养量必然下降,出栏也相应减少。然而,当出栏量减少到某种程度后,即停在某一相对稳定的量不再下降;当市场生猪行情好转时,出栏量便在此基础上又重新开始增长。笔者认为,研究这一现象,有助于正确指导生猪产业。1出栏结构定性分析1.1生猪出栏量现阶段,昌图县生猪生产以适度规模的家  相似文献   

17.
<正>据悉,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9.6公斤/年,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5%。作为畜牧业中最大的产业,生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生猪市场一直缺乏未来价格信号的指导,这也成为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国家生猪市场云南新平市场在水塘镇启动,标志着云南新平市场的生猪交易转型升级。新平县依托国家生猪市场交易平台,在水塘镇搭建"互联网+生猪"模式网络电商平台,打造区域生猪品牌,开启了生猪电商产业。据介绍,国家生猪市场云南新平市场包含生猪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的生猪养殖业20年来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受饲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虽有起伏但总体看来是上涨的趋势,生猪市场经历了猪市"高温"的狂热,也遭受过"过山车"的冲击,笔者通过对河北省生猪市场20年来的观察,从时间、价格、效益方面总结出一些变化规律,以飨读者。生猪市场的价格变化有同其它产业相同的规律,但也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相同的规律和不同特性共同作用在生猪市场,就使生猪市场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回顾河北省20年来生猪市场起伏不定的变化,分析这些特点找出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产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省,当前正着力打造精品畜牧业,为保持和提高吉林省生猪产业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需要提高生猪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