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t基因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蕃茄的问世,至1995年抗虫转基因马铃薯进入商品化生产,次年,抗虫转基因棉花和玉米也进入商品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至2002年的5870万hm^2。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66%,接着依次是阿根廷、加拿大、中国等;种植作物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分别占62%和21%,其次是棉花、油菜等;就转基因的性状而言,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占75%,其次是抗虫作物,占17%。美国自1995年批准转基因Bt玉米的商品化生产后,至今已有玉米、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市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春小麦主要产区.小麦生产一直是我市岭西地区优势作物.1996—1997年种植面积30万hm^2.种植面积约占呼伦贝尔市农作物总面积的30%。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2002年种植面积下降为10万hm^2,已经压缩到极限。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家粮补政策的实施.2004年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回升,达到13.87万hm^2,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15周年,在这一年里,世界各地的数千万大型、小型和资源匮乏农户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介绍,在2010年,转基因作物15年累计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了10亿hm^2,这一数字大体相当于美国(9.37亿hm^2)或中国(9.56亿hm^2)国土总面积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4.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新甫 《世界农业》2001,(4):22-23,42
1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估计达4 420万hm2,比上年增加11%,即增加了430万hm2,其增加的面积约是1998-1999年之间相应增加量(1 210万hm2)的1/4。1996-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25倍之多,由1996年的170万hm2增加到2000年的4 420万hm2。这么快的增加速度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掌握科技知识的农民对种植转基因作物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这5年,种植转基因作物国家的数量增加了1倍多,1996年6个国家,1998年9个国家,1999年12个国家,到2000年增加到13个国家。2 转基因作物在各国的分布 19…  相似文献   

5.
一、有机肥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鄢陵县常年麦播面积4.014万hm^2,年产生秸秆43.2万t;种植玉米3.086万hm^2,年产生秸秆57.8万t;种植豆类作物0.073万hm^2,年产生秸秆0.97万t;种植花生0.065万hm^2。年产生秸秆1.4万t;种植棉花0.534万hm^2,年产生秸秆11.7475t。全县共有年粪尿产量100t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370个。  相似文献   

6.
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万hm^2,主体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种植面积1.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46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59%。钾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864-864
2005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第十年。该年全球共有21个国家的850万农民种植了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据Cropnosis估算,2005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市场价值为52.5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340.2亿美元)的15%,以及全球商业种子市场(300亿美元)的18%。自1996年生物技术作物首次商业性种植以来,10年间其种植面积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参与种植的国家从6个增至21个。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增加了50多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反映出农民对农业生物技术的信任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月7日发布报告称,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8%,达到1.6亿hm2。报告称,去年全球共有29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10个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新增820万hm2,发达国家新增380万hm2,分别增长了约11%和5%。报告显示,201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  相似文献   

9.
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全市有耕地面积37.42万hm^2,其中旱塬地3.74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0%。旱塬地土壤肥沃,生产潜力大,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作物。由于受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影响,麦后复种主要以糜子、养麦等小秋作物为主,复种效益不理想。近年来,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方式,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旱塬冬小麦茬复种西葫芦栽培技术。据调查,从2004年开始,崆峒旱塬区累计麦后复种西葫芦260hm^2,平均收入1.800万元/hm^2,其中,小麦收入0.525万元/hm^2,西葫芦收入1.275万元/hm^2,较复种糜子、养麦等小秋作物增收1.050万元/hm^2,增收1.4倍,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成为各地发展的新兴产业。肥城市抓住机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通过国家OFDC、国际OCIA、欧盟BCS、日JONA认证的有机种植面积已达0.5万hm^2,通过各种认证的无公害绿色种植面积达到1.7万hm^2。在不久前举行的有机蔬菜专家论证会上,肥城被认定为全国县域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作物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