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金凤 《蚕学通讯》2021,41(2):26-28
近年来,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感染引起的血液型脓病在原蚕饲育过程中时有发生,有的原蚕区因为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直接影响到收茧量和制种量,个别原蚕饲养户甚至颗粒无收.为此,我们针对原蚕区的环境及饲养条件,实施了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艳 《蚕学通讯》2009,29(2):32-3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危害蚕业生产较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分析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家蚕养殖业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介绍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强调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对家蚕养殖业的危害。其次,分析了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针对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养蚕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科学选择蚕品种、合理使用药物、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单县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祁德林 《当代畜牧》2013,(27):27-29
家蚕血液型脓病常发于夏、秋养蚕过程中。笔者针对宁洱家蚕脓病的发病规律,从蚕品种、养蚕环境、饲养管理、消毒防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措施,以减少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使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7,(2):22-24
通过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东台市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预防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旨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涟水县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呈抬头趋势,特别是秋蚕发生较为严重.各蚕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少数发病较重的农户损失达25%以上,影响全县蚕桑生产发展和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就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血液型脓病在生产常称为脓病,属病毒病,在蚕区经常发生。近几年东台市许河镇的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病严重的年份部分区域期损失率达10%,少数农户损失超过20%,个别农户损失过半,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我县蚕业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对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进行观察,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大面积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贾亚洲 《北方蚕业》2004,25(2):39-40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蚕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源为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NPV,常潜藏在病蚕尸体,蚕沙,烂茧里,并能扩散污染到蚕具蔟具、大棚养蚕环境中,如果消毒防病技术不当,就可能造成血液型脓病的大量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0.
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消毒剂、添食化学药物、生物制品等3种方法的特性、用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蚕业生产上合理使用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发新型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药物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蚕业》2017,(2):12-13
家蚕血液型脓病一直是秋茧减产、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血液型脓病形成的原因很多。只有注重桑园管理,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及时根据气象环境条件,采取措施,同时按照24天养蚕法饲养好家蚕,才能控制秋蚕期血液型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于永霞 《广西蚕业》2005,42(2):49-50
近来,有许多蚕农来电反映:“养蚕最头疼的是每批五龄蚕都发生脓病,给蚕添食什么药都试过了,不管用”。现就这个问题做一下解答。蚕农说的脓病是指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广西蚕区经常发生的一种蚕病,养蚕户一旦发生这种病,非常难控制,往往出现批批蚕都发生脓病的现象。这里强调要控制住脓病蚕的发生,办法在于防而不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桂蚕N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应用抗病育种技术育成的抗家蚕血液型脓病、抗高温多湿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介绍了家蚕新品种桂蚕N2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饲养成绩表明:桂蚕N2综合经济性状稳定,抗高温多湿环境,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较高的抵抗性,抗病、抗逆性强,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高,丝质稳定,适合在广西等亚热带地区饲养,也可在长江流域夏秋蚕期和华南省区全年饲养,特别是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高温多湿的蚕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脓病清对家蚕NPV、CPV、DNV,只需经4h处理,就能将病毒杀灭;对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浓核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死蚕率及死笼率;使用安全,对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家蚕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家蚕病毒病,始终是原蚕生产的潜在威胁。此类病害一旦发生,不仅导致原蚕生产户减产减收甚至绝收,而且影响制种单位制种计划的完成。笔者在原蚕生产指导工作中的多年防控实践证明,只要切实把家蚕病毒病的防控贯穿于原蚕生产全过程,方法对头,措施得力,有的放矢,是可以化解该病对原蚕生产构成的威胁。1强化消毒防病,扑灭传染病原1.1蚕前彻底消毒实践证明,蚕前彻底消毒,对有效消灭病毒病病  相似文献   

16.
家蚕血液脓病病毒容易经伤口或食下进入蚕体,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更易引起感染发病。要防治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就要从养蚕布局,蚕前、蚕中、蚕后严格消毒,改善饲养环境,加强桑园管理,选采适熟叶,添食抗菌药剂和石灰水等全方位采取防治措施,创造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增强蚕儿体质,切断传染源,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的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特点和规律。提出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目标;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重点是重视养蚕环境的洁净、严格执行家蚕饲养标准、规范消毒用药以及杜绝化学污染物或农药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桑蚕品种审定会通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育种专家吴阳春副研究员主持培育的"野三元(抗)""苏超2号"和"苏豪×钟晔(抗)"3对家蚕新品种审定。"野三元(抗)"是根据江苏省蚕桑生产对抗血液型脓病和耐农药污染蚕品种的紧迫需求,以2008年育成的秋用蚕品种"野三元"为基础,紧紧围绕家蚕耐微量菊酯类农药和抗血液型脓病等关键性状,筛选培育  相似文献   

19.
家蚕病毒性脓病,有血液型脓病和病毒型脓病两种。此两种病毒主要特征是病毒外表有厚厚的多角体膜保护,使一般性消毒药物不能直接把它杀死,从而导致家蚕到大蚕期大批发病,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蚕农经济效益,令养蚕户非常寒心。  相似文献   

20.
汤勤  俞蓉 《广西蚕业》2004,41(3):47-48
目前,农村普遍发生的蚕病,主要有病毒病、真菌病等传染性蚕病,其中僵病、血液型脓病的危害最大,其次是空头性软化病。春蚕期发病较轻,以白僵病、血液型脓病为主,中晚秋大蚕发病普遍,为害较重。病毒病大多在5龄第3~5天大批发病,僵病3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