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80年,在宰后检验中发现三例肉尸全部淋巴结显著肿大,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猪淋巴肉瘤。一、肉尸检验所见:肉尸均显消瘦。腹股淋巴结肿大呈椭圆形,约10×6×5厘米。股前淋巴结肿大呈长椭圆形约12×6×4厘米。颈浅淋巴结背侧组织肿大为圆形,直径约3厘米。胭淋巴结肿大呈圆形,直径约2厘米。髂内淋巴结肿大呈椭圆形:3×2×2有的3×2×1厘米。肾脏萎缩贫血、肾门淋巴结肿大,并有4个肿块呈圆形,直径约2—1厘米。在肾的表面有隆起的肿块似黄豆大。病变淋巴结呈乳白色或灰白色,质地柔软,切面外翻,多汁湿润,失去固有结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一些长有蕨的山区发生牛地方性血尿症,通过27例的肉眼与组织学检查,发现主要损害在膀胱。除患慢性炎症的5例外,肿瘤占22例。病牛年龄在3岁以上,购自山区并有采食蕨的历史。肉眼上,膀胱壁增厚,肿瘤呈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与岩块状,大小不等。显微镜检查,上皮性的肿瘤有乳头瘤,移行上皮癌Ⅰ-Ⅲ级、鳞癌和腺癌;非上皮性肿瘤有粘液瘤、横肌瘤、血管瘤、血管肉瘤及纤维肉瘤等。其中11例为复合瘤,有2~3种类型的肿瘤同在一膀胱上。  相似文献   

3.
我场饲养的1头长白母猪于1990年2月15日产下12只仔猪,其中1只雌性仔猪生下来即见右侧颈部皮肤着生一长带状瘤样增生物。随着仔猪的生长,瘤样物也见增大,但猪生长未受明显影响;断奶后将瘤状物手术切除。肿瘤形态:肿瘤呈长带状,长24.7厘米,宽4.8厘米,高3.6厘米;质硬,乳白色,表面呈脑回样或较细扁平乳头状,无毛生长,  相似文献   

4.
对流行于贵州省的牛膀胱肿瘤的调查表明:本病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长期间歇性血尿。在1570头屠宰牛中检出膀胱肿瘤257例(16.37%)。其中黄牛的检出率高达18.74%,水牛为0.57%。对328例牛膀胱肿瘤进行了病理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分类,并对其中3例作了电镜观察。各类型肿瘤出现的频率依次是:移行细胞癌126例,纤维瘤97例,血管瘤42例,平滑肌肉瘤42例,乳头状瘤30例,腺癌18例,横纹肌肉瘤16例,血管肉瘤12例,纤维肉瘤8例,鳞状细胞癌3例,粘液瘤2例,以及腺瘤、平滑肌瘤和未分化癌各1例。在64个病例中,每例同时存在上述的二或三种肿瘤成分。在28例中见肿瘤组织向淋巴结或/和其他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5.
奶牛皮肤赘生物及阴道瘤在我场常有发生,常规采取手术治疗,容易造成感染,不易愈合。而且操作复杂,手术后恢复期长。于是试用橡皮筋结扎法,结果治愈皮肤赘生物30例,阴道瘤8例,均为一次性结扎治愈,现报告如下:1 材料橡皮筋为商店出售的人用扎头发环状皮筋。2 典型病例介绍2.1 我场四队李××饲养的88342号奶牛,3-5岁,1996年4月7日来站治疗,该牛病变部位在右侧胸下部表皮,长有大小不等赘生物,大的直径为13×15厘米,根部直径7×8厘米,形如蘑菇状,质地坚硬,灰白色,表面溃疡。2.2 我场机关…  相似文献   

6.
治疗家畜肿瘤的方法较多,我们曾应用液氮冻疗肿瘤一例效果显著。1984年7月,临夏县井沟乡农民康××饲养的黑骡子,阴茎前部长一单一肉瘤。圆形,表面光滑,顶部略红,直径约2厘米,高3厘米,基部1.5厘米。主诉,肿瘤初发时似豌豆,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7.
<正> 66年钦州农校畜牧场新购回黑白花和爱沙青年奶牛各一头,有2~3个肿瘤发生于耳根后或肩胛前颈左右侧上部,瘤体呈扁茎形(息肉状),高3~4厘米,宽1.2~1.5厘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瘤是由结缔组织发生的良性瘤,为马、骡、牛常见的一种肿瘤。常发生于头部、眼眶周围及公畜阴茎龟头、包皮(牛常发生在母牛乳房及乳头上)。瘤体大小不一,豆大或核桃大,呈结节或菜花状生长。笔者采用液氮冻疗法共诊治马(骡)68例,牛26例,均痊愈。现将诊治方法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1984年以来,我在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奶牛卵巢囊肿5例,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5例病牛均系成都市郊奶牛专业户所养,年龄最大8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半年,囊肿体积最大约6×5厘米,最小约4×3厘米,3例为单侧卵巢囊肿,2例为双侧卵巢囊肿,5例患牛的膘情均较好。二、治疗过程 (1)西药治疗:黄体酮注射液20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隔一日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次。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牛皮肤上肿瘤样物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其为乳头状瘤。眼观肿瘤呈结节状、猴头菇样,表面光滑或粗糙,质地坚硬,有的有蒂与体表皮肤相连。光镜下,主要为鳞状上皮向上过度生长,形成了单个或多个乳头状突起,瘤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稍大,核染色质丰富,排列整齐,细胞无异型性。  相似文献   

11.
<正> 1974年12月临床切除巨大型海棉状淋巴管瘤一例,大小为:80×75×20厘米,重量120市斤.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病例摘要赣州地区乳牛场水西生产队,34号黑白花乳母牛,年龄6岁,1974年10月份,发现该牛右侧腹部有一肿物,二个月来肿块迅速增大,至12月手术时已达80×75×20厘米.患畜行动困难,卧地不愿起立,高度消瘦,呈恶病质.  相似文献   

12.
神经鞘膜瘤为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该肿瘤起源于神经膜(即雪旺氏鞘)又称雪旺氏瘤。该肿瘤在临床上多误诊为纤维瘤或脂肪瘤行手术切除。1990~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曾遇到5例,其中有2例手术时损伤,有1例造成右上肢终身瘫痪。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8岁~62岁,病史3个月至2年。右锁骨上窝1例、左肘近尺侧1例、左上臂2例、右腘窝靠腓骨侧1例。术前细胞穿刺检查2例,1例疑为纤维组织肿瘤恶变,另1例疑为脂肪瘤。5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鞘膜瘤。1.2病历简介例1:女性,42岁,因右颈部肿物,伴右上肢麻痛2年,于1990年5月8日入院。2年前发现右颈部长有一小块肿块,逐渐增大,伴有右上肢麻胀痛,自己触摸时稍用力即感上臂有刺痛感。查体:右锁骨上窝可触及约5 cm×3.5 cm,呈椭圆形肿块,质中,表面光滑,可推动,按压时感右上肢有麻胀痛。经彩超(因当年本院未引进CT及MR I设备)检查,该肿块约4.2 cm×3.2 cm×3.0 cm,实质性肿物,考虑为纤维瘤。术前诊断为纤维瘤,5月11日上午在颈丛麻醉下行肿瘤摘除术,取右颈外侧入路,再胸锁乳突肌后缘做长约6.5...  相似文献   

13.
在兽医文献中,有关畜禽间皮细胞瘤的报道很少。据Smith(1966)统计六种家畜(狗、牛、马、猪、羊、猫)的8,159例肿瘤中,共发现间皮细胞瘤23例,占0.28%。其中牛比较多些,在1,371例肿瘤中有19例,占1.3%;狗5,854例中仅有3例,占0.05%;猪167例中有1例,占0.6%;马(464例)、羊(129例)及猫(174例)均未发现间皮细胞瘤。家禽中仅鸡有少数病例报告。鸭的间皮细胞瘤则尚未见到正式报告。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头状瘤是奶牛皮肤乳头层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体表各部均可发生,有单处发病或多处发病,发病率5%~7%,目前病因尚不清楚。肿瘤生长快,3个月至半年即有鸡蛋至拳头大小,瘤体凸起于体表,表面角化,表皮开裂,呈菜花样,外观灰色,裂缝深处粉肉色,牛冲撞、爬跨极易擦伤引起出血,形成溃疡或感染化脓,消耗牛的体质,发生在乳房皮肤上,影响挤奶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牛下颌瘤和群带瘤是农村常见的一种疾病。牛下颌瘤和群带瘤的发生 ,是机体在某些有害因素的影响下 ,多发于瘦弱牛或半膘牛 ,这两种肿瘤多属良性、生长较快、热性经过 ,炎症严重、无疼痛感。急性发着时 ,常导致耕牛少食或停食。患此病的耕牛、大多数并发肠炎腹泻等。瘤体形态多呈球状或结节状 ,一般不破溃、不转移 ,多为局部性影响 ,穿刺患部常流黄水和血水脓液。早期治疗可用抗生素类药患部注射、内服抗菌素。晚期或久治不愈者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引流不复发。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 ,治疗下颌瘤和群带瘤 12 8例 ,治愈 12 5例 ,治愈率达 98%。两种…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唾液腺肿瘤十分罕见,Moulton提到了马、牛、猪、狗、猫的唾液腺上皮瘤和马、狗的唾液腺混合瘤。Harvey和Donald把人和动物的唾液腺肿瘤性质分类列为有争论的肿瘤。我们在此报道的是一例颌下腺腺癌。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来,我们试用福尔马林瘤内注射法治疗肿瘤27例,全部治愈。 (一)基本情况:马、牛、驴、骡均有发生,骡较高。以腹股沟及阴筒旁,眼睛周围较多。大小、数量不等。表而多溃破,外观呈菜花样,质地灰白,硬而脆(未作分类鉴定),出血严重,久则造成营养不良,大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10):46-49
结合临床特点,对1例犬睾丸肿瘤进行了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肿瘤组织结构、曲精小管的构造明显,瘤细胞的体积较大,呈多边形,核膜清晰,核仁明显;瘤细胞呈片状排列,瘤细胞分裂相较多,且常见瘤巨细胞。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分析患犬所患的睾丸肿瘤为睾丸精原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我镇公安岭村一头耕牛,开始在右上颌部生一小瘤,仅半年多时间,就长成较大体积,已影响采食.临床检查:该牛食欲、胃肠蠕动、心跳、呼吸、体温等均无变化,只在右上颌部长一肿瘤,肿瘤明显分基、颈、体三部分。基部面积长10厘米,宽7厘米。颈长8厘米。长宽各15厘米。用16号针头穿刺,流出少量血并带有脓计,瘤的下部已磨破。手术治疗:(1)对病牛采用六往栏站立保定。(2)术部用温肥皂水洗涤干净,5%碘配消毒,再用酒精脱碘,然后用普鲁卡因基部局部浸润麻醉。(3)手术在基部切除,用烧好的烙铁边切边止血。手术后半年追访,已愈好无…  相似文献   

20.
武警某基地的1头德国牧羊犬因甲状腺癌引发淋巴肉瘤死亡.由于该病例比较罕见,现将诊断及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一、病症及治疗 2005年3月6日,从德国引进的1头3岁种公犬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精神沉郁、不食、体温40.5℃.颈部明显肿胀,触诊在咽下部有呈"V"型对称的质地较硬的肿胀块两块,大小为3×2×8厘米,在其喉头的正下方,有一鸡蛋大小的圆形肿块,疼痛不明显,穿刺肿块无液体穿出,犬口内流涎明显,初步诊断为唾液腺炎.经使用大剂量青霉素进行输液治疗两天后,症状明显改善,触诊咽喉正下方的肿块消失,病犬食欲及精神恢复正常,但咽下部的"V"型肿块仍然存在.继续使用各种抗生素进行输液两周,病犬基本康复,但咽下部肿胀块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