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正魔芋属于天南星科植物,经济价值显著,是陕西汉中山区的一种特色资源。但是魔芋软腐病一直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引起,防治难度大。生产中魔芋软腐病有两个主要来源途径,即种芋带菌或土壤带菌。现随着汉中市魔芋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种芋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因此,对种芋进行消毒处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此,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处理药剂进行筛选,以期找到对种  相似文献   

2.
魔芋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害种类及主要病害发生特点1.1病害种类调查经现场调查与室内鉴定,魔芋病害有魔芋软腐病,魔芋白绢病,魔芋根腐病,魔芋枯萎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病毒病,魔芋轮纹斑病,魔芋炭疽病,魔芋线虫病,魔芋白纹羽病,魔芋紫腐病,魔芋叶烧病。其中魔芋软腐病、根腐病、枯萎病、白绢病等为当前主要病害。1.2主要病害发生特点①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造成危害,是造成魔芋倒苗及贮藏期烂种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危害特点为出苗期芋尖弯曲,或叶片、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有…  相似文献   

3.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又名蒟蒻,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魔芋是唯一大量富含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1],其含有的葡甘聚糖具有优越的保健价值,鉴于目前人们对减肥、减脂需求的日益增长,魔芋的市场潜力巨大[2]。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魔芋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长期采用分株、切块等传统无性繁殖方式,导致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长,种性退化严重,加之大面积种植过程中病害严重,尤其是软腐病、白绢病等大面积流行,导致魔芋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收,给种芋繁育和魔芋生产带来了巨大风险,严重影响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我国魔芋生产中软腐病和白绢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魔芋生产的发展和产业化开发等问题,我们率先开展了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规律、防治药剂筛选和综合防治等技术攻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完成的"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全面开展魔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种芋带菌为大田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种芋防病技术研究人手,通过反复摸索,在国内率先研究开发出魔芋病害防治药袋,开展了魔芋套药袋栽培防治软腐病和增产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魔芋种芋的消毒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属于天南星科植物,是西部山区的一种特色资源,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但现在魔芋软腐病严重制约着魔芋产业的发展,该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30%~50%,严重的达80%以上,甚至绝收.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引起,在大田中发生严重、防治困难.该病害有两个主要侵染来源:种芋带菌(魔芋新区和老区)或土壤带菌(魔芋老区).而带菌种芋是新区魔芋软腐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因此对种芋进行消毒处理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为此,2003年我们在咸丰县高乐山镇杨泗村用不同药剂对魔芋种芋进行了消毒试验,以期找出对魔芋种芋消毒的最佳药剂和处理方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丽娟 《蔬菜》2016,(9):19-20
为了让芋农科学选择药剂,降低魔芋软腐病发病率,促进芋农增收,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情况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灭菌成、农用链霉素,植物活化液、万寿菊提取液原液、多肽保菌丝蛋白都能增加魔芋的产量,由于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供试药剂对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效果最好的为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7.
软腐病是魔芋的主要病害,其发病症状各地报道略有不同。云南省富源县种植魔芋历史悠久,是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县之一。开展对富源县魔芋软腐病症状和病害传播途径的研究对控制软腐病的发生和指导当地魔芋无公害生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1、病害发生及症状类型1.1大田发病部位比例2003年7~8月,在富源县主要魔芋种植区(老厂乡和富村镇)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病株发病与种  相似文献   

8.
魔芋病害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湖北、湖南主要魔芋产区的病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下:一、五种严重病害一、软腐病1.症状:出苗期展叶前种芋发病为芋尖弯曲,刚露土即展叶,叶柄,种芋腐烂;若叶展开后发  相似文献   

9.
周花 《西北园艺》2023,(9):13-14
近几年,林下魔芋种植兴起,有效缓解了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的危害。然而,林下魔芋种植周期长,商品魔芋产出率低,生产原料不能满足魔芋加工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魔芋系列产品的产出,影响了陕西岚皋魔芋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通过3年调查,初步明确了林下魔芋商品芋产量低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增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模式魔芋种芋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3种魔芋种芋的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探讨魔芋种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林下间作模式植株健壮,产量最高,单位投入居中,产值最高,投产比最高。露地种植模式,随着密度增加,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呈下降的趋势,单位投入增大,单产增加,投产比差异缩小。相近密度的林下模式单芋质量和膨大系数相对较大,林下间作模式的魔芋种芋经济效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魔芋是开县山区传统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随着魔芋加工业的兴起和外销渠道的打开,魔芋生产已逐步由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转入大田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 000 hm2左右.但由于栽培技术落后和品种退化,加之近年伏天高温气候持续时间长,造成魔芋软腐病在我县流行,且年年发生,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0%~70%,成为我县魔芋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深入分析我县魔芋软腐病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对魔芋软腐病的监测、防治及稳定魔芋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腐病和白绢病是魔芋的两种主要病害 ,主要在 6~ 9月流行 ,在我国的各魔芋产区普遍发生 ,危害较重。该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病害的症状、病原及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魔芋多用块茎和根状茎(芋鞭)作种,通常一年一挖或多年一挖,其体积大,皮薄,水分多,组织柔嫩,易受创伤和感染病害,加之留种量大,贮藏比较困难.本文结合云南省魔芋生产现状,探讨魔芋种芋的越冬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新化县是湖南魔芋主产县之一,魔芋精粉不仅畅销全国,而且出口东南亚各国,全县栽培面积1 200 hm2。由于土传病害日渐严重,产量逐年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此,深入产区实地调查,指导生产,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①土壤选择 宜选林中遮荫地或溪边谷地土层适中、土质疏松、肥力中等、排水良好且没有种过魔芋的地块栽培,不宜在土壤瘠薄、土质粘硬、酸性强的黄泥土中种植。 ②种芋选择及处理 挑选重0.2~0.5 kg的芽壮且芽刚萌发、表皮光滑、无病虫害损伤的块茎作种芋,栽种前将种芋晒1~2天,待…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魔芋食品工业的发展,人工栽培魔芋的面积迅速扩大。目前,种植魔芋已成为紫阳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但同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也日趋严重。据紫阳县植保部门调查,危害魔芋较为严重的病害有软腐病和白绢病。现将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席银森 《蔬菜》2000,(6):22-23
魔芋生产是我县重点培植的新产业。由于魔芋特殊的生态习性,栽培中各种病害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据调查,我县魔芋生长中后期的病害以细菌性叶枯病为主,损失减产达3O%左右。为尽可能减轻魔芋细菌性叶枯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益,促进魔芋产业的顺利发展,我们对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病原及症状病原属细菌。为油菜黄单胞菌魔芋致病变种。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数从叶片边缘和叶脉两侧开始,逐渐向内或向外扩展。初生病斑直径约2-3mm,水浸状或出现病健交界不明…  相似文献   

17.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义  张盛林 《西南园艺》2003,31(1):34-35
魔芋 (Elephant-footyam ,Konjac)是天南星科 (Araceae)魔芋属 (AmorphophallusBlume)的草本植物 ,是西南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我国魔芋从 80年代中期起 ,逐渐从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大田成片、形成产业化的栽培模式。然而 ,目前魔芋的规模种植受到“两病”(软腐病、白绢病 )的侵染日趋严重。在一些芋区“两病”的田间发病指数上升 ,有的甚至绝收 ,芋农称“魔芋癌症”、“魔芋瘟”。严重影响魔芋的产量和品质 ,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本文对“两病”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措施作…  相似文献   

18.
魔芋,别名药翦,属多年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魔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在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魔芋病害的发生也不断加剧,尤其以软腐病最为严重,可导致魔芋产量损失30%~50%,甚至80%以上或者绝收,因此如何防治魔芋软腐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耿芋2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珠芽类魔芋。平均产量45 t · hm-2,抗病性好,较当地种植的花魔芋增产近50%,软腐病发病率降低60%。生育期240 d,商品芋精粉葡甘聚糖含量43.69%,粘度14 600 mPa · s,平均出粉率52.8%。适宜西南地区海拔600 ~ 1 600 m的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魔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云  冯小俊 《中国蔬菜》2004,1(5):56-57
湖北省恩施州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在湖北省居第一位,被誉为全国魔芋第一州。2003年全州魔芋种植面积达2万hm^2,总产量40万t,总产值3.5亿元。但是近年来随着魔芋规模化种植,适合魔芋生长的半阴半湿环境诱发了许多魔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且有不断发展蔓延的趋势,发病后产量损失30%-50%,甚至造成大面积绝收。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恩施州魔芋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进行了调查,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病毒病、黄白化病(缺素症),尤以软腐病、白绢病为害最为严重。害虫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甘薯天蛾、豆天蛾,以及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同时对魔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