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乡曾经是放养柞蚕的大乡。多少年来,放养柞蚕一直是该乡农民的主要收入。但由于无序放养,加上放养周期过长,导致柞树老化和蚕场沙化面积达3.6万亩,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从1990年开始,朝阳乡将全乡3.6万亩的沙化蚕场进行死封,栽植麻栎、落叶树和刺槐等替代树种,恢复植被。在退蚕还林,保持水土的同时,广辟财源,增加蚕农的收入,帮助近千户失业的蚕农靠栽植板栗、抚育榛林、养林蛙、林下养鹅和培育中药材等产业致富,户均收入达6000多元,比以往放养柞蚕时高了近一倍。保水土 蚕场面积减半 巧增收 蚕农收入翻番@潘大为…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现有柞蚕场及停蚕后封育的柞树林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现有部分柞蚕场沙化严重,主要表现在植被群落组成单一,柞木灌丛稀疏,层次结构不明显,缺乏草本、灌木层植物,植被覆盖度低,沙石裸露,有机质含量很少。杂木林和封育蚕场枯枝落叶生物量比正在放蚕的柞蚕场提高85.0%、3.5%和182.4%;枯枝落叶的持水量提高118.0%、51.7%和90.5%;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最大含水量均高于放蚕的柞蚕场;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土壤明显高于柞蚕场;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平均含量比正在放蚕的柞蚕场提高49.6%~116.5%,25.0%~100.0%,2.7%~38.4%,对柞蚕场生态效益、柞蚕生产过程以及柞蚕场遭到破坏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柞蚕场的可持续经营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辽宁柞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衰退趋势为切入点,在对岫岩县沙化蚕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培育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沙化柞蚕场定向培育工业原料林、菌材林及炭材林等3种特种原料林技术。并总结了定向培育3种特种原料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甫  祯富 《内蒙古林业》2003,(12):44-45
和林县沙化土地面积103万亩,其中轻度沙化面积28.8万亩,中度沙化面积19.6万亩,重度沙化面积10.4万亩,极严重沙化面积0.7万亩。风沙土地面积43.5万亩,其中有固定风沙土34.6万亩,半固定风沙土5万亩,流动风沙土3.9万亩。目前沙化土地成为全县沙产业开发的一大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岫岩县现有柞蚕场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柞蚕场现状将其分为3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蚕场提出了改造模式,以期为退化蚕场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宁东部山区柞蚕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东山区柞蚕场的发展对策:完善柞蚕业的管理体制,控制放养规模,依靠科学技术改善柞蚕场的生态功能,推广林蚕兼作,改善蚕场景观和生态环境条件,综合规划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凤城市蚕场放养情况和蚕场改造治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沙化蚕场产生的原因,对蚕场造林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为治理沙化蚕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建议性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全县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是盐池自然气候的基本特征。据1983年普查,当时全县沙化面积达539万亩,占总面积41.5%,其中严重沙化面积达200万亩,全县有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沙化土地占全区沙化总面积的21%。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子漫地跑,沙丘比房高是当时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成功之路     
商都县西井子乡人民历经15年艰苦创业,在31万亩风蚀沙化区域筑起了绿色长城。 15年前,西井子乡沙化面积达到13万亩,占仝乡总面积的41%,其中严重沙化  相似文献   

10.
柞蚕寄生线虫是柞蚕的主要害虫之一。我省约有二万多把的蚕场(140万亩柞林),有此虫发生为害。一般受害率达50—60%,重者达80%以上,甚至100%。并有逐年扩延的趋势,是柞蚕生产可虑之敌。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柞蚕寄生线虫的防治研究工作始终坚持同广大贫下中农相结合,到生产第一线搞科学实验,加快了研究速度,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推动群众性科学实验的发展,大打消灭线虫的人民战争,现将柞蚕寄生线虫的防治工作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分析辽东地区柞蚕场的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蚕场分类特征和退化蚕场标准,提出了退化蚕场修复可分为以放养柞蚕为主导利用方向和改造为红松果材林为主导利用方向的两种修复技术措施。其中,二类蚕场可采取补植加密柞树、中刈放拐扩冠、延长根刈周期等措施修复;三类蚕场可采取补植5年生红松一级苗,嫁接后改造为红松果材林的措施修复。  相似文献   

12.
老化蚕场已经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蚕场连作对土壤和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地力下降,土壤沙化。试验表明,长期的超载放蚕,使枯落物还原量减少,林地养分降低,草灌植物因不适应这一环境而退出场地,生物量下降约10%。老化蚕场水土流失严重,2年的观测结果显示,径流量和泥沙携带量都远远超过退蚕区。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阿荣旗鼓励农村林区因地制宜.自主发展,合法开发,科学利用柞树林放养柞蚕,取得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05年阿荣旗蚕茧总产量400万公斤,产值近4500万元,全旗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阿荣旗蚕业生产呈现出以下显特点:一、生态、蚕业建设并重。自2005年元月起,从蚕场林地更新开始,强力推进生态化、园林化建设.强力推行蚕场中刈。使柞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4.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防沙治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是全国土地沙漠化(以下简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林业局1999年组织的普查结果,全区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为6.3亿亩,与1994年普查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增加了2340万亩,年均增加468万亩。还应该指出的是,国家进行的两次沙漠及沙化土地普查,均没有全面反映大面积草原沙化和农牧交错带的农田沙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辽东山区9县(市)的柞蚕业调查,对柞蚕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完善柞蚕场的管理体制,由林业部门直接管理;控制放养规模,实行科学养蚕;严禁在柞蚕场内放牧,制定相应的禁牧措施;柞蚕场内准许沿等高线修建作业道,不准清割灌木和草本地被物;对沙化的三类柞蚕场和二类处于逆向演替的柞蚕场,以及绿色通道两侧实行封山育林的林地,政府应给予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6.
巴彦淖尔市荒漠化土地面积8122万亩,其中轻度荒漠化土地2377万亩、中度荒漠化土地4610万亩、重度荒漠化土地980万亩、极重度荒漠化土地155万亩:全市沙化土地面积3216万亩,其中轻度沙化土地175万亩、中度沙化土地448万亩、重度沙化土地1600万亩、极重度沙化土地993万亩。近年来,当地林草部门实施人工造林、封育、飞播工程,林草植被恢复迅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在实施人工造林过程中,总结出一系列荒山荒沙地造林技术,对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生境条件生存着不同的生物。在每一具体环境条件下,由于环境和植物的长期双向选择,形成该环境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1.乌拉特中旗生态环境特征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西北部,总土地面积3411.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720.0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1.1%,其中严重沙化面积75.0万亩;发展强烈沙化面积175万亩;正在发展沙化面积470万亩;潜在沙化土地面积达163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0.0%。该旗年平均气温3~6.8℃,年均降水量125~275mm,年均蒸发量2032~…  相似文献   

18.
土地沙化是土壤的一种退化过程。气候干旱和人类不合理活动是造成区域沙化的主要原因。土地沙化造成良田被毁、水库淤积,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沙尘天气还影响交通,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我省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的土地沙化敏感区,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318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1.3%;有沙化趋势的土地339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20%,是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沙治沙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好现有林  相似文献   

19.
最近30 a,辽东山区的柞蚕场资源明显出现衰退趋势,年均衰退率在0.89%,整个辽东山区的蚕场砂化和退化面积已占23.4%,达1.5×105hm2,水土流失逐年增加,局部地表已出现沟蚀现象。本文通过对现有柞蚕场资源调查,分析了柞蚕场砂化、退化的成因,并就柞蚕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提出了柞蚕业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0.
正宁夏不仅是我国沙化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而且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接力治沙,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沙化土地面积由70年代初的24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686万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土地沙化整体逆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年呈现"双缩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