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稷山县枣粮间作22万亩板枣生产基地稷山县,枣粮间作成绩显著,全县枣粮间作面已达22万亩,比80年代初增长了21倍。稷山传说是后稷的故乡。板枣栽培历史已有4000多年,明时成为贡枣。板枣以含糖高,皮薄肉厚,皱纹少面闻名全国。出口美国、东南亚1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L.)Britt.,又称穗花槐、棉槐、苕条、紫花槐,豆科Lequminosae紫穗槐属Amorpha fruticosa Linn.。紫穗槐为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原产美国。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河  相似文献   

3.
刺槐薪炭林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安市引种刺槐做薪炭林,经与当地产柴量高的矮林柞和紫穗槐作生长对比,单位面积产柴量刺槐是柞林的1.6倍,是紫穗槐的2.1倍。从1980年开始推广营造,1990年已经营造剌槐薪炭林14.9万亩。并且在邻近的通化、柳河、辉南、梅河口等市县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4.
金丝小枣是无棣县的优势资源,据1989年统计,全县枣粮间作面积已达到48万亩,有枣树7.20万株;年产干枣100万公斤。然而,由于地处渤海之滨,干旱少雨,潜水矿化度3.26克/升,不能用于灌溉,加之客水资源匮乏,致使枣树常因土壤干旱,生长衰弱,发育不良,产枣量低而不稳。为解决枣树生长发育期缺水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在柳堡乡刘柳村的枣粮间作地内进行了枣树冠下移植覆膜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青县县委在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提出大种紫槐,大搞绿肥,是“大办农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近年来,经过典型考察、示范推广几个阶段,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到1972年底全县共种植紫穗槐950余万墩。  相似文献   

6.
无棣县金丝小枣基地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棣县是全国金丝小枣的主要产区。本县小枣的栽培方式以枣粮间作为主。发展枣粮间作,不仅能提高农田种植的经济效益,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是改良农田小气候,抗御自然灾害,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手段。为此,我们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就金丝小枣生产基地建设问题撰写此文,仅供决策部门参考。一、自然与社会概况无棣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德惠新河与马颊河下游。北纬37°41′~38°16′,东径117°31′~118°04′。东北部频临渤海。全县总面积296万亩,共辖18个乡镇,561个  相似文献   

7.
<正>涉县地处太行深山区,有人口37万,有林地7.7万hm2,森林覆盖率48%。经济林以花椒、核桃为主,其中核桃果粮间作273万株,按每667m~212株折合面积1.5万hm~2,另退耕还林新建核桃园5333.3hm~2,年产量在450万kg以上;全县栽植花椒2000万株,年产量在250万kg以上,核桃、花椒是涉县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近年  相似文献   

8.
<正> 枣粮间作是枣区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枣树和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为获得粮枣双丰收而采取的一种栽培形式。目前,全区枣粮间作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2万亩,发展到64万亩,栽植枣树870万株。间作方法不断改进,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好处:首先是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在目前水肥不足,管理粗放条件下,仍可收获干枣150—300斤(折款80—150元)粮食200—300斤。  相似文献   

9.
运城地区截止1986年,枣树已发展到400多万株,枣粮间作面积达12万亩,比1978年红枣树株数增长了34.6%,面积增长了33.3%。这说明,枣粮间作有所恢复,现在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其在全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振兴河东经济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发展枣粮间作的好处(一)枣粮间作是建立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促使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枣树和小麦间作,既可合理利用土地,又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秸山县城关  相似文献   

10.
紫穗槐又名绵槐、鼬获、紫花槐、紫翠槐等,是一种多年生豆科丛生落叶小灌木。紫穗槐枝叶生长迅速、繁茂,鲜体产量高,含肥分丰富,人们把它誉为“绿肥之王”。据测定,新鲜茎叶含氮1.32%,含磷0.3%,含钾0.79%。500公斤紫穗槐鲜体肥分含量相当于33公斤硫酸铵、8.25公斤过磷酸钙和7.9公斤硫酸钾的肥分。据调查,每亩施500公斤紫穗槐绿肥,当年可增产粮食50公斤左右。紫穗槐根深叶茂,根系穿插力强,具有良好的固土保坡、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由于根系着生大量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  相似文献   

11.
枣粮间作好     
枣粮间作好沧州的枣粮间作始自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总面积已发展到13.1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栽植区和枣粮间作基地市。沧州市枣树与农作物的间作形式主要有8种:枣树+小麦,枣树+豆类,枣树+山芋,枣树+花生,枣树+蔬菜,...  相似文献   

12.
怀安县地处冀西北浅山丘陵区,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30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81%,生态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83年开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治理建设黄土丘陵侵蚀区。为探索适合本地区的保土经济树种,进行了紫穗槐栽植试验,并获得成功。紫穗槐耐寒、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在黄土丘陵地能很好生长,且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为此,在全县梯田地埂和整地工程中广栽紫穗槐,进行综合开发。1987年以来,全县共栽植紫穗槐4372万株…  相似文献   

13.
景东县1500米以下适合紫胶生产的地带有162万多亩,有钝叶黄檀等20多种优良寄主树种。从1953年至1989年共生产原胶211万多公斤,最高年产达17.5万公斤。目前全县已形成6万亩商品紫胶生产基地,但由于市场疲软必须继续实行保护政策,实行胶粮间作,并加强科学研究开展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怀安县建成4000公顷紫穗槐基地河北省怀安县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注重发展生态农业,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在梯田地埂和整地工程上大搞紫穗槐造林。1987年以来,全县共栽植紫穗槐4025.5万株,折合面积4058hm2,在水土流失治理区形成了14246.67h...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农林间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专题调查,分析了农桐间作、枣粮间作、椿粮间作、楸粮间作、柳农间作等主要农林间作类型的结构和效益,提出了各类型较为合理的间作结构。  相似文献   

16.
枣粮间作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粮间作效益好高春翔河北省大城县农林局大城县是河北省小枣基地县之一,以盛产金丝小枣著名,农民历来就有枣粮间作的习惯。间作面积已达到2万hm ̄2。间作地内连年果粮双丰收。近2年来,每年增加的面积都在4000hm ̄2以上。枣粮间作的好处是:1枣树对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枣粮间作生态经济效益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粮间作是我国枣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枣树的生物学特性,巧妙安排作物茬口、精耕细作,独创的耕作制度。它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光热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产值。为了系统地了解枣粮间作的综合效益,我们受省林学会委托,对金丝小枣的中心产地沧县、献县、泊头市及赞皇大枣的中心产地赞皇县进行了枣粮间作考察,现总结如下: 一、枣粮间作生态效益评价 枣粮间作采取适宜的间作行距和株距,可以为间作农田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农田的抗灾能力,起到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86年起,我们在天水市北道区进行了桐粮间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三年来,采取培训骨干先行、典型示范引路、种研生产结合、技术责任承包的技术路线和“二大一高”、平茬剪梢、抹芽接于等培育良材的技术措施,以公路为骨架、埂渠为肋条,因地制宜,“三边”(路边、埂边、渠边)栽植,自然成网,大搞桐粮间作,完成示范推广面积2500亩,7万株,立木蓄积达3528m~3。辐射十二个乡镇,桐粮间作面积10000亩、30万株;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紫穗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穗槐又名棉槐、紫花槐,豆科紫穗槐属,落叶丛生灌木,耐寒、耐旱性强,但不耐阴,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不能开花结果,甚至不能生长。它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也耐水湿盐碱。紫穗槐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固沙保土性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县枣粮间作面积不断扩大,枣苗供求矛盾愈来愈突出,单靠枣树断根育苗不能解决问题。从1982年开始我们采用将零星散生的枣苗集中归圃培育二、三年,达到一定规格,拿到大田栽植的方法。这个方法,克服了没有枣树不育苗的局限性,为无枣区和少枣区发展枣粮间作,大搞枣树育苗,开辟了新的途径。据1985年7月的普查,全县枣树归圃育苗200余亩。根据这几年的摸索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