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岳松 《新农村》2016,(4):52-53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2012年,农业部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浙江各地陆续开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各地成校作为农民  相似文献   

2.
当前,正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培育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农业专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努力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湟源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果及工作措施,分析指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育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将来"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南京市高淳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本文针对高淳区近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培育体系,提高基层培训能力;探索农业准入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农民兼职种地现象越发普遍。那么,我们必须思考"未来谁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在多种破解种地难题的路径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农业制度建设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扶持农民、富裕农民、发展农民是当下中国必然的选择。扶持农民是在保证农业现代化支撑的前提下,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既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又能通过实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提高农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关键。该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范畴与素质要求,分析了职业农民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形成磁石效应将青年农民留在农村,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对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和"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对泗水县苗馆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湖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培育。各级政府是如何支持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呢?湖南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依托大户组建实训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带富社员等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被誉为"湖南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环节。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是培育对象遴选不精准,二是培育内容和方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三是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不到位。提高农民培训效果要在选准选优培育对象、做优做实培训模式、跟踪服务技术指导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未来谁来种地"成为许多人担忧的事情。未来如何种地?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未来没人种地"?政策好机械化保障种地底线"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很多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里工作、定居。这个问题时常见诸报端。但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国家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摆在我们面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民职业化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根本办法.一是要"三位一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以及有职业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农民.二是要三类协同,三是三级贯通,四是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农村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留守农业生产的大都年大体弱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成为难题。如何解决将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涿鹿县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一、坚持"四个落实",提升培育质量。1、健全组织,落实责任。涿鹿县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劳动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提高,职业农民队伍的打造,正在促使"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日前,陕西省富平县20名职业农民收到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将接受为期三年的全日制高职教育。陕西高校首次招录职业农民,为中央"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精神写下新的注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长期以来水平较低、产业比较效益不高,而这个问题,不仅导致了很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逃离"农业,更关系到"饭碗能否端在国人手里"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难题,亟待求解。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需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通过采取建立农民职业化制度、制定扶持和激励政策、建立农业行业准入制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支持体系、扎实开展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培育一支全职务农、高素质、高收入、得到社会尊重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农业继承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接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立足湖南桃江县实际情况,分析了桃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定西是农业大市,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农机合作社具有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能够有效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增收,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截至2015年,全市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99个,覆盖59.6%乡镇,入社成员943户,服务农户3.4万户,承包(流转)土地2.45万亩,作业服务面积30.05万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根本问题,确保农业后继有人,通过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战略转变。兴业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培育体系,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创新培育方法,鼓励优先整村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培育更多合格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大量农民跨出"农门",农村"三空"化和老龄化问题凸显,"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农村"空心"、农户"空巢"、农业"空壳"是当今不少乡村面临的难题。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7.35%,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大量农民跨出"农门",农村"三空"化和老龄化问题凸显,"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农业,亟需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农业(机)院校要抓住机遇,发挥师资、专业技术和成果优势,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和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严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全面提高务农农民的素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一个历史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农民技能与素质的提升是必备条件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就要大力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