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  相似文献   

2.
荣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生态环境优越,享有"花茶之乡"的美誉,荣县也是"恐龙之乡"自贡市的茶叶主产区,茶园面积占全市的90%,产量占95%。2002年被四川省特产协会评为"四川省花茶之乡",2009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118个重点区域基地县之一,同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29个四川省优势茶叶产业发展县之一(川南优质早茶区)"。一、发展现状茶叶产业是荣县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3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38万亩,良种化率59.3%。全县建立了10个重点茶叶乡镇,2012年全县实现茶  相似文献   

3.
广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静峰 《中国茶叶》2006,28(3):9-10
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8万亩),产量2.48万吨,比2004年同比增长4.5%和2.5%,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第九位。广西“十一五”规划把茶叶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近年来,广西茶叶生产稳步发展,产品结构逐步优化,茶园无性系良种比例达到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前安徽省茶产业问题及对策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茶叶生产大省,茶业是安徽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黄山地区和皖西大别山地区,隶属于中国茶树适生区域的东北部,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茶省,茶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平稳,有利于有效品质因子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现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全省共有12个市的58个县(市区)产茶,涉茶农业人员300多万,生产经营者100余万。现有茶园面积205万亩,其中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园基地认定的160万亩,占90%,无性系良种茶园20万亩,占10%以上。茶叶收入在主要产区占当地农民收入20%以上,重点产区达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6.
遵义市湄潭县茶叶事业局,按照《湄潭县政府关于2007年茶叶产业的安排意见》,提出了今冬明春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4万亩。根据各乡(镇)工  相似文献   

7.
沈华琴 《中国茶叶》2001,23(5):16-16
茶业是浙江省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之一.1999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190.9万亩,但良种茶园比例较低,无性系良种茶园仅16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已成为浙江省茶叶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确保茶树良种纯度和种苗质量,同时最大程度地使种植者有好的收益,建立和管理好采叶养穗兼用母本园尤为重要.杭州市茶科所从60年代起就开始良种选择和繁育研究,先后选育成迎霜、翠峰、劲峰、青峰、霜峰等国家级和省级良种,以及十多个新品系.在兼用母本园的建立及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肖楚 《中国茶叶》2009,31(12):42-42
一、优势 1.茶产业初具规模 贵州省印江县现有茶园9万多亩,茶树品种均为国家级良种,无性系茶园比率为95%以上,可采茶园面积5万余亩,年产茶叶超过2200t,产值1.5亿余元,种茶农户4万多户。有茶叶生产企业35家,标准化茶厂13家。  相似文献   

9.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林 《中国茶叶》2009,31(2):19-20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名列全省前茅。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产茶1230t,产值1.1亿元。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存泽 《中国茶叶》2006,28(3):34-35
大力垦辟茶园,发展优质、高产、早生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是茶叶生产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实现茶叶增效、茶农增收的重要措施。安徽省绩溪县扬溪镇从1994年开始陆续引进无性系良种茶苗,发展早生良种茶同约350亩,茶树长势良好,效益开始湿露。笔者总结多年来新茶园栽茶的实践经验,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属“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1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8万亩,良种率32%。2006年产茶3320吨,产值3.42亿元,主产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睦州云雾及鸠坑毛尖、毛峰等名优茶和炒青等大宗茶,茶叶生产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朱德顺 《中国茶叶》2006,28(6):23-23
高县地处四川省南缘,南有茶园7.4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72万亩,占36.66%。2005年生产各类茶叶3155吨,产值5659万元。茶业是高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2.35万亩,占31.67%,其中实施茶梨和茶林间作的无公害生态茶园2000亩,取得较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500亩,实践证明,实施茶果间作不仅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还能显著提高茶园经济效益,是一项符合经济、环境、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东阳市现有茶园面积2887公顷,其中绝大部分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本地群体种茶园。由于茶园树势老化。品种单一,整体素质较差,直接影响了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东阳市认真贯彻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精神,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树,积极建设良种示范基地并加以全面推广。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698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24.2%。现将多年来茶树良种推广的实践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区生态经济茶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木兰  朱启忠 《茶叶》1996,22(4):8-11
本文系“思茅山区经济与生态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的部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讨了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基础建立的生态经济茶园,开发良种生态名优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发展茶叶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山区茶农科技培训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杨山村全村茶园面积仅80亩,产值3万元。1995年开始该村毛田自然村发展无性系茶园,到1999年底共发展新茶园210亩,到2001年全村共有无性系良种茶园430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14,(2):35-35
正从云南省农业厅获悉,去年在全国茶叶市场价格整体低迷的大势下,"云茶"实现茶叶面积、产量、产值、茶农收入"四增",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达300.75亿元,工农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9.17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1840元,同比增加340元。去年,云南省完成中低产茶园改造48.7万亩,绿色防控25万亩,全省无性系茶园面积达223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  相似文献   

17.
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市委、市政府的的高度重视下,贵州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建设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茶类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茶叶总产量突破万吨,茶叶产值实现了8亿多元,茶叶企业238家,茶叶品牌35个。为做大做优做强铜仁市生态茶产业,提升品牌效益,形成茶叶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全市生态茶产业发展,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总体要求,特提出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建议方案。一、茶叶品牌整合的必要性截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03.35万亩,成为全省第二个百万亩茶叶主产市,无性系茶园面积97.85万亩,占茶园总面  相似文献   

18.
我市现有茶园38万亩,有性系品种的茶园占80%以上,无性系良种茶园则占我市茶叶种植面积的10%左右,严重制约了名优茶的发展和机械化的进程.有性系的茶园大部分在我国建国初期种植的.品种杂乱,树势老化,茶园管理难度大,产量低,鲜叶加工难度大,产品上市迟等缺点,经济效益差.而无性系良种茶树具有品种纯度高、抗性强、成园早投产快、发芽早、发芽整齐、产量高、品质优、适制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宜名优茶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为了充分发挥茶树良种高产优质的特点,将无性系良种茶苗的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位于临海市郊的临海市特产场,是省市级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之一,现有茶园330亩,其中70%以上是以迎霜、福鼎白毫和龙井43品种为主体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近几年来,从茶叶行情、无性系良种茶苗供需情况和特产场的实际出发,选择了部分基础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采叶、采穗两用茶园,取得了成效。一般叶穗两用茶园亩产值比单纯采叶茶园高1200~1800元。 1.叶穗两用茶园的选择 宜选择茶树良种纯度高,长势较健壮,交通方便,待重修剪改造的中产茶园。茶树品种根据茶苗行情决定,近几年多数选择迎霜、福鼎白毫、龙…  相似文献   

20.
许映莲 《中国茶叶》2008,30(6):38-38
江苏省金坛市通过建立茶业三大体系,全市茶叶亩产值比3年前提高了44%;无性系良种茶园持续发展,连续4年换种茶园比例保持在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全市3.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只茶叶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7400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1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800亩茶园通过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