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本试验探索以青贮木薯渣为主饲料肥育肉牛的技术模式,为肉牛肥育场和养牛专业户提供适宜的饲养方案.结果表明,以青贮木薯渣为主,日添加精料2 kg饲喂的牛,平均日增重为0.951 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平均体重为(318.75±26.63)kg的20头南德文×雷琼牛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各处理组饲喂不同日粮,即基础日粮(对照组)、3个试验组用木薯渣按干物质计算分别取代基础日粮中麦麸的7%、14%、21%。各组试验牛日粮的精粗比例为4∶6,日粮按等能等氮配制,日粮综合净能5.8 MJ/kg,粗蛋白为11.5%,试验期54 d。结果表明:在湛江夏季养牛,肉牛处于热应激环境,平均THI达83.21。用木薯渣等量替代麦麸对夏季处于湿热应激条件下的育肥肉牛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7%木薯渣组日平均增重最高,较对照组高8.45%(P>0.05)。各处理组肉牛的血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胰岛素、T4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21%木薯渣组的T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用低比例的木薯渣替代麦麸,能降低夏季肥育牛饲养的增重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替代量占精料的7%~14%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青贮为主,加少量优质青干草进行肉牛育肥。对体重350kg的肉牛每天喂青贮玉米25kg,羊草2kg,玉米面2kg、豆饼1.5kg、食盐50g,日增重可达1.2kg以上。应用玉米青贮育肥,要让牛有一个适应过程,喂量由少到多,习惯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葡萄渣对肉牛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用葡萄渣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分析肉牛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变化。试验选择安格斯、西门塔尔牛各30头,平均体重为(283.00±2.47) kg,分为试验A、B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葡萄渣青贮日粮、对照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肉牛全期增重高于对照组16~36 kg,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0~150 g;屠宰后,试验组肉牛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高67 kg(P<0.01)、38 kg(P<0.05),屠宰率、净肉率均分别比对照组高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P<0.05),屠宰率高达65%左右,净肉率达到58%左右;试验组牛肉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剪切力低于对照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以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为主,其中试验组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牛肉中n-6/n-3 PUFA比例在10∶1左右,均低于对照组。综上,当以葡萄渣青贮作为主要粗饲料来源时,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肉牛屠宰后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能明显增...  相似文献   

5.
花生秧青贮饲喂肉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1岁左右、体重250kg左右的西杂生长肥育牛(♂)15头进行饲喂试验。结果对照组平均每头日增重为0.98kg,试验I组为1.02kg,试验Ⅱ组为1.24kg。试验I组、Ⅱ组平均每头日增重比对照组多0.04kg、0.26kg,每天每头分别比对照组净增收益0.25元、1.84元,说明花生秧青贮后对肉牛增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肉牛生产的主要投资之一是达屠宰体重前所喂料的成本。肉牛肥育要求日粮能量水平很高,但籽实类饲料供应不足,同青贮料相比,其价格偏高。在此情况下,是否可在肥育日粮中改籽实为青贮料更为经济、实用。为查明饲喂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采食添加0.5%尿素的青贮玉米的20头犊牛平均日增产0.71kg,而采食添加9%甜菜浆的青贮鲜草的20头牛日增重0.30kg(P<0.05)。青贮玉米组犊牛的肋肌较少(53.0%)且胴体脂色泽较深(2.9),青贮鲜草组犊牛的肋肌及胴体脂色泽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青贮皇竹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饲喂肉牛可明显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瑞安市推广种植皇竹草并制成青贮饲料饲喂肥育牛。试验选用18月龄、体重220 kg左右的架子牛20头,试验组饲喂青干草+青贮皇竹草+精料;对照组饲喂青干草+精料。经60 d试验,试验组头均日增重0.86 kg,比对照组(0.65 kg)提高32.3%,差异极显著(P〈0.01)。每增重1 kg,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精料0.74 kg,粗料4.57kg,饲养效益提高154%。  相似文献   

8.
农区商品肉牛肥育饲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两种高效配套的肥育饲养技术“三.三”制育肥技术方案,并进行了推广应用,效益显著,两种高效肥育饲养极显著地提高了肥育肉牛的日增重和精料转化率(P〈0.01),以氯化麦秸为基础的肉牛高效肥育技术,1995~1996年在浚县牛场推广应用,获直接经济效益44.0万元,以青贮玉米秸秆为基础的肉牛高效肥育技术,1996-1997年在陵县马房牛场推广应用,获直接经济效益84.20万元。  相似文献   

9.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贮甜高梁饲喂肉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15月龄、体重250kg秦杂阉公牛18头进行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照Ⅰ组、Ⅱ组平均每头日增重为0.85kg、0.92kg,试验组每是增重为1.33kg。试验组比对照Ⅰ组、Ⅱ组平均每日多增重0.48kg、0.41kg,净增收益每头每天分别比对照Ⅰ组、Ⅱ组多3.84元、3.36元,说明用青贮甜高粱饲喂肉牛不但增重效果明显,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以玉米青贮为主的肉牛育肥料配方肉用牛育肥日粮配方(单位:千克)饲料名称玉米青贮干 草玉 米豆 饼碳 酸 钙食 盐肥育前期30.005.000.250.250.040.03肥育中期30.005.000.500.500.040.03肥育后期25.005.001.001.000.040.03说明:1.此配方摘自林诚玉等编著《肉牛高产技术》; 2.此配方适合在牛体重为300千克、日增重1千 克时使用;碳酸钙(石粉)在原配方中为添加剂; 3.玉米青贮喂量从每天10千克开始,经1周多    时间达到标准喂量。说明:1.此配方日粮营养含量为:肉牛能量单位     6.1RND,综合净能为42.5兆…  相似文献   

12.
脲酶抑制剂饲喂肉牛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脲酶抑制剂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饲喂脲酶抑制剂的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为1.59kg,未饲喂脲酶抑制剂的对照组,肉牛平均日增重为134kg。试验组比对照提高日增重18.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转化率16%,每头牛每天增加利润近1元。  相似文献   

13.
1.及饲养杂交改良牛。生产实践证明,用肉用或乳肉兼用性能好的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杂种一代的肥有效果好,不经杂交的本地黄牛肥育效果差,平均日增重低。黑白花、西门塔尔等大型品种与本地黄牛的杂交一代体型大,初生重高,增重快,瘦肉多,脂肪少,优质肉块比例大,饲料报酬@C2.掌握肉牛肥育季节。肉牛肥有以秋季最好,其次为春、冬季节。夏季气温如超过30℃,肉牛自身的代谢快,饲料报酬低,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传统养牛时由于“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肉牛经过一个冬天掉膘25%左右,而此时正值肉牛收购价高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加工与处理的玉米秸秆饲喂肉牛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淘气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5):14-16,19
将玉米秸秆揉切加工经氨化、微贮、青贮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肥育试验。对照组牛喂自然风干揉碎秸秆。40头供试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对比,其结果为:喂青贮秸秆组头日均增重1073g,喂微贮秸秆组头日均增重986g,喂氨化秸秆组头日均增重931g,对照级夹 日均增重684g。青贮组与微贮组、氨化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微贮组与氨化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贮组、氨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将各组所耗精料、粗料及增重按当时市场价格进行分析。60天试验期结束,青贮组、微贮组、氨化组、对照组平均每头获利分别为124.86元、92.21元、90.52元和23.54元。玉米秸秆青贮处理后饲喂肉牛,优于秸秆微贮和氨化,更好于干秸秆,且操作简单,适口性强,饲喂效果明显,在广大农区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肉牛规范饲养管理技术”是农业部 1999~ 2 0 0 0年间的丰收计划项目。由辽宁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承担 ,在建昌、凌源、北票、彰武等 4县 (市 )实施。该项目将肉牛的科学杂交、提高冷配母牛繁殖成活率、科学培育犊牛、肉牛的科学肥育、冷季塑膜暖棚养牛、秸杆科学加工利用及疫病综合防治等项技术 ,进行科学组装 ,形成了完整、科学、规范的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该项技术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饲养效果。肉牛直线肥育至 18月龄头均体重达 5 2 9 8千克 ,平均日增重 1 2 2千克 ,平均屠宰率 5 8 2 % ,平均净肉率 4 7 5 % ;肉牛短期肥育头均体重 5 5 3 0…  相似文献   

16.
辽育白牛是辽宁省培育的肉牛新品种,为了测试辽育白牛的肥育性状,并与辽宁地区其他主要品种(杂种)肉牛进行比较,辽宁省牛育种中心开展了育肥试验.200 kg辽育白牛公犊断奶后持续育肥12个月,增重384.22 kg,平均日增重1067.28 g;再持续育肥4个月,增重为107.80 kg,平均日增重898.33 g.在整个育肥期,辽育白牛皆显现出优越的肥育性能.结果表明,辽育白牛生长速度快,与其他5个品种(杂种)肉牛相比,具有更好的肥育性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废弃薰衣草秸秆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将提取精油后产生的薰衣草秸秆制作成薰衣草秸秆青贮.开展薰衣草秸秆青贮与常规饲草料的育肥肉牛效果对比试验。选用新疆褐牛公牛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牛。试验组粗饲料为薰衣草秸秆青贮,对照组粗饲料为玉米秸秆青贮,饲喂量均为8~12kg/a,两组精饲料配方相同。预饲期10d,正式育肥期共210d。记录正式育肥期始末实验牛只的体重,计算试验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薰衣草秸秆青贮育肥牛与常规玉米秸秆育肥牛在增重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期内薰衣草秸秆青贮育肥牛日增重为(0.98±0.10)kg,玉米秸秆育肥牛日增重为(0.99±0.11)kg。薰衣草秸秆与常规饲草料育肥肉牛的效果相似,表明薰衣草秸秆青贮能够作为粗饲料应用于肉牛养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青贮饲料饲养肉牛的效果,选择18月龄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40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饲喂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精料,对照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精料,进行100d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在前、中、后及全期分别为1050、1530、1470和1350g,对照组分别为980、1120、1070和1060g;试验组肉牛在消耗精料2274kg、青贮饲料21298kg的情况下增重1220kg,对照组肉牛在消耗精料2272kg、青贮饲料21326kg的情况下增重950kg;试验组肉牛每头盈利2499.9元,对照组肉牛每头盈利1554.1元。本试验表明,全株甘蔗与全株大麦混合青贮饲养肉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福安水牛育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福安水牛潜在的肥育性能,选用12头,2岁左右健康福安水牛(公母各半)。进行90天短期补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90天12头试验牛共增重763.8kg,料重比为4.42:1。平均每头增重63.7kg,平均每头日增重0.707kg,生长最快牛平均日增重0.80kg。按月份来看,第二个月平均日增重最大,为0.785kg,牛个体月最大平均日增重为1.017kg。料重比和月增重分别为:第一个月4.35:1、248kg,第二个月3.82:1、283kg,第三个月5.10:1、233kg。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枯草季节饲养肉用福安水牛可推广放牧加精料补饲育肥法,青粗料可用氨化稻草或种植牧草。  相似文献   

20.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1,(12):27-3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育成牛中添加4个成熟阶段的玉米青贮料对其甲烷排放、采食量、消化和胴体品质的影响。60头初始体重为531kg的杂交肉牛被随机分成1—5个日粮组.其中4个试验组的玉米青贮收获季节分别9月13日(DM=277g/kg),9月28日(DM=315g/kg),10月9日(DM=339g/kg),10月23日(DM=333g/kg),对照组的肉牛自由采食青草(ALC)。试验组肉牛每天饲喂2.57kg青贮料(以干物质计),对照组(ALC)的肉牛每天饲喂1.27kg的青干草(以干物质计)。结果显示,采食9月28日收获的玉米青贮料的肉牛的总的干物质采食量要比其他处理组高(P=-0.004)。不同收获阶段的玉米青贮料对肉牛的体增重和胴体体重没有影响.但ALC组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组的肉牛的屠宰体重都要高(P=0.036):同时ALC组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组的于物质消化率都要高(P〈0.001)。各试验组的淀粉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NDF的消化率呈线性下降趋势(P=-0.009)。各试验组肉牛的甲烷排放量没有显著差异.但ALC组肉牛的甲烷排放量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组的都要低:同时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甲烷占DMI的比率有所下降(P=0.05).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甲烷占屠宰体重的比率也有所下降(P=-0.05):但随着收获阶段的延后排放甲烷占采食饲料总能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ALC组肉牛的甲烷排放量要比任何一个试验的低。 总之.不同收获阶段的玉米青贮饲料没有显著影响肉牛的生产性能.但却降低了甲烷占屠宰体重或采食饲料总能的比率;ALC组的肉牛的体增重比试验组肉牛的高.且可有效降低甲烷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