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针对目前电源供电模块受功率大小影响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设计出一种由三路DC/DC变换器并联组成的输出电流任意比例分配的电源供电模块。整个系统由DC/DC变换器、采样电路、控制电路、按键显示电路等模块组成。开关电源三路主回路都输入12 V DC,通过升压斩波电路,变换为20~30 V DC输出;主控制器为STC12C516S2单片机。主控制器和TL494以双闭环形式控制DC/DC变换电路,既能通过电压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压,又能通过电流反馈对输出电流任意分配比例控制。且该系统还有过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
开关电源并联的均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新生 《农业与技术》2009,29(3):136-138
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均流技术是实现大功率电源和冗余电源关键。本文主要讨论了常见开关电源均流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额定输出功率为75 W的推挽式拓扑结构的小功率开关电源,采用SG3525等专用芯片以及其他电路元件相配合,设计出的开关电源具有自动稳压输出的功能.且使输出电压在30 V-36 V连续可调,并实现了过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配备相关的外围电路,构成一套基于A/D转换的数控直流电流源。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键盘预置、D/A转换、A/D转换以及电流推动共五个模块组成。该数控直流电流源具有输出稳定、纹波电流小、精度较高、控制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能量方法设计高频小功率DC/DC变压器的方法,并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了相关设计要点.基于此方法设计出的10k的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详细分析STATCOM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设备容量、电压特性和电流特性方面对星接和角接两种不同接入方式下级联STATCOM的运行特性及优缺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通过对级联STATCOM各参数对比分析,得出相同容量下角接级联STATCOM直流侧电压较高,所需级联模块个数较多,且相电流中含有3次谐波电流,形成角内谐波环流,影响器件的电流利用率;星接级联STATCOM直流侧电压较低,但流过电流较大,造成直流侧电压波动较大且存在中性点电压悬浮问题,对输出电压和电流均有影响,影响实际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对级联STATCOM参数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证实角接型级联STATCOM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励磁电流恒流电源,对恒流电源的电流输出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以恒流电源在霍尔元件测磁场实验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普通稳压电源和恒流电源2种电源的实验数据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流输出稳定度可达到0.1%,恒流电源所测数据的线性化程度高于普通稳压电源所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励磁电流恒流电源,对恒流电源的电流输出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以恒流电源在霍尔元件测磁场实验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普通稳压电源和恒流电源2种电源的实验数据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流输出稳定度可达到0·1%,恒流电源所测数据的线性化程度高于普通稳压电源所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运行原理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弱磁控制策略.通过用电流调节器输出的参考电压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后输出的极限电压两者之间的电压差值来改变定子电流相位角,从而重新分配d,q轴给定定子电流分量的大小,最终实现弱磁升速.该控制方法实现了电机高倍弱磁扩速运行,且弱磁电流过渡平滑、响应速度快.与传统弱磁控制方法相比,在弱磁区域能更有效地利用直流母线电压,从而在同样电压和电流限制条件下,电机能产生更高的电磁转矩,适应性更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弱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胡希斌  滕延平  吴继辉  蒋国辉 《油气储运》2011,30(10):736-738,714
针对秦京输油管道大兴站进站方向管道阴极保护不足而出站方向管道阴极保护电位整体偏高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原因分析。指出进出站管道防腐层差异和阴极保护进出站通电点连接电缆电阻差异导致进出站管道阴极保护电流分配不均匀,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3种解决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阴极保护回路电阻,对阴极保护输出进行合理分流,可以使进出站两个方向的管道均得到有效保护。根据计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进站电缆电阻,可提高进站方向管道电位;增大出站电缆电阻,可增大进站方向管道电流并保持出站方向管道电流不变。该方法虽然能暂时提高阴极保护电位,平衡阴极保护的输出,但增大了阴极保护的输出电流,因此,对于防腐层质量较差的管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尽快安排大修。  相似文献   

11.
任增珺 《油气储运》2015,(1):111-114
日东管道多处与高压线并行、交叉以及与电气化铁路交叉,面临较大的杂散电流干扰腐蚀风险。使用SCM杂散电流测试仪对日东管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高压线产生的杂散电流对管道产生很大的干扰,当高压线路与管道夹角和高压线路输出电压分别相同时,随着高压线路与管道距离的增长,高压线路对管道的影响程度呈降低趋势;管道与电气化铁路交叉处亦存在很大的杂散电流干扰。基于此,提出管道铺设应避开高压线路和电气化铁路或保持安全距离,分析了不同排流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到极性排流和负电位排流相结合的方式,指出不同管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排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2种大电流可控电流源方法:对于输出中小电流电流源,对通用的串联式线性调整可控电流源进行改进,降低调整管的温升;对于输出大电流的电流源,采用PWM控制方法,使调整管工作处于开关状态,调整管的功耗很小,温升低.根据上述方法,分别制作1台样机并进行性能测试,实践证明这2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其研究焦点的变化:从软开关技术和效率方面转变到性能可靠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电平DC/DC变换器(three-level DC/DC converter,TLDC),该变换器由2个四开关半桥三电平(half-bridge three-level,HBTL) DC/DC变换器组成,采用交错和输入-并联-输出-并联(input-parallel output-parallel,IPOP)连接结构,并详细分析了(HBTL) 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特点及工作性能.采用IPOP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变换器中主要功率元件的电流应力,使得所提出的变换器将更适合于更高功率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将所提出的变换器拓扑结构与相应的交换调制(periodically swapping modulation,PSM)策略相结合,不仅2个输入电容器电流得到平衡并大幅降低,而且一次侧的开关管功率也得到了平衡,从而提高了变换器的可靠性.最后,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PSM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今市面上的AC-DC变换器多使用模拟控制且输入阻抗呈容性,存在着体积大,功率因数低和输出纹波大等不足,研制了以UC3854为核心的高功率因数变换器.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采用平均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对Boost电路的输入电压相位和输入电流相位进行调整,使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接近0.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此电路控制简单、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且功率因数较高,同时能减少对电网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使用STC12C5A60S2高速单片机为控制器,控制由TPS54340和LM3478芯片组成的降压和升压模块组,实现了一种高效率双向DC-DC变换供电系统。系统实现了UPS电源的功能,采用PID算法实现对电池的恒流充电,充电效率高达91%以上,采用恒压模式对电池进行放电(对负载恒压供电),效率高达93%以上。系统同时设计了过充保护功能以及自动切换充放电功能,可实现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自动监测,可以直接挂接于无人值守的小型太阳能和风能智能监控、照明、信号灯控制等清洁能源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6.
根据LED驱动电源设计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论证,前级功率因素校正采用升压型斩波电路,控制芯片采用仙童公司的FAN7527,后级采用隔离式单端反激电路实现降压型DC/DC变换,控制芯片为TI公司的UC3843;此外为满足LED驱动电源恒流输出特性,设计中采用AP4310设计一个恒流限压控制器。基于以上结构,完成一款实验样机,通过测试和分析,实验波形与理论波形基本一致,完成本次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结构简单且截止频率可调的多功能N阶电流模式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多输入单输出多功能N阶CCCⅡ(电流控制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电容)电流模式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信号流图理论构造出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的信号流图,再根据信号流图综合出滤波器电路.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出N阶低通、带通、高通及带阻电流模式滤波器.N阶滤波器电路仅由N个CCCⅡ,N个电容及一个多端输出的电流镜构成,且电路中的CCCⅡ仅为CCCⅡ (同相CCCⅡ)而无CCCⅡ-(反相CCCⅡ).通过改变CCCⅡ的外接直流偏置电流可以调节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另外,用该方法所设计的电路参数仅由标准传递函数分母的两项系数之比决定.最后对截止频率为100 kHz的四阶巴特沃斯滤波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及电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西三线在西段工艺站场与西二线合建后,针对站场压缩机组既要联合运行又要独立运行的问题,提出了西三线负荷分配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出口压力负荷分配控制原理,采用闭环控制方式,通过可编程逻辑PLC作为控制器,将负荷控制和负荷分配功能两层控制算法叠加,调节各台并联压缩机组的转速和防喘振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各台压缩机组的工作点与喘振线在等距离的位置上。在满足出口压力的基础上,根据各台机组的能力对总负荷进行分配。根据计算公式,负荷分配控制器采集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温度、差压等信号,计算工作点与喘振线的距离DEV值,通过其PID计算输出再经过软件加权平均送到各机的性能控制器输出控制压缩机组的转速。同时引入闭环PI控制、开环RT响应以及前馈防喘振控制,从而实现负荷分配功能。结果表明:该方案使各台机组均在正常区间内工作,控制各台压缩机组回流或放空造成的能量损失,使喘振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共同分担扰动。  相似文献   

19.
基于SPCE061A单片机控制的直流恒流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系统设计是以凌阳SPCE061A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具有电流可预置、可步进调整、输出的电流信号和预置的电流信号可同时显示的数控直流电流源。设计通过键盘按键对电流值进行预置,凌阳SPCE061A单片机送出相应的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信号放大、电平转换、压控恒流源,再输出所需电流,实现输出的电流经过精密电阻变成取样电压信号,经高输入阻抗放大器、A/D转换器,将信号反馈到凌阳SPCE061A单片机中构成闭环控制,并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此信号的值。本设计具有精度高,性能好,性价比高,稳定性好,智能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外加电流方法未能有效保护埋地长输管道穿越水域管段的实际问题,采用外加电流联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进行维护治理。通过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外加电流和镁合金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相互影响规律,以及涂层破损率对联合保护作用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对牺牲阳极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室内研究结果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当外加电位正于牺牲阳极开路电位时,牺牲阳极存在阳极输出电流,当外加电位负于牺牲阳极开路电位时,牺牲阳极存在阴极输入电流;随着外加电位负移及涂层破损率增大,牺牲阳极的输出电流减小、工作电位负移,阴极保护效果减弱。外加电流联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措施可使目标管道在水域附近欠保护管段的阴极保护电位满足-0.85 VCSE准则,与单独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措施相比,联合阴极保护措施的效果明显提升,保护率从52.6%增至100%,且管道电位分布更加均匀。针对局部管段欠保护或电位较正的特殊环境管道,可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辅助措施。(图10,表3,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