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颗粒级配技术的超高密度水泥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缅甸A地区浅层高压气、低温超高密度的油气井的固井,根据紧密堆积理论的颗粒级配原理,在室内建立了紧密堆积颗粒级配模型,通过在单位体积水泥浆内增加固相颗粒,尽量降低水泥浆的水灰比,实现水泥浆体系密度的增加和水泥浆性能的改善。根据颗粒级配模型,利用室内优选出的加重剂铁矿粉的不同粒度颗粒进行了级配加重试验,利用复配后的加重剂所配置的高密度紧密堆积水泥浆体系性能优良,现场固井质量优良,验证了所建立的紧密堆积模型的可靠性。同时,开发和优选了适合高密度水泥浆的外加剂体系,完成了国内首次密度为2.80g/cm3的超高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制,加有纤维的高密度水泥浆体系具有良好的防漏堵漏功能。  相似文献   

2.
M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是目前较先进的室内粒度分析仪之一,其出色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得到粒度测试界的高度评价和用户的广泛欢迎,其粒径分析范围广,应用到河流泥沙颗粒级配分析,粒径分析范围可以涵盖以沉降为原理的所有分析方法:粒径计法、吸管(消光、离心沉降仪)法以及其结合法等,大力推进河流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文章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分析,激光粒度仪法与粒径计法颗粒级配成果之间的互换关系,为激光粒度仪的投产提供依据和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3.
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具有携带钻屑、稳定井壁和传输信号等功能。钻井液在线测量钻井参数并由此预测诊断井下复杂问题已成为现实。介绍了在大型钻井液流动回路系统中所进行的试验过程和结果,测量参数包括:流变性、密度、油水比、电稳定性(油基钻井液)、电导率(水基钻井液)和粒度分布,在线测量结果与常规离线测量结果基本相符。在线传感器可用于油田现场,进行钻井复杂问题的自动化诊断,为油田现场应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成功的钻探高温超压复杂地层和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使用低毒性、抗高温高密度的白油基钻井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对不同老化温度、不同密度的白油基钻井液性能进行了研究,考查了白油基钻井液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抗温稳定性、电稳定性、流变性及高温高压滤失量等性能参数。研究表明,该白油基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好且可调、电稳定性好、抗温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天然沉积砂卵石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分形几何学理论 ,研究了我国黄河及陕西省的黑河、石头河、冯家山古河道河床天然沉积砂卵石的粒度成分特征 ,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度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 ,表明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根据直线的斜率 ,可求得相应的分维 (D=2 .5 5~ 2 .87) ,并讨论了分维与粗粒土级配的关系 ,提出可以以分维代替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作为表征粗粒土级配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油基钻井液在井壁稳定和润滑性方面有很好的体现,满足大位移的作业要求,但存在流变性调控不好造成井眼不清洁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常规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进行调控以满足大位移作业的携岩要求。通过评价油包水乳液乳化率、固相颗粒润湿率、配伍性等指标优选满足油基钻井液体系构建要求的主乳化剂、辅乳化剂、润湿剂、降滤失材料,同时引入流型调节剂来有效地提高油基钻井液的动切力、流变等参数,形成大位移井携岩要求的油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现场使用效果好,为现场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矿石在溜井中的流动性规律,以金山店铁矿主溜井为研究背景,将溜井放矿过程简化颗粒在墙体区间内流动的模型,用PFC~(2D)离散元程序模拟分析不同块度条件下矿石在溜井内溜放的流动性能规律。为从定量角度描述矿石块度级配情况,提出了溜井放矿块度模数概念,进而研究了溜放矿石块度级配对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块度模数与放矿流动性之间符合幂函数变化特征,随着块度模数的增大流动性不断降低,且降低速率越来越慢;当块度模数增大到某一值时,溜井发生堵塞,矿石流动性突变为0;同一块度模数下,矿石块度的不同分布特征直接影响溜井放矿的流动性能,均匀分布下的流动性要强于高斯分布下的流动性。研究结果不仅可为矿山生产爆破作业和溜井管理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可以降低矿山溜井堵塞和跑矿等生产事故的风险,保障安全生产和节约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8.
郭晓磊  曹平祥  江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78-10080,10241
研究了不同平均铣削厚度条件下MDF铣削粉尘粒度分布状态及典型粒度粉尘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测试了MDF铣削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铣削MDF粉尘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5~450.0μm,铣削MDF粉尘颗粒基本上为狭长型纤维状。随着平均铣削厚度的增加,MDF粉尘的平均粒度{D(4,3),D(3,2)}及中位径D(50)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而铣削速度影响较进给速度影响明显。随着平均铣削厚度的增加,MDF铣削表面质量降低,而铣削速度影响较进给速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
苜蓿草粉制粒密度与挤出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苜蓿草粉为原料,模拟苜蓿颗粒的制粒过程,通过对不同粒度的苜蓿草粉进行压缩试验,得到颗粒挤出力与粒度、密度的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作为环模失效研究的基础参数.由此模型可得出,当密度达到草颗粒刻度时,得到出模压力;随着粒度的增加,力密系数和粒密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0.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施工过程中,要求所使用钻井液的密度、抗高温等性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满足钻井和录井工程的需要。着重研究了一种抗高温高密度的水基钻井液配方。该配方的建立采用单因素法确定降黏剂、降失水剂、高温防塌抑制剂、高温稳定剂等几种主要处理剂的加量,再比较老化前后钻井液的性能变化进行钻井液的优组优配,形成了一套老化前后流变性能及失水造壁性能较好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储层保护评价研究表明,该钻井液反排时突破压力低至0.58MPa,污染后的气相渗透率低至0.000084mD,渗透率恢复值高达86.8%,可以很好地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地区地层特点和聚合盐钻井液体系的作用机理,针对该地区地层不稳定、易缩径、垮塌和卡钻等问题,进行钻井液室内加重试验以及抗粘土侵、抗盐和钙侵试验,开展具有强抗污染能力的聚合盐钻井液体系的研究。室内研究表明,聚合盐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流变性、抗粘土侵和抗盐抗钙侵能力;现场应用表明,聚合盐钻井液显著减少了吉木萨尔地区的钻井复杂情况,降低了井径扩大率,提高时效,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成本,井眼良好,表明聚合盐钻井液体系可以满足该地区钻井安全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制的不同模数(SiO2/K2O摩尔比)硅酸钾溶液与锌粉复配制备成系列模数硅酸盐富锌涂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碳钢上水性硅酸钾富锌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溶液中腐蚀形貌的变化,分析了水性硅酸钾溶液的模数对涂层结构及其防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测定了涂层在浸泡前及不同浸泡时期表面组成的变化,并据此分析了腐蚀产物对涂层结构和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合腐蚀产物的X-ray衍射图谱(XRD)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水性硅酸钾溶液模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Zn粉颗粒间的粘接形成致密的富锌涂层.使用过程中该涂层的腐蚀产物能够增强涂层对腐蚀介质渗透的屏蔽效应,并与涂层中Zn粉对基材的阴极保护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巨厚盐膏层钻井及在盐膏层中定向造斜钻井的井壁稳定问题,必须要有高密度钻井液来平衡盐膏层蠕变。通过过饱和盐水设计、加重方式选择、处理剂优选与评价,建立一套超高密度过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结果表明:超高密度过饱和钻井液采用过饱和盐水设计,从根本上防止地层中的盐溶入钻井液。钻井液体系在密度2.60g/cm3时,依然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塑性黏度小于60mPa·s,并且具有较好的抗侵污性能、抑制性能及抗温性能。  相似文献   

14.
泥沙级配对迷宫流道滴头堵塞及毛管内泥沙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设计对不同泥沙级配的浑水进行滴灌试验,为泥沙机械组成对滴头堵塞的影响过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短周期法,设计了粒径小于0.1mm的3种不同级配泥沙(编号分别为A、B、C,其0.03mm,≥0.03~≤0.05mm,0.05~≤0.1mm粒径泥沙所占比例分别为58.38%,27.17%,14.45%;48.50%,13.20%,38.30%;20.13%,23.55%,56.32%)及3种不同含沙量(0.5,1.0,1.5g/L)组合的滴头抗堵塞试验,分析了毛管中沉积泥沙的位置与粒径组成及滴头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结果】当含沙量不大于1.0g/L时,泥沙级配C最易造成滴头堵塞,而级配B次之,级配A最不易造成滴头堵塞;当含沙量大于1.0g/L时,泥沙级配对堵塞的影响有所降低。当毛管上的滴头发生严重堵塞时,毛管内的淤积泥沙主要分布在毛管中段0.6~1.0m处,未发生堵塞或者发生非常轻微堵塞的毛管泥沙淤积主要分布在毛管尾端。粒径0.05~≤0.1mm的泥沙最易沉积在毛管内,而小于0.03mm的泥沙颗粒最易随水流排出滴头。【结论】泥沙级配是影响滴头堵塞的主要因素,当大于0.05mm的泥沙颗粒含量较高时,非常易造成滴头堵塞,泥沙级配对其在毛管中的淤积位置影响较小,但对泥沙淤积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霍101井位于准噶尔盆地霍尔果斯背斜,完钻井深3250m,该井在三、四开段安集海河组及紫泥泉子组选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属于典型的高压油气井,实钻过程中钻井液密度达到2.55g/cm3,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井筒中进行技术套管固井施工存在环空顶替效率低;隔离液对环空一、二界面清洗效果差;水基隔离液与高密度油基泥浆混浆流动性差;固井液和设备保温难;固井过程中裂缝漏失风险大等难点。为了确保固井顺利和良好的固井质量,在分析了相关难点基础上,优化了井身结构设计,采用"黏性推移"工艺配制了具有较高黏度和切力的黏性隔离液,并于室内对隔离液做了沉降稳定性及相容性试验,通过优选外加剂和加重材料配制了平均密度高达2.62g/cm3的超高密度水泥浆,首次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环境下应用,通过现场施工,经测井评估,固井质量达到了优质。  相似文献   

16.
低温油基钻井液抗污染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低温油基钻井液在无机盐、地层钻屑、海水污染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分析了导致体系性能变差的原因,揭示了现场应用中可能影响钻井液稳定的一些因素,给出了有利于体系现场维护的一些合理建议。通过这些研究,说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流变性,同时也为油基钻井液在水平井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化学反应法、表面改性法和直接加入法对深冷精细胶粉实施了表面改性,提高了其与钻井液的相容性与亲合力,并探讨了其应用于聚合物钻井液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改性法并优选最佳表面改性剂B1可有效改善胶粉与钻井液的相容性及亲合力,其改性胶粉可有效加入钻井液,且对钻井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可有效降低聚合物钻井液失水,其效果优于超细碳酸钙,加量大于2%时,其效果更优于油溶性树脂,显示其在钻井液降失水及储层保护方面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土壤质地对天然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鄱阳湖泗洲头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苔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5种优势植被下的表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粒度组成,采用Folk-Ward公式计算土壤粒度参数,分析土壤粒度分布特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和Pearson相关性探讨土壤粒度组成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泗洲头湿地土壤质地以粉黏土和砂壤土为主,分选性较差。粉黏土质地组成主要以粉粒(67.76%~79.28%)为主,平均粒径(Mz)为6.91Φ,粒度频率曲线为双峰或三峰分布;砂壤土质地组成主要以细砂(32.90%~56.55%)为主,Mz为3.00Φ,粒度频率曲线为单峰分布。粉黏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0.52±3.86) g/kg,显著高于砂壤土土壤有...  相似文献   

19.
对浙北平原区水稻土分形特征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利用土壤分形维数表征土壤肥力提供基础依据.通过对土壤各粒级颗粒组成、肥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该地区土壤的分形特征,探究土壤分形特征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颗粒粒级范围主要分布在2~250μm之间,占土壤颗粒组成的83.50%~98.36%.土壤分形维数(D)在2.43~2.76之间,D黏土>D粉黏土>D粉黏壤土;黏土、粉黏土和粉黏壤土分形维数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2μm和2~20μm颗粒含量呈正相关,与粒级>20~50μm和>50~250μm颗粒含量呈负相关;不同深度土壤的分形维数D0~30 cm50μm)含量提高,导致土壤分形维数值降低,土壤分形维数值能有效反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全钾和速效钾的特征.开展农耕活动时,可以采用间歇翻耕,缓解表层土壤长期处于松散状态,防止土壤养分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20.
利用颗粒分形理论对东北黑土土壤无机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黑土无机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分布在2.80~2.90,与各粒级均呈极显著相关.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形维数主要分布在2.66~2.93,与黏、粉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无机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形维数间的回归方程y=88.18x-60.73x2 +10.57x3,表明无机颗粒复合有机质可降低土壤的分形维数,但受低温的影响,也可能使土壤复合度降低,进而增加土壤的分形维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肥力的相关分析证实无机颗粒复合有机质后,可增强土壤养分的保蓄能力,并在养分释放过程中起到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