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进行OSAS筛查,将患者是否患OSAS分为病例组(212例)和对照组(68例),分析OSAS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T2DM合并轻度、中度、重度OSAS者分别为17例(8.0%)、30例(14.2%)、165例(77.8%),其BMI水平、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 C)、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回归分析示HbAlC与OSAS呈正相关(OR=6.31,P<0.01).结论 T2DM患者OSAS的患病率高,且以重度为主,HbAlC是OSAS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荆州市城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荆州市城区符合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患者作为病例组(DPN组),选取同期无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DPN组)。检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在入选的60名T2DM患者中,DPN的总患病率为58.3%,其中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的DPN患病率为82.6%,病程5年者为43.2%,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体重指数(BMI)23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PBG)控制不良患者中的DPN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荆州市城区T2DM患者中DPN患病率较高,病程超过5年、超重以及血糖控制不良是D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确诊的230例2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现场调查。通过调查问卷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详细的眼底检查,确诊为DR的患者,同时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FFA)检查。根据有无DR分为NDR组和DR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饮食偏好,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DR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30例DM患者中,DR组患者102例,NDR组患者128例。2组DM病程、DM病程大于10年、吸烟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与汉族DR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NDR组与DR组在饮食偏好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大于10年和L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联素(APN)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LVD)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是否存在LVD分为NON-LVD组68例和LVD组5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aspin、APN水平,并测定各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分析血清vaspin、APN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T2DM伴LVD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NON-LVD组、LVD组患者WHR、FBG、HbA1c、TG、FINS、HOMA-IR、TC、hs-CRP、ABI等呈升高趋势,血清vaspin、APN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aspin、APN与ABI呈正相关,而与FBG、HbA1c、TG、hs-CRP和HOMA-IR呈负相关,且血清APN与vaspin呈明显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aspin、APN、HbA1c、HOMA-IR是T2DM伴L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aspin、APN水平降低是T2DM患者L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监测T2DM伴LV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妊娠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治疗组)和诺和灵N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符合妊娠期要求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和教育,治疗组使用地特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控制空腹血糖,两组均为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两组均辅以三餐时门冬胰岛素治疗,全部患者观察3个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更好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更高的治疗达标率,更少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比诺和灵N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脂饮食来制备小鼠前期糖尿病(Pre-DM)模型,及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小鼠Ⅱ型糖尿病(T2DM)模型.将80只C57BL/6J试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根据预试验结果,饲喂高糖高脂饮食,选取0 d(A组)、40 d(B组)、80 d的(C组),为Pre-DM组;在80 d之后用高脂饲喂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制备T2DM模型组(D组).进行空腹血糖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IPGTT);测定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胰岛素水平及免疫指标.用比浊法作hs-CRP,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_3~+、CD_3~+CD_8~+、CD_3~+CD_4~+等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IPGTT结果显示,D组与其他3组曲线下面积差异极显著(P0.01).A~D组血糖存在依次上升趋势,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组间均有差异性(P0.05),CD_3~+CD_8~+与CD_3~+CD_4~+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CD_3~+A组与D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HE染色结果发现,T2DM的发生过程会伴随器官的损伤.【结论】Pre-DM模型组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受损,且伴随着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Pre-DM模型组相关的免疫指标异常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与T2DM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40例)和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42例)。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采用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采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中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根据血糖调整用药剂量,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82例均完成16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瑞合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的影响。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对照组继续按照糖尿病的一般治疗进行教育与自我检测血糖,同时按照医院治疗方案进行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于2010年颁布的《2型糖尿病运动指南》中的推荐,制定针对个体的不同中等强度运动方案。两组患者在实验前及12个月后晨起空腹状态测定BMI、体脂率、FPG、HbA1c、FINS、HOMA-IR。研究显示长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体脂率、FPG、HbA1c、FINS、HOMA-IR等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变化和胰岛素抵抗与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 10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有微血管并发症 5 3例 ,无微血管并发症 5 3例 ,以及 5 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两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ISI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ISI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 (P<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血糖、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62 4,0 .42 8,0 .3 46,0 .3 82 ,P值分别 <0 .0 0 1,0 .0 1,0 .0 5 ,0 .0 1) ,与 ISI呈显著负相关 (r=-0 .3 5 2 ,P<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持续性的高血糖、高血液粘度 ,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变化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20例初诊T2DM、22例长病程(≥5 a)T2DM和1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及餐后30、120 min血清葡萄糖、胰岛素、C肽、GLP-1水平,以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早相和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价细胞功能。结果 T2DM组餐后血清GLP-1、C肽均较对照组低(P<0.01),尤以长病程组明显(P<0.05)。T2DM组血清GLP-1与血糖呈负相关,但与C肽、HOMA-、早相和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清GLP-1水平下降可能与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1.
颜琪  陈满全 《甘肃农业》2005,(12):124-124
一、概述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统计,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病率为6%-8%,50岁以下的人均发病率为15%。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超过36万人。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加,目前25岁以上成年人患糖尿病率约为3.2%达3200多万人,预计到2010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8500 万。糖尿病会引起并发症,研究表明,患糖尿病20年以上的病人中有95%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2—4倍,并发中  相似文献   

12.
探讨山药汁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为山药的精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提供实验参考。以大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40 mg.kg-1bw)建立糖尿病模型,以山药块茎、山药水煎剂、山药汁高、中、低剂量为不同处理,每日灌胃一次,持续9周,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率。山药汁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率,并使胰岛素分泌水平具有明显的恢复性升高;山药块茎和水煎剂虽然也有上述功能活性,但显著低于山药汁。  相似文献   

13.
资料表明67%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两者都是引起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预后。现将我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采用糖压灵结合胰岛素治疗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按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修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在2型糖尿病基础上,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类。122例中,男性62例,女性60例,年龄51~78岁。糖尿病史2~25年,高血压病史1~22年,其中28例患者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现高血压,78例首次就诊时发现糖尿病与高血压同时存在,16例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发现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情况:视网膜病变30例(50%),末梢神经病变22例(37%),冠心病13例(22%),脑梗死7例(12%),肾病3例(5%)。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62例)和对照组(n=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1.2方法治疗组:糖压灵(糖压灵药物组成:人参、枸...  相似文献   

14.
应激反应过程中血糖显著升高,长期、间断的应激性高血糖可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易患人群胰腺内分泌功能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慢性高血糖的发生,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在应激反应中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NO、IL-1、IL-6及应激相关肽Leptin等升高导致胰岛素抵抗,参与DM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应激反应可影响DM患者治疗依从行为,对血糖的控制产生负面影响;β受体阻断剂可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使DM狗应激时血糖清除率恢复正常,但β受体阻断剂能否用于2型DM患者的治疗尚有相当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尿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探讨高尿酸血症在 2型 DM患者发生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对 436例已确诊 2型 DM患者进行分组 ,其中 10 2例合并脑梗死称脑梗死组 ;另 334例无合并脑梗死为非脑梗死组。分别检测出血尿酸 (U A)、肾功能、血糖及全套血血脂等项目 ,进一步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 DM合并脑梗死组血 UA水平为 (4 74.6 8± 39.44 )μmol/ L ,非脑梗死组血 UA水平为 (36 2 .40± 2 2 .6 2 )μmol/ L ,两者比较 P<0 .0 1;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高尿酸血症检测率分别为 6 0 .8%和 33.8% ,两组比较 P<0 .0 1。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 2型 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低热量饮食对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手术后体重变化及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用量和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按体重指数 (BMI)将 86例 T2 DM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 ,各组再分 A、B两组。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前提下 ,A组患者采用中低热量饮食 ,每日总热量约 462 1 .1 6k J;B组患者采用普通 DM饮食 ,每日总热量约 7740 .4k J,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称体重下降净值、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用药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肥胖患者 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 B组 (P<0 .0 1 ) ,血糖、血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 B组 (P<0 .0 5)。非肥胖患者 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 B组(P<0 .0 1 ) ,但血糖、血脂改善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中低热量饮食可降低肥胖 T2 DM手术患者的体重 ,有助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 ,并有助术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结构化健康教育,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末梢血糖水平、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化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控制血糖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和血清铁蛋白(SF)与孕妇不同孕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6例建档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建档时孕11~13周,根据孕中期是否发生GDM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3例。比较2组孕早期、孕中期血清Nesfatin-1及SF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GDM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孕中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中期血清Nesfatin-1、SF水平高于孕早期(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早期、孕中期血清Nesfatin-1和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esfatin-1和SF水平较高是妊娠期妇女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esfatin-1及SF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妊娠期妇女GDM发生风险,且在孕早期GDM患者血清Nesfatin-1及SF即高于正常孕妇。早期监测血清Nesfatin-1及SF水平有利于对孕妇GDM的早期发现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hs-CRP、肌酐(cr)、UAE、血糖等指标测定,观察hs-CRP的变化以及与UA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s-CRP和UAE在DM患者中升高,hs-CRP与UAE呈正相关(r=0.68,P<0.001).结论:hs-CRP可能是一项监测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