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筛选不同类群云南重楼的优势种源,为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OPSIS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3份云南重楼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TOPSIS法综合评价有12份云南重楼资源具有优势种源的特性,且其在4个聚类群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构建了包含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的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并结合改进熵权法确定权重,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82010年农用地利用效益、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和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曹琼  李成标 《广西农业科学》2013,(10):1751-1756
[目的]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湖北省2004~2011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农业科技创新潜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3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004~2011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波动不大,农业发展稳定.影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内部支出和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建议]从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提高农业科技产出能力入手,积极高效地发挥主要因素,合理刺激一般因素,以提升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当前中国普通乡村居住环境的适老化建设情况,选取南昌市新建区9个乡镇的乡村居住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1个目标层、6个准则层和36个指标层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创新性使用改进AHP法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9个调查乡镇的乡村居住环境适老性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为招贤镇(3.8705分)>经开区(3.7672分)>梅岭...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品牌导向型基地烟叶品种感官质量。[方法]以2017年玉溪品种园种植的16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多目标决策(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法,对不同品种烤烟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6个品种中均以云烟87感官质量最好,CC27最差。基于配方需求的实际排序结果与TOPSIS法评价结果的Kappa值为0.857,与GRA法评价结果的Kappa值为0.571。[结论]2种综合评价方法均与实际结果表现基本一致,TOPSIS法与实际结果排序更为接近,该研究为基于配方需求的品种筛选和感官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客观评价煤矿安全投入实际状况,构建了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运用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适宜的指标,建立煤矿安全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现场数据无量纲化,通过综合测算模型,得出区域煤矿安全投入状况整体性的评价结论。该模型评价结果定量、客观、可靠,有助于指导煤矿安全投入实践。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相结合,对7个番茄品系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7个指标(外观品质的单果重和果色,营养品质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含量和糖酸比,耐贮品质的变质率)的番茄果实商品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品系在各指标上与最佳性状值的距离(接近度),以综合距离值进行排序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品系YH02-6和YH02-9果实的商品性较优,品系YH02-11果实的商品性较好,品系YH02-5、YH02-1、YH02-8和YH02-7果实的商品性一般。试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对于番茄果实商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其他产品的目标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依据灰色聚类分析原理,提供1种综合评价方法,使得评价过程客观公正,减少了评价结果的差异性。首先,利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此作为灰色聚类权;其次,利用统一标准确定白化值,以此建立白化函数;最后计算聚类向量,形成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结合实例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利用该模型可得到客观、可靠的沥青路面破损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以郧阳区为例,统筹兼顾林地资源的自然、经济、景观等多种功能,结合景观生态学、GIS、RS、空间聚类等技术手段,探讨了郧阳区林地资源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自然经济质量和景观质量2个维度,构建了5个因素15个因子的林地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获取各指标属性数据后根据各指标特性按离散型、阈值型和空间扩散型分别对各指标属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空间聚类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林地自然经济质量以Ⅰ、Ⅱ类为主,约占57.14%;林地景观质量整体一般,Ⅰ、Ⅱ类约仅占36.45%。研究结果对全方位、多尺度掌握林地资源质量的空间分布、合理确定林地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旅游农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分析,从旅游资源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生产技术竞争力、管理竞争力4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旅游农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1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系数,运用物元可拓模型方法对广州蔬菜公园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验证了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广州蔬菜公园旅游资源竞争力与生产技术竞争力总体竞争力一般,但其旅游交通、生产能力具有竞争优势;市场营销竞争力与管理竞争力处于较差状态,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景观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用AHP法建立了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法计算矩阵的理想解和贴近度,建立了校园绿地景观评价方法和评优方法。结果表明,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总体质量比较好,其中清华大学质量最好,而中国矿业大学稍差些。运用AHP法与TOPSIS法相结合,能对校园绿地景观实现全面、合理地评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价方法,且提高了评价方法的易操作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类资源为研究对象,参考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与河北省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从基础设施、功能效益、产品特色、可持续发展4个准则层共选取出24个相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YAAHP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大小,并根据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从而对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鉴定及评价苦瓜的耐冷性,为苦瓜耐冷性资源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低温条件下测定17份苦瓜资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冷害指数及花粉萌发率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中的隶属函数进行耐冷性排序,结合两种方法的排序结果,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值、隶属函数值与原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综合鉴定及评价苦瓜资源的耐冷性.[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活力指数和冷害指数对苦瓜耐冷性具有较高载荷,其系数分别为0.795和0.923,可作为苦瓜耐冷性鉴定的重要指标;结合主成分值、隶属函数值排序,可将供试的17份苦瓜资源耐冷性聚类为高度低温敏感型、中度低温敏感型、低温敏感型、耐冷型、中度耐冷型和高度耐冷型6种类型.[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建立的苦瓜耐冷性综合鉴定与评价体系适用于苦瓜资源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高等级旅游资源构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数据,基于绝对数量、人均拥有量和地均拥有量3个评价指标,运用位序得分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各类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等级差异较大,其中黄山、宣城等皖南地区各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强,宿州、阜阳等皖北地区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弱。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灰色聚类法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体系。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其阚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湿地富营养化的特点。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体富营养化分级界限,正确地选择了各参评指标对于各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灰色聚类法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周玉洁 《乡村科技》2023,(19):65-68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可比性等基本原则,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的湖北省农村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当地农村三产融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6—2020年,湖北省16个市(州)的农村三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其中荆门市农村三产融合度最好,鄂州市农村三产融合度最差,各地区间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虽然都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发展水平不均衡。基于此,提出推进湖北省农村三产融合的措施:正视地区间差异、注重农产品精细加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基础、农村法信环境三因素来定量描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农村金融生态各要素贡献弹性进行排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评价,得出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质量处于一般等级水平的结论。并解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法治、信用、政策等环境弱化、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几方面,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强弱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基本公共资源内涵的界定,从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5个维度11个指标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一体化配置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一体化配置水平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和区域综合发展实力密切相关,还与地方政府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