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节白蜡幼枝修剪反应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节白蜡休眠期一年生枝和生长期当年生春梢的不同修剪强度的对比试验与结果分析 ,总结出对节白蜡幼枝修剪反应的一般规律 ,从而为对节白蜡盆景的修剪造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Chu,Shang et Su),采用常规群落调查方法在其分布区的典型区域设置了15个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统计分析了对节白蜡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等特征以及对节白蜡自然更新情况。群落物种组成分析表明,在被调查的15个样方中,共有乔木36种,灌木111种,草本60种。群落各层次物种重要值分析表明,对节白蜡在群落乔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45.62%);灌木层中对节白蜡的重要值最大(8.34%),但伴生的水蜡、棕榈和菱叶海桐等数量较多;草本层中薹草具有绝对优势(18.99%)。通过分析群落各层次物种的3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表明,对节白蜡各层次物种多样性关系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反映出对节白蜡在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存在对维持灌木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对节白蜡的保护中应注意保护其伴生种,例如黄连木和三角枫等;对节白蜡的天然更新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而对光照条件的改变是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对节白蜡群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当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与“京翠”在分子水平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性。利用叶绿体微卫星(Chloroplast microsatellite,cp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京山地区采集到的对节白蜡和“京翠”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并与其他物种共同构建UPGMA聚类图。结果发现,22对cpSSR引物共扩增出了88条多态性带,根据遗传一致度构建2个样本和其他物种数据的UPGMA聚类图,10个样本聚成5个大类:第Ⅰ类包括2个样本,分别为“京翠”和豆科物种;第Ⅱ类为对节白蜡、茄科、猕猴桃科、蔷薇科和桃金娘科;龙舌兰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分别归属于第Ⅲ、Ⅳ和Ⅴ类。这表明对节白蜡与“京翠”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性,但是两者亲缘性不高。  相似文献   

4.
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膜翅目:姬小蜂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鞭节有5亚节,雄蜂鞭节有4亚节。触角上着生有板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和Ⅲ型)、指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板形感器Ⅰ型仅分布于雄蜂棒节,雌蜂未见分布,毛形感器Ⅱ型和Ⅲ型仅分布于雌蜂触角,雄蜂未见分布,雌蜂的毛形感器总数量显著多于雄蜂。【结论】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共有6种类型感器,雌、雄蜂的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5.
对节白蜡种子休眠原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了对节白蜡翅果和去翅种子的吸水速度,用种子的不同部位水提液作了抑制物的生物鉴定,结果表明,果翅能透水,不是对节白蜡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果实各部位均含有抑制发芽物。尤以胚乳和种皮中所含的抑制物质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对节白蜡翅果和去翅种子的吸水速度,用种子的不同部位水提液作了抑制物的生物鉴定,结果表明果翅能透水,不是对节白蜡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果实各部位均含有抑制发芽物,尤以胚乳和种皮中所含的抑制物质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有效的种苗快速繁殖途径,保护濒危的对节白蜡。[方法]以对节白蜡顶芽做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6-苄基腺嘌呤(6-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比较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长势。[结果]取用0.1%的氯化汞消毒10 m in的顶芽做外植体较理想;树龄对顶芽形成愈伤组织没有明显影响,而激素的种类和它们在MS固体培养基上的浓度对对节白蜡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2.0 mg/L 6-BA+1.5 mg/L 2,4-D为最佳培养基,产生的愈伤组织生长快,将此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可加速增殖,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再生植株。[结论]采用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进行大规模快速繁殖是保护、开发、利用对节白蜡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探寻新的生物农药。【方法】对对节白蜡树叶中的化合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并将提取物分别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红腐病菌、核桃根腐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为了进一步锁定有效成分,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初步分离,并进行了组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在500μg/m L浓度下,乙酸乙酯萃取物整体表现出较好活性,其中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棉花红腐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8.0%、69.0%。组分1和组分4整体表现出优于其他组分的杀菌活性,其中组分1对棉花红腐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0.0%和79.0%,组分4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抑制率也达到74.0%。【结论】对节白蜡提取物对部分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为研究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节白蜡对人居环境空气中常见几种化学污染物的清除效果。【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对节白蜡清除常见挥发性空气污染物效果及其自身的挥发性物质释放情况。【结果】对节白蜡对甲醛、苯和甲苯、氨、臭氧等空气污染物具有良好清除作用。一株株型在(26~38)cm×(36~40)cm的对节白蜡,在0.56~2.22 mg·m-3的甲醛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甲醛的最大清除速率达(65.17±2.80)μg·h-1;在1.35 mg·m-3苯和1.09 mg·m-3甲苯的混合污染空气中,对苯和甲苯的清除速率分别达12.37和10.97μg·h-1;在含4.34 mg·m-3氨的空气中,对气态氨的清除速率达(296.04±13.07)μg·h-1,清除率达97.48%±4.31%以上;促进臭氧分解速率提高45%~100%,半衰期缩短一半。光照和盆土有利于对节白蜡对几种污染物的清除。试验期间,植株形态外观上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损伤。正常生长状态下,完整叶没...  相似文献   

10.
对节白蜡盆景产业化生产的探索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节白蜡盆景产业化生产的探索为切入点,通过对节白蜡这一能够代表湖北盆景风格特点树种特性的介绍,产业发展状况的描述以及实行其产业化生产的具体方法措施等方面的探索研究,指出了我国盆景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发展时期,提出了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我国盆景产业发展的正确选择,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对节白蜡自然资源的濒危机制,为其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pSSR分子标记,对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对节白蜡10个自然居群196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其UPGMA聚类图。【结果】6对cpSSR引物扩增出了30条多态性带,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25.7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0974,香农信息指数:I=0.1440,等位基因数:N_a=1.2575,有效等位基因数:N_e=1.1712)低于其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PPL=75.00%,h=0.1720,I=0.22732,N_a=1.7500,N_e=1.2756)。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4187,基因流(Nm)为0.6942,遗传距离范围0.0329~0.1569,根据遗传一致度(0.8548~0.9676),10个自然居群聚成4个大类。【结论】对节白蜡总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58.11%),因此,保护对节白蜡天然种群应重点保护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居群。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以开发新的生物农药,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离提取对节白蜡树叶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溶剂、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溶剂为乙醚,最佳萃取温度为100℃,最佳萃取时间为6 h。对乙醚提取物进行杀菌活性测试发现,乙醚提取物在500 g/m L的质量浓度下对5种供试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杀菌活性最好,抑制率可达100%,其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也能达到55.8%。GC-MS分析结果显示,乙醚提取的挥发性物质主要含有5个可分辨的成分,其中4号成分含量占总提取物的87.00%,NIST11谱库检索确证其结构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根据以上结果,初步确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对节白蜡重要的抗菌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何俊华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Liu,Yan&Broad, 2019是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 2015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通过解剖采集于沈阳市白蜡树Fraxinus spp.的受害新梢和枝条中的白蜡外齿茎蜂幼虫,获取其体内的寄生蜂幼虫,结合饲养获得蛹和成虫,利用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进行寄生蜂的物种匹配鉴定,确认白蜡外齿茎蜂幼虫体表卵泡中和体内不同大小的寄生蜂幼虫、蛹均为何俊华双短姬蜂。本文首次记述何俊华双短姬蜂各龄期幼虫(含预蛹)和蛹的形态学特征。何俊华双短姬蜂幼虫共5龄,不同龄期形态有变化,其中1~3龄幼虫第1~9腹节有侧刺突,末腹节有尾突,4~5龄幼虫各腹节侧刺突及尾突消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文献和野外考察,系统整理了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Chiú,Shang et Su)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生境条件,分析了其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DNA指纹图谱,从DNA分子水平鉴定区分大叶白蜡(对照)、大叶白蜡伊犁1号、金叶白蜡,为探究构建白蜡种质资源的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利用来自白蜡的11对SSR多态性引物对2个普通白蜡品种进行了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构建白蜡DNA指纹图谱,将11份白蜡种质完全区分。这些SSR标记所构建的白蜡的指纹图谱,不受表型特征限制,也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不仅可用于白蜡品种的鉴定,还可为白蜡品种的杂合性鉴定提供可靠的技术,为白蜡良种审认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白蜡蚧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科白蜡蚧属,主要寄生为害女贞和白蜡属的多种植物,近年来长春市主要绿化植物女贞上连年受到白蜡蚧的寄生为害,严重影响绿化效果。本试验对白蜡蚧在长春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选择合适防治防治适期,并对白蜡蚧进行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倍,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对白蜡蚧有较好防效,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女贞属林木都受到了白蜡蚧的侵害,使得城市绿化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白蜡蚧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的简单介绍,分析了白蜡蚧对女贞的影响,并提出了采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对白蜡蚧进行防控,以期对女贞白蜡蚧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白蜡、刺槐、臭椿林地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臭椿相比,白蜡林地的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其它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刺槐对土地的改良效果优于臭椿。土壤中脲酶活性刺槐林地(白蜡林地(臭椿林地,白蜡林地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刺槐林地中等,臭椿林地最低。白蜡林地细菌数量最高,真菌数量刺槐林地>臭椿林地>白蜡林地,放线菌的数量刺槐林地>白蜡林地>臭椿林地。  相似文献   

19.
郭军  郭玉琴  何宁花  邵锋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27-227,230
普通白蜡嫁接金枝垂枝白蜡冬季观赏价值高,有着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阐述了金枝垂枝白蜡和白蜡的特征特性,介绍了白蜡嫁接金枝垂枝白蜡的繁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湖北白蜡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仅在湖北省中部大洪山南麓残存,其自然分布区位于京山县与钟祥市接壤一条狭长地带内,现有的湖北白蜡大多为萌芽更新混交林,主要有五个类型,即湖北白蜡-铜钱树混交林,湖北白蜡-黄连木混交林,湖北白蜡-青檀混交林,湖北白蜡-三角枫混交林,湖北白蜡-菱叶海桐混交林,其中湖北白蜡处于优势地位,群落相对稳定,但在自然演替中,由于人为破坏严重,其它树种的入侵,对湖北白蜡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