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切口锁定钢板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评估手术风险后,分别对4例患病动物采取股骨头和股骨颈切除、人造圆韧带植入术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及时对术肢做康复训练,每周评估手术的疗效并对2种手术的疗效进行对比,连续7周。通过对比2例犬猫临床股骨头切除术的案例和2例犬猫人造圆韧带植入术在犬猫股骨头无菌坏死、股骨头颈骨折方面的治疗效果,表明这2种手术在减轻动物疼痛,恢复其正常生活的疗效理想。此外,在进行术后负重及疼痛测试后,发现股骨头骨折的动物选择股骨头切除,其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26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30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骨盆骨折解剖复位20例,复位满意4例。术后根据Matta髓臼骨折功能评级,无痛、行走活动正常者15例,轻度疼痛、轻度跛行但不需扶拐者9例,中度疼痛、须扶拐行走者2例,无严重不能行走者,优良率达92.3%。结论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肛门入路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小儿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会阴Soave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要明显要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且出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通过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比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肛门入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期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纵劈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肱骨髁间骨折35例,按照OTA/AO分类均为C型,其中C1型2例,C2型24例,C3型9例,均采用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5例均获随访,患肢屈伸范围明显改善,MEPS评分优23例,良10例,可2例。全部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中3例尺神经损伤者恢复良好,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5±0.7)个月。结论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显露骨折充分,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病灶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入路方式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对比术前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术后恶心呕吐、头痛、肿瘤压迫、视乳头水肿、内分泌改变等症状发生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仅有1例感染发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病灶,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生活质量的早期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和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两种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锁定钢板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治疗总有效率、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围术期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而言,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锁定钢板掌侧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05-2010-10月我院收治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AO分型为B及C型,应用桡骨远端斜T形锁定钢板,采取掌 侧入路对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外结合前内微创入路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后Pilon骨折患者在采用保留关节周围起软组织夹板作用的关节囊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牵引、干骺端撬拨、推顶、植骨恢复关节面完整解剖结构,以距骨关节面为模具,细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骨折复位稳定。通过后内侧切口入路稳定后踝骨折块,通过前内侧微创切口将主力钢板置于胫骨内侧,Mippo技术完成锁钉,结合多枚拉力螺钉形成关节面下镶嵌挤压的多平面支撑固定。结果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5例,复位可8例。本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均未出现不愈合、皮肤坏死、内置物外露、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跟腱挛缩、踝关节慢性行走性疼痛。末次随访Bari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6.96%。结论后外结合前内微创入路结合主力钢板加多平面拉力螺钉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在保护软组织牵张力和血运、减少内置物容积的同时可完成骨折有效复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后入路,观察组实行椎旁肌间隙入路,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腰背部疼痛评分以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胸腰椎后凸Cobb角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椎旁肌间隙入路比传统后入路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缓解较快,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随访16.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7~11个月(平均8.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10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后内侧倒L型入路用于复杂胫骨近端和平台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Pilon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127例Pilon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石膏固定17例,解剖钢板固定45例,克氏针螺钉固定13例,三叶草形钢板固定52例。结果本组127例Pilon骨折经治疗后,其踝关节功能采用Mazaz等制定的评分系统评估示:优92例,良25例,差10例,优良率达92.1%。结论Pilon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医疗条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医院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患者16例(观察组),均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另选择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在医院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均未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髋关节疼痛情况和功能改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精确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能够彻底清除坏死病灶和周围硬化骨,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长骨干骺端骨折儿童68例,根据其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6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3例,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35例,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结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回访期间观察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侧斜形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外侧斜形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47例(48足)跟骨骨折,必要时行植骨治疗,病例中有46例(47足)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结果 本组优28足,良15足,可2足,差2足,优良率91.48%.结论 经外侧斜形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牢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青少年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方法治疗)与观察组(28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P0.05)。结论: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治疗中,锁定钢板的应用效果更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X射线检查,确诊了一例猫右后肢股骨颈骨折.采用股骨头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患猫逐渐恢复了正常运动能力.股骨头切除术对于猫股骨颈骨折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腕背桡侧入路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巴尔通(Barton)掌侧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Barton掌侧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腕背桡侧入路术)32例和对照组(直接掌侧入路术)30例,对两组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正中神经刺激症阳性发生率、骨性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显露时间与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正中神经刺激阳性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术后随访8个月,依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观察组评分为(3.11±1.89)分,优良率93.8%;对照组评分为(3.26±1.92)分,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背桡侧入路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Barton掌侧型骨折的疗效与直接掌侧入路相当,但具有安全简单、术后正中神经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尺骨截骨延长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的30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尺骨截骨延长治疗为观察组;以2011年前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2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果显示,采用尺骨截骨延长治疗的观察组优18例,良好9例,总有效率90.00%;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优11例,良好7例,总有效率为64.29%。结论与常规骨折手术治疗对比,采用尺骨截骨延长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非常显著,同时患儿也能够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分别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和经颅人路手术的92例垂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结果和随访显示:经鼻、蝶窦手术组患者的症状、视力、激素水平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经颅手术组,肿瘤全切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亦较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并发症少,有进一步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