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钻探成果表明,落实仙桥低凸起以东砂体发育范围是丽水凹陷北部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的关键。以三维地震为基础,结合周边探井资料,开展构造演化、构造样式、断裂体系及断层活动性研究,分析仙桥低凸起构造特征,进而从构造角度总结低凸起对东部主洼的沉积控制作用。仙桥低凸起为丽水凹陷断陷期发育的坡垒构造,发育地垒和半地垒两种构造样式,西倾主控断层仙桥大断裂为初始裂陷期多条独立断层生长、连接发育而成的断裂带,断陷末期断层硬连接区逐渐演化为断裂转换带。强断陷期仙桥大断裂活动性强,低凸起沉积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断层控砂;断陷末期在断裂转换带疏导下水系越过低凸起输入东部主洼,形成转换带控砂。围绕断陷末期断裂转换带,在仙桥低凸起东部落实南、北两支大型三角洲沉积体,为该区的油气勘探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阿拉伊盆地是在强烈褶皱的古生代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隶属于特提斯构造带北缘盆地群,是经过不同时期、多次构造运动改造而形成的复合-叠加型盆地。系统分析了阿拉伊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侏罗纪-古近纪的断陷-坳陷发育阶段,是盆地广泛遭遇特提斯洋海侵的时期,期间形成的陆相-海相沉积层序构成了该区重要的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古近纪末期的构造运动在盆地形成大量逆冲断层和背斜、断鼻构造,这些背斜、断鼻构造成为盆地内主要圈闭类型。新近系地层胶结致密,可作为区域性盖层,利于油气保存。  相似文献   

3.
A区块位于阿尔及利亚撒哈拉地台东北部,石油地质条件优越。由于受到多期构造作用叠加,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系统。研究区共发育4个不同级次的断裂体系并可划为下部断陷、中部坳陷、上部逆冲反转3套构造层。断层在平面上发育平行状、辫状、梳状、雁列状和帚状5种断裂样式,在剖面上发育平行、"X"型、"V"型、"Y"型和堑垒型5类断裂组合。断裂体系的形成演化响应于区域上的伸展-抬升-拉张-挤压4期构造活动。区块内发育受断层控制的低幅度断背斜、断块构造和逆冲挤压反转构造3种类型构造圈闭。受早白垩世奥地利运动影响,断裂在研究区西部与中部对油气聚集成藏起输导作用,在东部对油气成藏起破坏逸散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豫西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合差异构造变形分析及成藏动力学研究,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模式之间的关系。根据构造样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则,结合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将构造样式分为基底卷入型、盖层滑脱型、构造样式叠加3大类。基底卷入型分为压扭性断块与基底逆冲、扭动构造、基底翘曲共3种次级构造样式;盖层滑脱型主要为滑脱正断层的构造组合;构造样式叠加包括压性断裂组合和反转构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断裂与古地貌,而区内主要成藏模式为自生自储型和次生型。  相似文献   

5.
塔中北斜坡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重要勘探区域,具有构造演化期次多、断裂系统发育、油气分布规律复杂等特点,深入探讨断裂体系与油气的关系对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结合地震、地质等资料,在研究区识别出中加里东期北西向逆冲断裂体系、晚加里东期北西向逆冲断裂体系、加里东末期-早海西期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分析了各期断裂体系与生排烃史的配置关系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其中中加里东期断裂体系控制油气运聚的基本格局;晚加里东期断裂体系控制构造圈闭的发育与分布;加里东末期-早海西期断裂体系控制油气富集。指出该区油气主要富集于加里东末期-早海西期断裂及其交汇部位,在勘探开发中要注重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茫汉断陷是松辽盆地开鲁坳陷内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茫汉断陷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区内断裂发育,以北北东向为主;构造样式多样,包括了伸展、走滑和反转3种基本类型。茫汉断陷的构造特征复杂,具有“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可划分为南部次凹、北部次凹和保乐屯低凸起3个构造单元,并可进一步细分为7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北部次凹具有西断东剥的构造特征,德胜断裂为北部次凹的控盆断裂;而南部次凹具有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构造特征,茫汉断裂为南部次凹的控盆断裂。而南部次凹的次级构造单元查干浩来洼陷和查干楚鲁陡坡带是相对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7.
长岭断陷因具有重大的油气资源潜力而成为当前勘探研究的热点目标,断陷内的多个地区均获得了勘探突破。通过系统开展地层划分对比与构造精细解释,分析了长岭断陷构造格架特征,明确了断陷内的次级断陷以单断箕状半地堑为主,以及同期半地堑和不同期半地堑2种组合类型。结合不同断裂系统在统一应力场中的演化规律,恢复原型盆地,划分长岭断陷演化机制及变形序列。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西湖凹陷不同区带的油气成藏差异对比,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和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的油气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的油气藏主要呈现大构造小油藏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富集在受早期断层控制的有效构造圈闭内,有效区域性泥岩盖层是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的关键,晚期近E-W向断层的发育对花港组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起调节和改造作用;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的油气藏呈多层系、多系统的分布特征,鼻状构造背景下的圈闭是平湖构造带油气运移的最有利指向及富集区,断裂发育的规模、样式及区域性的泥岩盖层决定了油气藏的类型、富集程度及分布。  相似文献   

9.
赛51高产碳酸盐岩基岩油藏的发现,揭开了二连盆地大规模勘探潜山油藏的序幕。对赛汉塔拉凹陷前中生界基岩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前中生界基岩与下白垩统断陷湖盆的有机结合是基岩油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基底结构、基底岩性及地层层序、构造发育史和下白垩统断陷湖盆的发育情况等区域地质背景,决定了基岩油藏的形成特征:中生古储的流体源、高产风化壳储集体、多层状储盖组合、右旋剪切应力场控制下的圈闭模式。  相似文献   

10.
南薇西盆地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南薇西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及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表明:南薇西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分为3个主要阶段;沉积环境总体上表现为海侵和海扩的过程;盆地普遍发育中始新统、上始新统-下渐新统、上渐新统-中中新统共3套烃源岩层系;主要发育中始新统、上始新统-下渐新统、上渐新统-中中新统、上中新统共4套储层;盖层主要以局部泥岩交互层为主。南薇西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较大,估算的盆地地质资源量中石油为8.76×10~8t、天然气为13382×10~8 m~3。  相似文献   

11.
潘诺尼亚含油气盆地隶属于中欧油气区,分析了潘诺尼亚盆地区域地质概况、构造特征及演化特征。研究了盆地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成藏规律,盆地的油气分布及运移情况,并指出中生界沉积序列的基底推覆体构造为最可能的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湾盆地属于拉张和被动大陆边缘相叠加的复合型盆地,在中侏罗世断裂拉张的构造条件和半封闭海的气候环境下形成了一套巨厚的芦安盐层。从白垩纪开始,持续的沉降为盐岩演化并形成一系列盐构造奠定了基础。结合盆地特征,系统阐述了该地区盐岩及其盐构造的类型、演化、成因,并且从影响烃源岩成熟,改善盐下层物性,成为封闭性好的盖层,提供烃类运移通道,形成有效圈闭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储存所起到的控制作用。以期为我国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等地的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受晚燕山期古构造应力场制约,川东南丁山构造发生断裂褶皱变形,使得天然剪性构造裂缝成为控制该区龙马溪组页岩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为此,从制约构造裂缝的直接原因———构造作用出发,对研究区页岩裂缝进行预测。首先厘定该区构造演化时序与变形特征,并对影响裂缝发育的晚燕山期两幕最大主应力进行模拟,在该基础上,依据岩石破裂系数和泥页岩裂纹扩展与演化阶段的划分标准,预测裂缝的发育类型与分布。结果表明,贯通裂纹以及断层主要分布于鼻状构造转折部位,对储层物性起改善作用,萌生和发展阶段裂缝分布于鼻状构造的 NE 和 SW 两侧。  相似文献   

14.
柴西地区构造带与阿尔金断裂近垂直,与昆仑山山前断裂近平行,以基底逆冲断层、压扭性断层、反转断层为主要构造要素发育的强变形带构成不同尺度构造单元的边界.通过精细的构造解析,认为狮子沟构造带的滑脱层与细砂山组沉积是伸展体制转向挤压体制的关键.柴西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裂陷伸展与挤压收缩交替变化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侏罗纪裂陷、白垩纪坳陷、古近纪弱裂陷、新近纪-第四纪挤压收缩等构造演化阶段.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狮子沟构造带的分层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束鹿凹陷发育有西部斜坡潜山带和东部陡坡潜山带,以侵蚀山、断块山、褶皱-侵蚀山为主。区内潜山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别为不整合面及断层输导体、基底断层发育及其演化、基底岩性等3个方面,其中不整合面及断层输导体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基底断层发育及其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的形成与发育、基底岩性控制了潜山储层的分布。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结合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出束鹿凹陷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陡坡带的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青东凹陷是受走滑断裂影响、区域拉张作用控制而形成的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是胜利油田勘探程度较低地区,同时也是近期勘探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利用测录井、取心和地震资料,对青东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Esu4)沉积及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存在3大物源-沉积体系,即北部以垦东凸起为物源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西部以青坨子凸起为物源的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及东南部以潍北凸起为物源的三角洲沉积体系。Esu4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受古地貌、断层活动的联合控制,"四周环凸、垒堑相间"的古地貌导致多物源体系、多沉积类型并存;NNE、近EW、NWW向3组断裂系统活动形成的断沟、断坡及沉积中心变化控制了沉积体系空间分布。凹陷主体呈现近东西向展布的沉积格局,东部受郯庐断裂控制主要呈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17.
长岭地区坳陷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区内共发育4种断裂平面组合样式,中央坳陷区的乾安、黑帝庙等地区主要发育羽状直线型断裂组合;西部阶地可发育走滑断裂系形成的羽状对称型断裂组合;西部斜坡区和东部腰英台地区主要发育"入"字型、"S"字型等断裂组合。坳陷层总体发育有利的低幅度断块构造圈闭,断块圈闭又分为西部斜坡圈闭带和东部斜坡圈闭带2种类型,其圈闭演化特征是"形式相似、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三道桥北地区古近系-白垩系的勘探方向,应用油气成藏综合分析评价理论,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和岩心录井等资料,研究了其构造、地层和储层发育等特征,探讨了油气成藏要素,并分析了其控制作用,进而建立了成藏模式。三道桥北地区结构受海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控制,形成不整合和断层控制的复合构造圈闭;北部库车凹陷陆相油源沿断层和不整合形成的运移路径将油气运移至白垩系-古近系复合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其中断裂控制了油气藏的空间展布区带,而不整合是油气远距离运移的重要横向运移通道,古近系膏盐岩、泥岩是油气运聚成藏的重要盖层。综合成藏要素及其控制作用建立了三道桥北地区的“横向运移,垂向调整,三元控藏,构造控富”的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三道桥北地区断控复合构造圈闭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9.
滑脱断裂在断陷盆地中普遍发育,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乌石凹陷海底电缆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乌石凹陷东洼首次识别出伸展滑脱断裂体系,流二段厚层泥岩、高角度斜坡和渐新世强烈拉张作用分别是其发育的重要物质条件、几何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基于平衡剖面分析将其形成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高角度正断层形成阶段、高角度正断层向低角度正断层递变阶段、低角度正断层上覆地层滑动阶段。基于伸展滑脱断裂在地震剖面上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建立了伸展滑脱断裂断距不协调、非三角形减薄以及非沉积超覆等3种典型识别标志,并总结了伸展滑脱断裂旋转型、非旋转型、叠瓦状构造型、双重构造型等4种构造样式。该研究对乌石凹陷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力产层主要是奥陶系,目前已发现塔中良里塔格组礁滩型、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层间岩溶型、塔北哈拉哈塘一间房组—鹰山组层间岩溶型3个大油气田。 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是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大油气区,油气分布不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受盖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与发育程度控制,油气藏具有准层状分布的特点。寒武系—奥陶系优质烃源岩提供了充足的油源,加里东期走滑断裂为油气运聚提供了条件,生储盖条件配置良好,晚加里东期及海西期多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