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MRI、CT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照分析MRI不同扫描序列及CT对多发性硬化(MS)病灶的显示情况,评价其对MS病灶的显示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临床及影像诊断为MS的影像资料。46例均经MRI的T1WI、T2WI常规检查,其中12例使用脂肪抑制技术(Fast IR),8例行增强扫描,6例同时经CT检查。结果:多发性硬化为白质内多发圆形或卵圆形的T1WI为中等或稍低,T2WI高信号影为主的病灶,CT上为低密度影。CT的显示率仅为MR的54%,T2WI显示的病灶较T1WI为多,Fast IR对显示脑干、胼胝体、视神经的病灶敏感,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强化。结论:MRI诊断MS明显优于CT。MRI不同扫描序列及增强扫描的有机结合,可以判断病灶的消退、进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PNET患者5例影像学表现,其中行CT平扫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结果:5例PNET病灶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其中顶叶3例,额顶叶1例,颞顶叶1例,病灶普遍较大,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T1WI上5例均呈稍低信号,T2WI上4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行CT扫描病灶均呈稍高信号。5例病灶中囊实性4例,实性1例。病灶内出血4例,瘤周无水肿3例,轻度水肿2例;增强扫描病灶内实性成份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儿童幕上PNE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根据肿瘤部位、形态、囊实性肿块、瘤周水肿、出血等特征可为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I资料的腮腺肿瘤患者,观察病变的MRI信号、增强扫描表现、病灶边界、病变位置、生长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分析良恶性肿瘤间MRI征象的差异。结果腮腺肿瘤72例,其中良性40例,恶性32例。良恶性肿瘤在T1WI、T2WI、压脂T2WI信号强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T1WI、T2WI、压脂T2WI、增强扫描T1WI上良恶性肿瘤边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恶性肿瘤比较容易呈弥漫性生长及对周围组织侵犯,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恶性肿瘤在均质性、强化程度、位置、淋巴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图像上,肿瘤边界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征像,其中增强扫描T1WI肿瘤边界是否模糊对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最明显。当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及对周围组织有侵犯时应考虑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其MRI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T1WI上肿瘤实体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上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强化。此外,MRI还可显示肿瘤内坏死、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结论MRI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可提高对骨巨细胞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CT、MRI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提高肾上腺皮质腺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们医院从1993~2002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或/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43岁.检查设备为GE 9800型CT机,GE Prospeed SX Advantage型螺旋CT机,GE1.0T Signa Horizon LX型磁共振设备,行CT或/和MRI平扫,然后行增强检查.结果:22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5例,左侧7例.最小病灶为9×12mm,最大病灶为170×120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边缘部分清楚,增强可显示部分强化,MRI表现为T1WI类似肝实质信号,T2WI接近或高于肝实质信号.结论: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②结合临床资料,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仅行MRI检查8例,仅行CT检查9例,另3例均行CT和MR检查.结果 肿瘤位于睾丸5例、卵巢7例、前纵隔6例、腹腔1例、小脑半球1例.肿瘤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肿瘤呈等或低密度,均未见脂肪、钙化,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MR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以等、低信号为主,T2W稍高信号,囊变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部分肿瘤见出血.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实性部分及分隔中度至明显强化.15例行术前血清AFP检查,其中11例明显升高,治疗后下降.结论 卵黄囊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年龄及血清AFP,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在静脉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静脉性脑梗死患者MRI及MRV图像特征.结果 16例患者MRI平扫可见局限性脑肿胀,病灶分布与动脉供血范围不符,其中9例梗死区内出血,15例于T2WI出现静脉窦等信号、FLAIR呈高信号.16例患者MRV均表现为静脉窦内充盈缺损,其中13例发生于上矢状窦.结论 MRI结合MRV可作为静脉性脑梗死的最佳诊断及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肌内黏液瘤的MRI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四肢肌内黏液瘤的临床资料以及MRI表现。结果 13例黏液瘤病变位于上肢者5例、下肢者6例、臀部者2例,均位于肌肉内。MRI信号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13例中信号较均匀者4例,信号不均匀者9例,不均匀者主要表现为T2WI可见低信号间隔。13例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的,其中5例为条片状轻度强化,3例为无明显强化。结论四肢肌内黏液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MRI表现与临床联系,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临床、MRI特征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5岁.本组病例全部来自血吸虫疫区,均有疫水接触史,病程7天~6个月不等.所有病例均采用GE1.0T超导磁共振机,每例均常规做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其中8例在行MRI检查前做过CT扫描.结果:幕上10例,幕下4例;局灶性脑炎及脑膜炎型4例,肉芽肿型9例,脑萎缩型1例.病变在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形态呈脑回状或指套状.Gd-DTPA增强后13例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其中6例呈结节状强化,6例呈多发、散在小点状强化,部分聚集呈簇状,1例幕上病变呈散在密集的结节状强化,同时伴有小点状,泥砂样强化.1例病灶无强化,呈脑萎缩改变.所有病灶周围均有明显脑水肿表现,病灶大小与灶周水肿不成比例,即病灶体积小而水肿面积大,有不同程度占位征象.结论:脑血吸虫病MRI表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MRI检查也是术后随访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水成像技术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术后的MRI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PAHG注射隆乳者的乳腺MRI及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110只乳房MRI常规检查显示:PAHG于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PAHG周围见低信号包膜样结构影;MR水成像技术图像显示PAHG呈显著高信号,周围皮肤、皮下脂肪、乳腺腺体、肌肉、胸膜及肋骨组织均被抑制,呈低信号表现,PAHG假体可三维立体显示。结论MR水成像技术能对PAHG注射隆乳术后的性状有准确的判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块伴较大坏死囊性变.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T1WI信号较脑实质偏低,T2WI较脑实质信号偏高;CT图像肿瘤实性部分密度较脑实质偏低,囊性成分密度较脑脊液偏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4例肿块较大,压迫第四脑室及中脑水管,引起幕上脑室积水,但病灶周围脑实质无明显脑水肿.结论 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该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任伯绪 《长江大学学报》2005,2(3):12-14,i002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MR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病例MR资料.结果:肿瘤边缘多不规则(11/14),T1WI呈等、低信号9例,呈等、高信号2例,较均匀信号3例;T2WI像呈不均匀信号12例,呈较均匀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脑膜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需注意和良性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 62只眼外伤的 X线平片及 CT表现 ,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进一步提高诊断确率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62只证实的眼外伤 ,84%的患者在 1 d内行 X线平片及 CT检查 ,X线平片常规摄眼眶正位及侧位片 ,而 CT常规轴位扫描 ,层厚及层距 3mm,矩阵 51 2× 51 2 ,用骨窗及软组织窗条件分析眼眶骨质和眼球结构。结果 :X线平片、CT对 39枚异物 (眼球内 2 3枚 ,眼球壁 1 1枚、球后 4枚、眼脸 1枚 )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46%和 92 % ;X线平片诊断眼眶骨折 5例 ,CT诊断眶骨折 1 2例 ;CT诊断眼球破裂伤 (合并球内出血 ) 51例 ,而 X线平片未能显示。根据 CT表现结合临床将眼球破裂分为三型 :重度外伤无法修复 ,无复明希望 ,应行眼球摘除术 ,而轻、中度破裂均可行清创修复。结论 :CT检查对诊断眼部异物、眼眶骨折及眼球破裂伤均明显优于 X线平片 ,并可估价眼球外伤的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股四头肌MRI特点。方法:对表现为腓肠肌肥大的下肢近端肌无力的拟诊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33例患者行肌酶谱、肌电图、肌肉病理活检及股四头肌MRI检查,同时选取其他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包括肢带型肌营养不良5例、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作为对照。结果: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33例患者的受累肌群均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在FSE T1WI上均呈等、高混杂信号,在压脂FSE T2WI上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7例,双侧缝匠肌(19例),股薄肌(13例),半腱肌(15例)相对保存相对完好;5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受累肌群表现为2种信号:一种为长T1、长T2信号(3例),另一种为短T1、长T2信号(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肌肉MRI异常形态改变可不明显。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则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在FSE T1WI上均为高混杂信号,在压脂FSET2WI上呈多为混杂高信号,大腿肌群全部受累,为均一性萎缩。结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MRI主要表现为双侧大腿肌群脂肪增生明显,大部分病例股薄肌、缝匠肌、半腱肌相对保存完好;MRI检查能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诊断、临床选取准确的活检部位提供定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疑子宫肌瘤的患者行低场磁共振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并通过术后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瘤和卵巢囊腺瘤外,余MRI诊断均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符合率达90.9%;20例子宫肌瘤中多发子宫肌瘤12例,单发子宫肌瘤8例,共检出49个病灶,本组除2个病灶在T1WI上为不均匀高低信号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36个,混杂信号10个,高信号3个,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10个,均匀强化39个。结论低场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清晰、准确地显示肌瘤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子宫的毗邻关系,可作为B超、CT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2例疑子宫肌瘤的患者行低场磁共振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并通过术后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瘤和卵巢囊腺瘤外,余MRI诊断均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符合率达90.9%;20例子宫肌瘤中多发子宫肌瘤12例,单发子宫肌瘤8例,共检出49个病灶,本组除2个病灶在T1WI上为不均匀高低信号外,其余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36个,混杂信号10个,高信号3个,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10个,均匀强化39个.结论 低场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清晰、准确地显示肌瘤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子宫的毗邻关系,可作为B超、CT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错构瘤的CT表现。结果单侧12例均为单发,双侧肾脏1例,合并肾肿瘤出血3例,男:女为4:9。CT平扫表现:呈混杂密度肿块,或呈等或低密度肿块;CT增强扫描见病灶内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呈不同程度的增强,脂肪密度灶及肿瘤出血灶无明显强化。结论多脂肪成分的肾错构瘤具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对肾错构瘤及瘤内出血多能作出明确诊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则需结合B超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眶CT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iod-associated ophthamopathy,TAO)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TAO患者(观察组)进行眼眶CT冠状位平扫,获得平扫图像后,使用设备自带NNT操作软件测量眼外肌总横截面积,并与同期来院检查正常者(正常组)进行对比,评价眼眶CT冠状位平扫在TAO诊治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眼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及眼外肌总横截面积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AO组患者CAS评分与眼外肌总横截面积呈正相关(r=0.791,P0.05)。结论眼眶CT定量分析眼外肌横截面积可评估TAO患者的活动性,反映眼外肌增粗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临床和病理学确诊的脑血吸虫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病灶呈不规则的等或稍高密度灶。动态增强后早期、中期、晚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不相同,病灶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经药物治疗后复诊大多数患者脑组织恢复正常。结论:脑血吸虫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为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6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单右侧11例,单左侧2例,双侧3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内密度/信号不均匀,以脂肪为主12处,以软组织为主8处,增强扫描软组织呈轻至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肿瘤长于增生的肾上腺内,4处病灶有点状或条状钙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诊断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