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为养牛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使我国秸秆养牛得到了迅速发展。 1秸秆处理方法 目前,秸秆处理方法主要有青贮、氨化、盐化、碱化等。经过处理的秸秆,可明显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最近有报道,利用酵母菌将秸秆进行发酵处理生产酵母发酵饲料,饲料品质优、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
开发利用作物秸秆,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走高效节粮型牧业道路,是我国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加工处理作物秸秆的方法有青贮、微贮、氨化、碱化等多种。由于碱化、氨化方法处理作物秸秆的时间较短,且不受季节限制,取用方便,群众比较容易接受。为进一步提高作物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笔者根据反刍家畜能够吸收利用部分非蛋白氮,将饲料碱化与氨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试验并推广利用尿素强化碱溶液浸泡处理秸秆喂牛、羊的方法,收到明显效果。1.秸秆处理方法:在水泥池或大缸中放人清水,加入适量氢氧化钢制成1.5%的溶液,再加入1%的尿…  相似文献   

3.
常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酸化、碱化、氨化、氧化及它们相互结合后的复合处理等。现主要介绍碱化、氨化两种方法,1碱化处理碱化处理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碱溶液,促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提高膨胀力与渗透性,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提高秸秆中含氮物质和潜在碱度,从而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效果。一般来说,各种农作物秸秆均可作碱化处理。最常用的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大豆秸秆等。经过碱化处理的秸秆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可直接饲喂牛…  相似文献   

4.
发展秸秆畜牧业具有节粮和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双重意义,秸秆处理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秸秆饲料化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做了回顾,评价了秸秆氨化处理方法,介绍了改进型的秸秆氨化、碱化、盐化综合处理及秸秆复合青贮技术;还介绍了含秸秆颗粒饲料的制作;最后指出了秸秆处理利用的生产技术需求,并且讨论了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由于秸秆本身的难降解性和秸秆处理技术的有限性,目前存在秸秆过剩的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好秸秆资源是现代农业面临的难题。目前对秸秆饲料的有效加工调制方法有很多,比如:氨化、碱化、青贮、微生物发酵、酶制剂处理等,但从各方面来看效果较好的还是青贮、微生物发酵以及纤维素酶处理。文章在总结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利用微生物和酶制剂处理秸秆饲料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龙 《饲料工业》1991,12(10):14-15
<正> 近百年来,已有各种物理和化学分解秸秆的处理方法,但在诸多方法中,因为成本太高,或处理太复杂,不能大批量连续工业化生产,而且往往分解不充分,影响动物健康,所以大都不能用于饲料工业。实际上只有碱化和氨化分解秸秆的方法得到应用。本文讨论这两种方法,并研究通过添加其他饲料原料生产反刍动物全价饲料的可能性。一、碱化秸秆生产配合饲料1.用 NaoH 工业化分解这里是指大批量地(5~20吨/时)碱化秸秆的方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我国的奶牛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从人均占有的奶量看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6,仅及发达国家人均数的1/78。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加快奶牛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为此,需积极开发利用各种饲料,科学设计奶牛日粮,发展奶牛业。在饲粮紧缺的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饲源:(一)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应用秸秆氨化、碱化或氨化碱化复合处理等方法处理作物秸秆作饲料。我国秸秆氨化技术已初步得到推广,当前需探索加工成本最低、饲料报酬最高的处理,尤其是复合处理法。这方面尚有不少工作可做。(二)开发非蛋白氮(NP…  相似文献   

8.
不同化学处理的粗饲料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是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玉米秸、小麦秸为主要原料,采用氨化、碱化两种方法进行处理,研究化学处理前后秸秆营养成分的变化,和处理前后样品体外发酵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质消化率,旨在寻找合理开发这两种秸秆饲料资源的有效方法,为作物秸秆的利用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腐真菌与秸秆饲料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非竞争资源,在我国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等特点。据估计,每年各类秸秆的总产量约5-7~6亿t。而目前用于饲料部分还不足10%。所以,探索秸秆处理措施,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扩大有效利用范围,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秸秆利用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切碎、泡软、蒸煮),化学法(氨化、碱化、酸化等)和生物法。在生物法处理中,只有少数真菌能同时分解所有的植物聚合物,主要是白腐真菌。利用白腐真菌处理秸秆,提高秸秆饲料的有效利用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1 限制秸秆饲料有效利用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0.
开发利用作物秸秆,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走高效节粮型畜牧业道路,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笔者根据反刍家畜能够消化利用部分非蛋白氮,将饲料碱化与氨化方法结合处理,利用处理后的秸秆饲喂肉牛。现将1997年10月20日至12月18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秸秆处...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农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1.钥饲料全世界每年有纤维素资源1000亿吨左右,我国约有50亿吨,其中麦秸、稻草、玉米秸占70%左右。但秸秆饲料不经处理,其利用率很低。常见的处理方法有: ①碱化处理常用烧碱分解法。将秸秆等粗饲料切成2~3寸长,喷入烧碱3%,堆(2~3米高)2~3天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让其继续碱化分解。试验表明,碱化处理秸秆的有机物消化率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有所提高,但占地方,易自然,操作人员危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村,过去利用秸秆养猪,几乎没有什么效益,所以秸秆在养猪方面,至今尚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各种传统秸秆养猪方法,作了科学分析和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一种利用秸秆养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采用机械粉碎、碱化和微贮处理等系列技术措施,对秸秆进行综合处理,制成乳酸菌草粉生物饲料(湿料),并采用工业化生产方法将其制成干粉料,用以取代20%以上的饲粮,可生产出相同的配合饲料,其成本可降低15%左  相似文献   

13.
稻草是水田的主要副产物。除了用于编织品外,余者大部分作饲料,喂牲畜。稻草的粗纤维比谷草硬得多,牲畜吃了不易消化吸收,如经石灰水碱化处理,就可以软化其粗纤维结构,溶解一部分难以消化的秸秆,使其由硬变软,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利用率。据分析,经过碱化处理的稻草作为饲料,其营养价值(每公斤0.31个饲料单位)比未处理的提高0.5~1倍。同时还能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碱化处理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根据饲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上世纪末,有些国家就试图用化学处理方法来提高秸秆和其它劣质饲料的营养价值。这种方法在挪威应用最为广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该国使用德国Beckman法碱化的秸秆饲料达150余万吨。但由于用氢氧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秸秆饲料化学处理现状的介绍,就我国当前广大农村千家万户饲养家畜的具体国情,对秸秆碱化法、氮化法和复合同步法3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特别就氨化法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的秸秆含水量、环境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等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秸秆饲料处理的前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秸秆中的能量营养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所以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细胞膜中含有牢固的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复合物,它阻碍瘤胃微生物区系对细胞内容物发生作用和饲料的正常消化。现在有许多方法可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如热处理、辐射、化学和生物学处理、压制颗粒料和块料等。为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我们对碱化麦秸的适口性和增重等进行了初步试验。供试牛为20头1岁左右的短角杂交一代肉用牛,随机分成2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喂碱化麦秸,对照组喂原麦秸。根  相似文献   

17.
<正>秸秆饲料是一类高纤维、低蛋白质、少能量、缺乏矿物质的粗饲料,而且某些粗饲料的细胞壁成分含有大量的抗营养物质(如稻草中的大量硅酸盐等)。因此,动物对其采食量少,消化率低。用秸秆饲料直接饲喂家畜,不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秸秆饲料通过碱化处理,可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改善适口  相似文献   

18.
1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开发与利用。常见方法有粉碎、铡切、碱化、氨化、青黄贮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秸秆的饲喂性能,并使其营养价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充分意识到秸秆资源在畜牧养殖业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潜力,大力开展了秸秆养畜工程建设,陆续发展了上百个秸秆养畜示范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秸秆养畜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秸秆处理方式还存在弊端,秸秆青黄贮只是在密闭的环境中通过厌氧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作用)使物料pH值下降,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安全地保存其营养,且青黄贮并没有提高秸秆类粗饲料的营养价值。秸秆单独的碱化和氨化处理,对改善秸秆饲料的采食量与消化率效果影响不大。有试验表明,秸秆在碱处理的基础上再补充优质氮源,既有效地提高了秸秆的潜在消化率,又改善了养分平衡,这种双重效果成倍增加了秸秆类饲料的饲喂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它与用物理方法如切碎、蒸煮、热喷,或用化学方法如氮化、碱化等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能略微提高半纤维素消化率,但纤维素和木质素变化不大,对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根本改变秸秆作为饲料的缺陷,从而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国内外已作了大量工作。现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微生物处理秸秆技术——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 一、技术来源及效益 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生产的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我国秸秆资源远未充分利用。研究表明,把秸秆膨化、氨化或碱化处理,可提高畜禽消化率15%至30%,氨化4吨秸秆,可替代1吨精饲料。以玉米秸秆为例,我国年产量约为1500亿公斤,但仅有1/3的秸秆用于饲料、燃料或肥料,若50%的秸秆氨化或青贮,相当于节约180亿公斤的玉米籽粒,同时通过过腹还田,还可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既是解决饲料粮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又是科学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